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恐怖悬疑>明末之兴汉>159.攻陷李家庄
奴隶、家人死亡、做牛做马、多次易手、救出牢笼、迎来新生。

没有一个强大的、稳定的国家做后盾,平民百姓不仅生活没有保障,连生命和自由都被剥夺。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民,道尽了战乱年代普通百姓的悲哀。

如果说三位编辑的童年一样悲惨,但是悲惨也分级别的,她们的遭遇与余安宁相比就不够看了。几位感性的编辑听着听着都是泪水涟涟,不停的用手绢抹眼泪。

反而是余安宁非常淡定从容,仿佛说的是其他人的故事,其实是因为眼泪早就流干了。往事如云烟,活人还是要向前看。

接下来就是加入兴汉军以后的故事了,这方面的内容就比较正能量了。

从在工程队工作开始,余安宁努力工作、用心学习,得到了自己的直接主管白天桥的赏识,从而当上了小队长,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旅程。

再后来响应号召参加新军,凭借出色的表现得到了长官和战友的认可,成为唯一一个当选班长的新移民。

这其中固然有运气的因素,但是也和余安宁的努力奋斗密不可分。

对于余安宁的故事三位编辑都非常感兴趣。虽然她们也采访过其他过上新生活的新移民,但是都没有余安宁这样有代表性。

主要是余安宁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开始在兴汉军体系内成长,而其他人只是脱离了苦难开始安稳了下来罢了,成就完全不一样。而余安宁的话题性明显更高,展示性更强。

你看一个原来在鞑子那里只能做牛做马的奴隶,自从进入兴汉军,可以吃饱穿暖,有工作、有收入,有了学习的机会。还有欣赏认可他的各级兴汉军官员,对他一路扶持、帮助,使得他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奴隶到低级军官的转变。

这其中即有他自己的辛劳,但是体系的作用谁又能抹杀呢?

没有兴汉军这种唯才是举的制度,没有清廉无私的官员队伍,没有兴汉军免费的教育体系,单凭他个人再怎么努力可以成功吗?

所以余安宁的成功之路是他个人的成就,也是兴汉军体系的成功。

这个世界怀才不遇的人多如过江之鲫,更多的人都是在腐朽的体制下被埋没了。就好像大明一样,阶级固化严重,权贵把持了从地方到朝堂的资源和话语权,贫寒子弟已经很难再像以前一样通过科举改变自身的命运了。连科举这个最后的上升通道都被堵死了,人才又怎么能够挖掘得出来。

大明有海量的人才被埋没,兴汉军缺一直深受人才缺乏的苦恼,说到底还是平台不够大,吸引力不够,所以兴汉军一直在宣传自己,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改变世人对兴汉军的看法,不再把他当做一个地方割据政权,是一个类似节度使一样的军阀。

要说效果嘛,肯定是有的。

随着兴汉军的不断发展壮大,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知道了兴汉军的存在。特别是江南一带,因为贸易频繁,与兴汉军的交流特别多,兴汉军的专用喉舌《兴汉月刊》也流传到了江南。里面的许多理念、事迹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一些不满于大明现状,并寻找其他出路读书人开始踏足济州岛。

一旦来到了济州岛,他们就等于落入毂中,根本就不想离开了。

这里没有那么多的教条和夸夸其谈,有的只有实干。这里的官府廉洁高效,官民关系和谐。百业兴旺,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没有权贵欺压,没有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没有如狼似虎的差役。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书读,简直就是儒家传说中的大同世界。

听说兴汉军的军事力量同样强大,船队纵横四海,军队更是屡破鞑奴,解救汉民无数,怎么能不令那些对大明现状失望透顶的读书人心生向往。

这次兴汉军强势攻占辽南,济州岛上反响最强烈的就是那些江南来的士人。

因为大明军队面对鞑子时屡屡失利,更是让鞑子数度肆掠京畿,这些士人是非常失望的,随之丧失的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是不是论打仗我们汉人确实比不过那些女真野人?

兴汉军的这场胜利大大的提振了汉人的信心和士气,自从鞑子肆掠辽东,大明就没有收复过一寸土地。如今兴汉军强势收复辽南可谓是打破了满清不可敌的传言,犹如在汉民心中打了一针强心剂。

所以兴汉军摆开架势要誓守辽南的时候,得到了兴汉军上下的一致支持,这些江南来的士子叫嚣的格外厉害。攻破盛京,活捉皇太极的口号就是他们喊出来的。

借着这股东风,大量士子申请加入兴汉军效力,更是呼朋唤友四处写信鼓动自己的亲友一起共襄盛举。

兴汉军作为一个以汉人为主体的势力,初步得到了人文群体的认可,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若麟才要求《兴汉月刊》加大对辽南的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辽南发生的事情。

宣传也要讲究手段和方式,平实的描述更能打动人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余安宁这样的普通人命运被改变的事迹才会被编辑们关注。

“余班长,非常感谢你的帮忙。如果不出意外你的事迹会登上《兴汉月刊》,到时候整个兴汉军治下都会知道你的大名了。”李编辑笑着说道。

“出不出名无所谓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那些还在鞑子皮鞭下生活的汉人就好,他们还在等待我们去解救呢。”谈了这么半


状态提示:159.攻陷李家庄--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