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的灌顶大法不再让洪熙官惴惴不安,不就是传功嘛,咱们有更好的。
他甚至看到了乾坤大挪移、吸星大法、北冥神功等功法的影子。
都是对外放真气的处理,虽然转移、吸收、消化不一样,可前期的感知相同。
只要不断地修改乾坤点穴大法真气外放和接收的“天线”结构,总有一天他也能弄出一个合理的“回路”。
到时探测、转播、吸收、转化都不会是什么难题,果然武学不应该拘泥于功法,而应该弄清楚功法的原理。
洪熙官经过这一番探索还弄清楚了几样气劲的分别。
在经脉之中传导的命名为真气,外放出去与外界发生作用就转化成气劲,存储进了墨玉这类介质后应该称之为内力,这时它的能量和信息结构应该与物质本身的强相互作用结合在了一起。
而进入骨骼中的骨力应该是物质化之后形成某种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的活性物质,应该称为真元。
总之,气的状态一直在转化,转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就是其外在表现。
为此洪熙官也开发出了几样简单的真气应用,比如点个火、凝一小块冰霜什么的,虽然威力还不强,但路子算是走通了。
通过真气的应用,他也理解到气跟形成思维的生物电反应是一致且能互相转比的。
如此才存在以念御气,并不是信念这种脑电波信号直接对外界产生作用,而是这种信号被转化为能量的过程中激发了物质释放其本身具有的能量。
这么形容吧,点燃炸弹需要引信,引爆核弹需要炸弹,激发氢弹需要核弹。
引信却不是氢弹,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氢弹的爆炸。
气即这样的引信,他像光一样,既是信息载体,本身也是能量物质,它还能引起特定物质的一连串反应。
同时也能完成接收,只要接收的结构调整成与真气信息同频共振就行,相当于较对天线,两边的频率一致就收到了信息。
魏溯难觉得自己距离揭开墨玉的神秘面纱已经很近了。
解决了真气的输入输出问题,洪熙官淡定了,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顺手撩开西域神秘的面纱。
正高兴呢,乘兴而来,还不得窥探一下西域的美貌?
都不算偷窥了,而是人,有门路。
进入葛尔丹的领地时,洪熙官已经让桑结忘了他此行前来的目的,取而代之的名目是进行商贸。
不是普通的商贸,而是决定草原、高原攸关利益的商品交换。
桑结自己都被洪熙官搞定了,他的随仆也只是捎带手,现在他们只将洪熙官当成能帮助草原突破盐铁限制的战略物品贩卖者。
这当然很重要,也是桑结亲身前来的原因,一切都转换得天衣无缝,就连当事者也丝毫不觉得突兀。
有了桑结从中引见,洪熙官很容易就见到了蒙古的高层,他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三样东西,焦炭、水泥和塑料薄膜。
前者跟钢铁有关,后二者是为了让蒙古能够提升食盐的产量。
有清一代,对于食盐的垄断经营都从未停止过,除非遇上了天灾兵祸,不然口外的盐是禁止向口内贩卖的。
而在乾隆年之前,口外也因为食盐生产技术的缘故,一直没有办法将产量提升,所以也谈不上供应口内。
这年头用的还是煮卤法,对于产量更大更快的晒池法,古人是不掌握的。
一来晒法的结晶技术他们无法突破,二来晒法也受气候影响,一下雨就全泡汤了。
云霄已经开始了小工业化,尤其是炼焦,因为它决定了骨瓷的生产。
可有了焦炭,再加上石灰石、食盐和水,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就可以得到聚氯乙烯。
这也算是为了制造潜水工具却没用上的一条废弃的技术路线。
聚氯乙烯说着大家不知道是什么,但它有一个很通俗的名称,塑料。
土法制得的塑料强度不够,在潜水中用不上,但它却可以加热延展成薄膜,还是能透光的。
能用来干什么?晒盐。
用水泥来铺设盐池,注入卤水后再用塑料薄膜盖起来,就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间断晒盐了。
这样得到的食盐产量远胜煮卤法,还能为口外的地界多保住一些木柴。
少用了木柴煮卤,树不就保住了么。
葛尔丹的地盘有着大大小小的盐池,这里的盐湖储盐量是全世界陆地盐储量的头一号。
为蒙古提升食盐的产量就相当于给他们送钱。
光送钱还不够,还得武装他们。
口外有铁矿吗?一大堆露天铁矿,只是蒙古的炼铁技术不行。
洪熙官也没打算帮他们提升炼铁技术,只打算让葛尔丹麾下的钢铁产量提升个两三倍,再让质量变好些,尽量出产低碳钢。
怎么做到?把焦炭卖给他们,在通红的铁水中放入适量的焦炭,再吹进大量的氧气,就能通过还原反应把碳和铁分离,沥掉铁渣,不用炒也不用千锤百炼,直接就出产低碳的钢材。
好钢材用来制造什么?武器!刀枪与箭矢。
当葛尔丹左手有了钱,右手再有了利器,他的野心会膨胀吗?
如此就可以加速葛尔丹与清廷的冲突,不但在盐政上给清廷放血,还会增加他们在西北的军事压力,竖一个强敌。
而这三样消耗性的资源洪熙官又恰好能控制住,蒙古高原永远也别想自行制造出它们来,技术的瓶颈可不是那么容易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