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振奋新明>第389章 如何长久的控制西伯利亚

“远征漠北、漠西,所耗军资,最少得多花一百万两银元。吾觉得与其拿这么多钱撒到漠北的无底洞,还不如留着解决东南战事。”

“玄着、咱们得往长远看,东南一直在那儿放着,光复也就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可是漠西和漠北不同。若是放任罗刹人窃取,等咱们腾出手再来,那里的人心可就不向着大明了。不管以后怎么说,现在先把罗刹人赶出去才是正事。那里土地广阔,石炭和火油埋了不少,可不能轻易让他国占据。”

“总统、那里就是有再多的石炭、火油,离咱们如此远,百姓们也很难用上啊。”

“怎么就用不上了?铁路一修过去,几日功夫,就能运到内地。现在虽然通不上铁路,可有个一二十年,咱们未必没有余力修通。那些地方是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怎么能轻视?”

吴贞毓和张煌言等人在国政会议上争论不休,主要矛盾点是出兵漠西和漠北有无必要。张煌言等人看来,东南五省的事情还没了结,此时出兵大漠,除了白花军费以外,没啥实际意义。可吴贞毓、张同敞不这么看。煤炭和石油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既然知道那地方有这玩意,肯定不能让罗刹人占据。

最终的投票主战派取得了上风,多数人还是支持出兵大漠的。

老吴他们争论的是出兵不出兵的问题,可李振新考虑的却是出兵赶跑罗刹人之后,该怎么办?

曾格的情报表明,这次过来的罗刹兵,并没有比上次多多少。想来罗刹人深入远东,其实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派一两个主战师过去,赶跑他们不算难事。

难的是如何长久的控制这一地区,这边大部分属于西伯利亚区域,连放羊的蒙古人,都很少光顾,也就是一些零星的小部落在长期生活。这样的地方驻军是很不划算的,可是没有驻军,又无法控制地方。

想想鄂罗斯人也是够吃苦耐劳,那么苦寒的地方,他们也不嫌麻烦,贼心不死的一直惦记。赶跑了一次之后,还不死心,隔了几年又卷土重来了。

“总裁、国政院那边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全力支持大军北征,枢密院得考虑出兵的事了。”

“兵肯定的出,不过吾在想一个长远控制漠北的办法,总不能咱们一直这样劳师远征。”

“现在来说,无论是迁民还是驻军都不太合算。要不先出兵赶跑这帮贼子,等过几年再说?”

“总统你看这样行不行?出台个政策,凡是自愿北上的人,所有漠北、漠西的土地,每亩土地作价一文发卖,二十年内不征收任何税赋,之后的三十年,每年只需每亩交一文钱税即可。大军此次北上,除了赶跑罗刹人以外,再圈一些比较适合居住耕种的土地,报上来由朝廷发卖。只要买够一定数目的土地,容许他们自建团练武装,自理政务。”

“这样怕是不妥吧,民间一旦有自己的武装,将来恐怕会对朝廷不测。再说咱们大规模的圈地,也会和蒙人有冲突。”

“那地方苦寒贫瘠,团练武装不会发展的多大,再说火器化时代,他们对于后勤支持更加依赖。靠那地方进行自给,是很难做到的。到最后还得靠朝廷的正规军,帮他们压服大的外部势力,所以这个担忧暂时没啥必要。至于和蒙人的冲突,咱们圈地的时候,尽量避免大规模占据草场,只找一些适合耕种的地方圈些居民点出来就行。为了配合,漠北和漠西的开发,对于内地的土地,我们也得出台些政策,限制乡绅和势力人士大面积的据有土地。让他们把土地的**放到新开发的地方,去外边折腾别人。”

“这要怎么办啊?朝廷总不能将他们的地强抢过来吧?”

“强征肯定不成,吾的想法是,各个府县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个人均拥有田亩的定数,超过这个定数的田亩,加征半成到一成田税,让他们觉得多占耕地是不划算的事情,从而把目光投向关外。关外的土地,不在这个限制之内。”

“这政策对天下士绅,可是充满了恶意。”

“抑制土地兼并,是保障升斗小民利益最有利的方式。升斗小民的生活稳了,天下才会稳。士绅们想要占地,就去抢外边人的。那里的地多的是,由着他们去折腾。”

光复战争,不是农民战争,没法做到重新分配土地,大明新朝必须得承认之前朝廷颁发的地契。很多原有的地主、士绅依然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这是一个隐患,时间稍微一长就会爆发出来。

最近就有一些南迁的人士,跑回到了原籍,拿着地契,想要要回已经安置了流民的土地。好在这种现象不是太多,还有其它富余土地能调换。可这不是长久办法,无论是原有的地主,还是新生的资商阶级,都有对土地的强烈**,不想办法遏止,就又会走向土地兼并的老路。

保护小农经济、抑制兼并,并不符合工业化发展的规律。按道理来说,大规模农场化,才是最符合农业生产工业化的方式。可是、目前的现实条件却注定,朝廷的政策要以保护小农经济为主。不保护小农经济,土地兼并后其实也形不成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地主还是会用佃农进行小农生产,不会提高生产效率,反而让农民被多剥削了一次。

李振新的想法是通过阶梯税的办法,增加土地兼并后的种植成本,以及一些其它配合政策,让有钱人丧失投资耕地的**,先暂时性的保护自耕农的利益。等以后生产力大


状态提示:第389章 如何长久的控制西伯利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