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往返时空1978>第119章 全村影帝

闯出点名堂,终于到了领导观察这一关了……

队长显然是知道点什么的,以前也有领导下来,每次他都好吃好喝的供着,村子因此穷困。

队长和几个年纪大些的酒水组的都是面色凝重,小年轻却觉得这是好事,一定要好吃好喝的招待,让他们村风光风光。

不过具体怎么做,村子里的话事人现在是唐行之,大伙看向他,他却是淡淡一笑。

“领导下来体察民情,好事啊!我们这小山村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招待,只能让他们忆苦思甜了!”

队长松了口气。

香菇也不是那么好搞的,哪怕后来香格里拉摘松茸,高价卖日国,那里的山民也没赚什么钱。现在摘野香菇,比那都差得很远。

倒是傅磊学了点做生意,到周边收购卖县城里赚到了点钱,但也就这么一例。

现在开始有人琢磨怎么自己培育香菇了,等唐行之回到未来,再给他们查查秘方。

搞不到香菇了,闲不住的人又继续开荒。其实闲不住不是真的多勤快,是穷怕了,会不自觉地用劳动力换点收入。

村子里有摩托车这个大物件,搞水田是不怎么行,搞地那就没问题了。

之前开荒高粱地,大伙主动把地做得平整,唐行之开摩托犁地效率很强。

这会儿故技重施,搞新的土地,他在前边开车,三轮上有人撒草木和农家肥,然后再用摩托车翻地,搅拌均匀。

“机械真给力,起码顶几十个人工!”傅磊只参与使用机器两三次,就被深深折服。

“嘿嘿,那是,要不怎么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呢?”

现在中国农业发展得还行,自从1974年中国掌握了合成氨之后,大规模饥荒就不会出现了,以前中国农业被国外卡脖子是很严重的,常常饿死人。

但因为生产力还没到位,也不是那么富足。

因为家家烧柴烧炭,他们钾肥充足。

化肥不太够用,氮肥要靠农家肥、红花草,实在不行上山搞树叶来埋。

磷肥是真没辙,骨粉现在人不吃了,可以放,还有贝壳粉也可以放,一亩地至少要放200斤才凑合用,还好可以分批次的放,而且缺磷也不像缺氮影响那么大……全村加入了螺蛳、河蚌养鸡大军。

唐行之答应了黎玉清,帮他儿子找个好工作,他现在有两个倾向,一个是做家具,另一个是做肥料,目前还在思考。

到了领导来的那天,唐行之和队长早在公社街上等着了。

来的领导有两人,一个是干部,另一个是秘书之类的。

看到了幸福250,干部笑道:“这就是之前轰动公社的摩托车了吧?我们县有手扶拖拉机的不少,有摩托的可是凤毛麟角。”

唐行之笑道:“在我们队,这俩作用都差不多,都可以代替牲口犁地,还能运点东西。”

干部和秘书笑着坐到了摩托三轮上,初次见面情况还算和睦。

马路哪里都一样,看不出差别。

这会儿的田地东西都没长出来,也看不出差别。

到了他们村,车子一停,人要步行,就可以看出风貌了。

要是一点跑步鸡都没有,那也太夸张,唐行之让大伙有5只就放1只出来,维持一种穷面貌。偶尔听到几声鸡叫声,那也合情合理。

干部看得很感慨,说:“我们罗县最贫困的地方就是这里了吧,几年前我来的时候就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唐行之笑道:“现在准备搞大包干了,以后会好的。而且家家户户现在摘蘑菇晒干来卖,也能赚点钱。”

干部点点头,说:“其实香菇是可以种植的,你们这里气候合适,我想办法安排几个技术员下来,看你们能不能搞。”

唐行之和队长眼睛一亮。

其实香菇种植是个特别好的农业项目,大概在95到00年这样,好点的一斤香菇200元,第一批干这个的都发了。

后来的人热衷于进工厂,工业肯定比农业赚钱,而且农业是各种职业最低端,被歧视的,人们不愿意干,也就只有年纪大的、比较笨的、没出路的才去干,但这样的人也挺多的,香菇的价格就被打了下去,产能过剩了。

但香菇毕竟好吃又有营养,价格低也低得有限,依然是不错的扶贫项目。

未来务农的人越来越少,我国能稳的物价也就是主粮,相信香菇价格会涨,估计慢慢会有年青一代进入这个行业。

这干部不是那种大吃大喝类型的,但覃家村接待人的风格得定下。

到队长家吃饭,没有鸡鸭,甚至没有鱼,只有一叠炒螺蛳肉。菜倒是有一些,但菜在这时候不值钱。

“这是……”干部愣住了,没听说这大队这么穷啊。

队长一脸惭色:“队里年轻人不懂事,最有钱的都买自行车了,还要借钱才行,都是打肿脸充胖子。今年我们大开荒,家家户户的好东西都换粮种去了。用唐行之的话说,要想有高产,一亩地下种要下5斤,还挺费种的。我们磷肥不够,这些天大伙都抽空摸螺蛳,把壳打碎了,凑合着当磷肥,所以家家户户都有些螺蛳肉吃。”

队长听得心里难过,螺蛳肉是腥的,这也叫肉吗?

“你们还是这么苦哇……”

“唉!”

其实螺蛳肉真的是特别好的东西,高蛋白、低脂肪,特别营养健康。但在这个年代的人看来,没有肥肉那就不是好肉。

而且螺蛳肉就那么一点大,和黄豆差不多,不用勺子的话


状态提示:第119章 全村影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