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振奋新明>第372章 吴老三还是没顶住压力

歧视、对比,有时候并不是坏事,在北方,最近这几年形成了一种新的歧视之风。比如生活在长安城的人,就不怎么看的上其它地方的人,张口闭口,大长安有多好。

不过很多外地人去了长安后,居然也认同了这事,觉得像长安这样的地方才算真正的城市。

从硬件建设上来说,长安城确实是独树一帜,各方面都远超其它大城市。不说别的,眼下还有那个城市,内城的街道晚上有路灯?

长安城的不少街道晚上假设了路灯,据说今年,路灯就会全部覆盖整个内城。

煤气灯甚至成了一些外地人来长安城后,必游的打卡地。只要天气好,晚上的时候总有些闲人会在路灯底下转悠。一些稍微贫穷点的百姓,甚至将小马扎搬过来,直接在路灯下扯闲篇,扯到深夜,这是他们过夜生活的一种方式。毕竟买灯油要花钱,还不如吃过晚饭,到路灯下沾光,这样也热闹一些。

沾光这个词不会是从长安城流传出去的吧?有头脑灵活的人,很快发现了商机,趁着周围人多,摆摊设点、卖点吃食不好吗?有些说书人,搞杂耍的,也瞅见了夜生活的商机,在路灯下支起了台子。

更过分的是居然还有唱秦腔的草台班子,也在路灯下搭起小台子唱戏。弄的长安城,晚上比白天还热闹。

很多人本来是想省钱去沾光的,但去了好几天之后发现,不知不觉花出去的钱比卖灯油的还多。

一到晚上、大姑娘、小媳妇、上班族、上学族、小孩子、全跑到路灯下凑热闹,繁华程度,是没来过长安城的人很难想象的。

长安百姓有钱、消费能力高,自然带动着各种服务产业从业人员从全国各地聚拢而来。长安人有钱,并不是说这里有多少巨富,而是这里的平头老百姓,手里也有不少能自由支出的闲钱。说白了,这里上班族多,据不完全统计,长安城百万人口中,就有三十万左右的人是有固定工作。再加上一些军人家属,官员家属,全城的消费能力能不高吗?

一个月两三两银子的收入,听着不多,但养活一家三四口人,还是绰绰有余的,其中还有不少家庭是传说中的双职工,女人也有收入哪。

刘三姐是搞杂技的,本来她们班子是在南直隶一带赶场子为生。后来南直一带生意不好做,去年的时候听说定西王爷治下比较太平,整个班子十来口人就一起北上谋生。

一路上辗转流离,最终到达了长安。到了地方后,他们发现这次北上还真来对了。就是一直呆在长安,她们也能凭着本事挣到钱养活自己。

在明亮的路灯下,刘三姐表演了一套走红绳的绝技,赢得了底下众人的满堂彩。

“三姐、累了吧,你先到椅子上休息一下,喝口茶,我让小玉她们先撑撑场子,等会你再来一场!”

“还要来啊?时候都这么晚了,人也快散场子了吧?”

“明天是公休的时候,今晚散场子肯定比较晚,而且今日还是大多数厂子结工钱的时候,咱们得抓住这个机会。我看了赏钱的盒子,今日要比往常多一倍不止。”

“是吗?哪我等会再来一场!”

听到今天挣的钱多,刘三姐一下来了兴致。谁会和钱过不去哪!做这种买卖,自然要趁着钱好挣的时候多挣。

到了后半夜,刘三姐的班子才停止表演,收摊回家。老老小小十来号人,将表演用的东西都装到三轮车上,然后相伴出了城,赶到他们位于二环外的居所。

城里的房租太贵,长期居住划不来,所以班子租的院子远在二环外。

“三姐、你猜我们今日收了多少钱?”

“多少?有三两没?”

“足足五千七百文!”

“这么多啊?要是每日都有这么好就好了!”

“想什么哪!每日都能收五千文,哪咱们一月还不得挣一百五十多两?我可没你那么贪心,只要月月像现在这样挣五六十两就知足了。”

“咱们来长安也半年多了吧?还别说,这地方真能挣着钱!起码不像以前那样,饥一顿饱一顿。”

“这里可是长安,若是挣的没有以前多,咱们岂不是白来了?三姐、咱们以后就把家安在这地方吧!挣钱倒是小事,关键是这里安生。来这里半年了,也没见什么势力之人的欺凌,这里的官吏也和善,不难为我等。”

“要是能在这里安家倒是不错,可是城中的房价太贵,就是买一处像我们现在住的小院,也得好多钱哪,而且离内城还那么远,一天赶过去都要花不少时间。”

“听说官家要在城外再修一圈环形油路,咱们把房子买到那里,那里便宜!”

“哪岂不是住的更远了?”

“三姐你知道不,以后三环到内城会修条铁路。坐汽车过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咱们把房子买到车站附近,进城肯定方便,我前几日无意中听到的,还去看了一下,那边的房价现在不贵,咱们凑凑,能买个像现在住的这样大的小院。”

“是吗?明日早起一点带我过去看看,要是合适就买下来。还是有个自己院子,住起来方便。这事的抓紧,长安城的房价是一天一个样,说不定过些日子,又会涨价。”

刘三姐和她的姐妹们关心城市建设和房价,陕西巡抚兼长安知府吴老三同样关心,老头这几天就被一件事折磨的很是头疼。

“知府大人,我们其它几个委员都通过了拆城墙的提议,你要是再不同意


状态提示:第372章 吴老三还是没顶住压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