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往返时空1978>第1章 崭新泥房

男子呆呆的看着眼前的景象。

他这会儿站在简陋的木屋里,屋顶是许久没见到的茅草顶。

屋子里放着一些茅草、带着杆子的油菜菜籽,还挂着一些金灿灿的玉米棒。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

三个问题出现在男子的脑海中,他拍了拍脑门,想起了前因后果。

男子叫唐行之,是一名普通的大龄待业青年,同时也是一名待富者,获得的最高荣誉是2008年的“感动中国奖”。

唐行之的出身很还行,父亲最初是一名乡村基层公务员,后来从事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母亲最初是铁合金厂里的一名员工,后来是会计。

他的成长也还可以,就是和朋友们一起上学,他们读什么就跟着读什么。

他的工作很一般,同学们干什么他就去干什么。发过传单,做过房地产、药品的销售,进过没什么人权和自由的工厂,也在人们闻风丧胆的1040混过日子。

发传单没什么前途,干一阵他就放弃了。

卖房子是真的好使过一阵,但随着房子不好卖,也干不动了。

卖药倒是好做,里边利润大,但好做代表着做的人就多,当做的人太多了,也就做不下去了。

进工厂倒不是为了赚钱,唐行之听人说厂子里有厂花、厂妹,就跟着朋友去了。结果发现厂花、厂妹都四五十岁了。也不能说是被骗,只能说信息有些过时。

进1040是想去学口才,唐行之这人有个克制1040的特性。别人绝对没办法从他这里骗到钱,因为他没有。

而且他防备心理极重,人又偏向于咸鱼,刚好也克制1040。

那里是个好地方:饭菜管够,妹子年轻,男女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那次就不是唐行之自己走的了,某天他一觉醒来,出租屋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组织抛弃了他。

这对当时的唐行之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他以为他们之间有感情,想不到,原来只是一场买卖。

之后唐行之运气就一直不行。

听说隔壁村有人在非洲发了财,问了一下已经不要人了。听说跑外卖挺赚钱的,问一下原来已经错过了赚钱的时期,现在已经是辛苦又赚不到多少钱。又听说搞自媒体挺赚钱的,结果又是错过了发财时期。

唐行之琢磨了很久,觉得可能不是运气问题,他就是实力不行。当他意识到一件事情可以赚钱的时候,这事多半赚不到钱了。

实在不行,咱专门干卖力气的活儿,赚那种有志气的人不屑赚的钱,总行了吧?当时唐行之这么想。

就到各个工地卖煮泡面,随便放点青菜和鸡蛋,卖个十块、八块的就行!赚辛苦费!

然后疫事来了。

到了7、8月份,国内疫事已经得到了控制,国外好像爆发了?

国外的且不提,唐行之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了。虽然只是吃住,开销不算太大,但坐吃山都空,有点力气还是要做事的。

他又有了新点子!

之前非洲猪瘟,猪肉价格暴涨,接着其余肉价也涨了。稍稍一琢磨,养殖东西过渡一阵,似乎可行。

牛养不起,猪现在还怕瘟,鸭肉唐行之不爱吃,卖不掉也不好自销,干脆就养鸡口巴。

唐行之认识的人都有些奇怪。如果是农村家庭养个两百只,哪怕都是喂米糠和低级饲料,很多人就认为是土鸡,愿意比较高价格买。如果是大规模养几千只起步,喂的饲料是高级饲料,那也卖不上价。

猪、鸡、鸭容易遭瘟,不在深山老林里,就不宜搞大规模养殖,不过唐行之不想搞大规模养殖的原因是……没钱。

养殖业是一个同行不同利的行业,比如大环境在亏钱,谁能搞到便宜的饲料,又有一定的销路,就可能赚。

唐行之决定回老家养鸡一阵,同时学习华农兄弟、李子柒、敬汉卿,搞搞短视频。

回老家后,唐行之找到了邻居,说明年地就不租给他们种了,要自己种。

邻居家老人老了,再种地也累,年轻人也在外边打工赚到了钱,不想种地,他们想都不想就答应了,似乎还松了口气的模样。

唐行之是桂地河城人,整个桂地也就是河城、鹅城最穷,人均一亩地。但凡是稍稍有点本事的人,哪怕是稍稍有点力气的,都会出去打工。哪怕是去附近城镇打工,都比留在村子里有前途。想要回之前租出去的地,一句话的事。

但这也说明了留下来是没前途的,所以唐行之回来后在村子里颇受非议。

只是他这个人吧,只要他自己不在乎,那谁都说不动他。不管是宅着看小说、打游戏,或是研究短视频都能度日。面对孤独其实比面对不理解自己的人简单。

闲话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唐行之研究了各种鸡种优劣:成长速度如何?抗病能力如何?好不好卖?产蛋量如何?绿壳蛋市场如何?

又学了养鸡的基本管理法:怎么搞鸡窝?怎么喂?怎么搭配饲料?为了对付病毒和细菌,应该用多少种药轮流用?多久清理一次?

以及研究了秘术:怎么让饲料鸡在肉质上媲美散养土鸡?

再找了几个有销路的同学联络……

感觉稳了,周末唐行之一个人在老家喝酒看短视频,放松一下。

他的酒品很好,喝醉了只会看小说,不会乱走动、不会乱说话、不会打电话、不会发朋友圈。

他的喝酒习惯很好,一般不喝酒,喝酒也是看几章


状态提示:第1章 崭新泥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