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华山匪中跟其他的无组织山匪不太一样,他们的行动基本上都是经过计划执行的,不会无地放矢。
这种行动习惯是由原来宝华山大当家的制定了详细的规矩而定下的。
毕竟那个大当家的虽然看起来面容粗犷,但其实心思有些城府,做事情也有些章法,赢得了他手下兄弟们的一致认可。
虽然山匪的勾当简简单单,这个行当做久了容易让人懈怠,养成直来直去的性格。
但人的性格可以变,思考逻辑变化的幅度总是不大,整个宝华山的大体方略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动。
往往是派人先去收集情报,等到有把握之后才集结人手,对旁边的肥羊们进行精准打击,打击后快速离开现场,绝不暴露自己的信息。
所以宝华山匪众们下山的打劫行为往往是一场伏击战,在对方还没有察觉的时候,就将对面的商队突然包围,打一个出其不意措手不及。
所以出门袭击的队伍往往是轻装减刑身上携带的干粮也不会超过一周之用。
甚至极端的时候,只带着自己的兵器和一天的口粮,轻装减刑的队伍,能够极大的减少事前被发现的概率。
这除了能够减少原本山寨的粮食压力外,也能够减少被发现的风险,可谓是一举多得,在一次实验能够进行后就沿用下来。
而且打结本来就是一项无本万利的行动带的人少那不行,太大的支重太多又会影响灵活性,这又不是去打仗,只是去打秋风而已。
自身携带的口粮并没有像打仗时先那样重,要口粮不够了,就随处抓点野味填一下肚子。
况且打下了商队里面的人肯定自己也带了口粮,到时候只要抢他们的就行了,回城的消耗绰绰有余。
这几年宝华山的生意并不好做,除了因为自身。有些年头名声在外跑之外,还有更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这种寸草不生的打劫方式。
这种方式让周围的小商人们没有了侥幸的心理,不用说商人,就连过往的行人都很少你路过,一度让宝华山的人揭不开锅。
这也是他们冒着风险连本地三大商会的队伍都敢打主意的原因。
山上那么多啊,逮捕的人口可不信,不可不能理解什么找不到粮食的理由,只要有粮食危机,山上的人大多就会随风散去。
毕竟他们原来就是缺衣少粮的农民们举家上来的,出了本身技艺外一无所长,本来就只求一个能吃饱,没有什么大的觉悟,更不要让他们体谅山寨此时的困境了。
那一次收集到大型商队路过的迹象,整个山寨几乎是。今朝而出,几乎所有的青壮年都出来了,就是要抢到这一批货物。
当时整个山寨已经有接近两个月没有开张了,商队类运送运存的粮食已经快要见底,整个山寨内都是人心惶惶,不然大当家的也下不了这个抢劫的决心。
然后那一次出发的商队就撞到了铁板,整个商队的青壮年被一个看起来犹如风中残烛一样的老家伙,屠杀了近半人。
幸好因为他们别有想法,整个山寨的人没有被屠戮一空,但那次以后整个山寨的人对这种整劲高手的突袭,充满了畏惧,留下来的人也是精神恍惚,废了大半。
大当家的当时心里也十分畏惧,但也是不要命的心理作祟,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认命,而是更加努力的发展自身实力,将那些没胆子的人清理出去,招募另外一批有胆子敢打敢拼的人。
在整个山寨里面建立了各级的制度,不再像以前一样一视同仁,而是敢打敢拼的,拿的多挣的多玩的多,而那些像鹌鹑一样的农户就只给他们温饱的食物,让他们在山寨周围开始种地。
他甚至还开始有新的收集远程的攻击兵种,比如附近的农户不行就去找猎户,让他们训练工具工件脱产攻击对一般的武功高手也能造成一些伤害。
同时在被孙家赵家联合上对的人收编之后,他也没有安心当狗,而是找上了另外一家吴家的人。
既然要当狗,那就当大人物的狗,但大人物不能只选一个,这样生杀与夺的权利实在太大,要当就当好几个大人物的狗。
毕竟大人物们并不是铁板一块,若是只当一个人的狗,他们还能够呼来喝去,但若是一群大人物的狗,他们就会想出了事的话,会不会得罪另外一个人,这样狗的日子也会好很多。
当他们的狗为他们处理这些阴私的勾当,除了将最大的肉给主人以外猎犬自己也能截留一部分的财富,这样倒是比以前的生活过的要好了很多。
虽然这种因私的勾当很多日子才会有一次,但也为整个山寨的循环往续提供了动力,最起码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有一份可以用来托底的工作。
而且经过。三个本地最大商会的扶持,他们的进口货物也丰富了很多,能够享受到之前想也不敢想的名贵酒类和衣服,最起码山寨的中上层是脱离了农民的低级享受。
这也进一步的拉开了山寨中的贫富差距,让山寨的人分为了不同的阶层让大当家的调动,手底下积极性的手段更加多了。
这个也让山寨中的价值观大为改观,以前是只有不要命的年轻人才愿意跟着首领出去,就算是被强行征调的农民也大都打不起精神来,跟着出门都一脸死爹娘的表情。
但是见到了其他人打劫回来的收获体现在在此中的方方面面后,他们现在的价值观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出门为一个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