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火车站。
可以提前消灭大量的伪军。
缺点也很明显……
小镇军营里不可能有所有的伪军,排除站岗放哨巡逻的伪军,在军营里休息的能有个三百多人就不错了。
能提前消灭两三百战备伪军,看上去好像非常的赚。
实际上却并没有赚多少。
缅甸伪军的战斗力非常的差劲,三个甚至是五个都抵不上一个日军,干掉他们的收益其实并不大。
反而干掉这些伪军爆发的枪声,会让火车站里的日军,有足够的时间反应过来做好应战准备。
和日军待在一起的那200多伪军,在日军督促下也会形成一定战斗力。
有了这一个先决条件。
当第二路狮龙兽部队穿过小镇,来到东入口面对日军重机枪阵地,以及数10名日伪军的火力时。
哪怕狮龙兽部队人数够多,想要冲过去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要知道日军都是狂热战斗者,哪怕面对数十倍敌人也不会被吓走,不到绝境根本就不会停止反抗。
在重机枪的扫射面前,人海战的优势会被大幅度削弱。
以封云天的个人预测。
狮龙兽第二路部队要想硬冲过去,最少要付出近百人伤亡的代价。
而对于一只高速机动部队来说,只要中弹在丛林中带伤行军,基本上和当场阵亡没啥区别。
也就是说这仅仅一个东入口,狮龙兽部队就会减员近百人。
再加上后续强攻日军指挥部大楼时,会面临三个方向的日伪军支援,打起来会非常的艰难被动。
付出的代价相比东入口,肯定还会高出好几倍。
至于为什么保守派反而伤亡更大,出现这一种逻辑自相矛盾的情况,可以用一句俗话来解释。
越怕死的人,死的越快。
罗伊斯以为先避开两处炮楼和碉堡,会更有利于整场行动的收益,却忘了难啃的骨头越是放在后面,等它冷了变硬了,会更加难啃。
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出殖民地英军,打仗时经常会犯的一贯老毛病,本能的拒绝打任何硬仗,只喜欢捏软柿子。
结果软柿子捏起来是爽了,面对后面的硬骨头时。
前面有多爽,后面就会有多惨。
总体来说……
罗伊斯中校的这个方案,可以用6个字进行完美中间——
速度快,伤亡大。
由于罗伊斯的这个进攻方案里,潜藏者英国军人不喜欢啃硬骨头的脾性,就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因此当罗伊斯侃侃而谈时,还挺受在场一众英国军官的拥护。
进入最后的投票环节,罗伊斯毫无意外的获得了全场23的人支持。
一共有12票!
第二个方案来自于温盖特,由于温盖特本就是一个少有的,在战场上敢打敢拼的勇猛型英国人。
他提出的作战方案,与标准英国人罗伊斯完全不同。
很符合温盖特的冒险主义性格,完美体现了他的“赌博式”,不按常理出牌的非常规作战理念。
可以总结为“赌博派”!
温盖特抓住了封云天的情报中提及,每隔两天会有一批用原木的车辆,从山中伐木场运木材到火车站内的点,设计了一个赌博式的行动方案。
行动时间也从固定改为随机,什么时候运木头车队回来了,就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动进攻。
不同于罗伊斯的兵分两路,温盖特决定兵分三路作战。
狮龙兽部队兵力近3000人,减去后勤骡马部队也还有2000多人,是格杜火车站防守日伪敌军的三倍多,兵分多路进攻是最合理的。
派遣一、二、三分队杜小镇的东边。
和罗伊斯的打法差不多,不过需要等听到来自西边路口的信号,才能向伪军的军营发动进攻。
派遣五分队组成第二路,沿着公路埋伏到15公里外路边。
等运送原木的车队返回时,冲出来将车队给拦截下来据为己有,把车上的原木给卸下来换上五分队的士兵。
然后经过系列的伪装后,继续沿途开向格杜火车站的西入口。
如果没有被路口守卫的日军发现,五分队减去后勤剩下的200多主力,就能顺利的混入到火车站内。
这200多人的目标是日军指挥部,执行的是斩首行动。
剩下的四、六、七、八分队,除了留下八分队保护指挥部和后勤,其他三个分队共计近800人组成第三路。
等第二路200多狮龙兽士兵,在里面对日军的核心指挥部发起进攻。
在外面听到枪声的第三路部队,立刻从外部发起同步进攻,配合第二路部队迅速拿下西边入口。
此时另一边的第一路部队,也开始向伪军的军营发动进攻。
当第一路部队攻下伪军军营时,第三路部队必然也已经拿下西边入口,第二路部队也已经完成了斩首行动。
如此一来。
没有了指挥部这个俯瞰整个火车站,起到衔接其他四处重火力点的关键点,狮龙兽部队的进攻压力就会大减。
接下来第一路只要沿着小镇,一路攻向火车站拿下东入口防线。
第二路借助日军指挥部楼顶工事,反过来压住整个火车站的日军,同时从内部向外扩散清理站内零散日军。
第三路拿下西入口后边分两路,向东西两个炮楼发起总攻。
三路部队目标明确各司其职,攻打此时因为失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