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稳住啊夫子来了>第九十八章 下头细来上头粗

“哦,牵马坠蹬?这可不敢,老朽就一闲散人,可不敢让甘州百万百姓口中的杨公行如此之事,要不然,老朽到了甘州,还不得让百姓们一口一个唾液给淹死?”令狐彰笑着回道。

这番话落在杨益耳朵里全是称赞父亲大人为国为民、劳苦功高、百姓拥护的赞语,

可落在刘自健耳中却又是另外一层意思。

还未来得及深思,令狐彰就转头看向自己道:“首先恭喜小友得了首场的胜利,接下来的这一场可是由老朽出题,还望小友继续创出佳作,也好让老朽饱饱耳福啊!哈哈…”

“老先生谬赞,刚才诸位承让,才侥幸暂时领先了第一场,可这第二场,我想诸位恐怕将不会再让刘某,压力巨大呀。”

刘自健回答得体,并没有因为自己赢了一场或者肚子里存了满满的干活而现志得意满之色。

“好。既如此那老朽便出题了。近日上梁流传一首《将进酒》,意境深远,每每读之都令人折服与向往。

年少之时,老朽也是个爱酒之人,可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种人生感悟。”

说到这里,令狐彰看了看刘自健,笑着继续道:“咱们大梁幅员辽阔,景色是美不胜收,人文古迹也是数不胜数,且老朽性喜游荡,极爱山水之乐,所以此次的题目我就想以咱们大梁的大好山河为题,如何?”

听到这句话,众人纷纷点头,只有刘自健一人无动于衷,

为啥?他连门都没出过,何曾见识过这大好河山?

“怎么?小友有不同想法?”令狐彰似乎格外关注刘自健,看他没有点头,一时之间也把握不清他的意思。

“不瞒老人家,自健家中贫困,未曾远游,所以对咱们大梁的各色美景从未亲眼目睹过,很多风景都只是道听途说,所以深怕写不出这壮阔的河山美景。”

刘自健实话实说,他虽然肚子里满满的都是描写各色美景的华丽诗句,问题是这个世界和他熟知的不一样啊!

他来一首《登黄鹤楼》,这里没有黄鹤楼,

再来一首《岳阳楼记》,这里同样没有岳阳楼,

要是在来一首《赤壁赋》,估计用不到别人,武青松就得把他狠狠踩在地上拷问自己到底是谁?从哪里来的。

“无妨,无妨,你可以写你最为熟悉的地方呀,比如说你从大兴镇来,你可以写一下大兴镇的风景嘛。”令狐彰道。

“就是,实在写不出,你反正有间屋住吧,你写你那草屋就是喽。这草屋写好了也是一景,说不定你的草屋将会因为你的大作而声名远播呢。”潘自清面露鄙夷之色道。

“好,就听潘兄的,那自健就写我那草屋。”刘自健本来还在犹豫写什么,经这潘自清一提醒,脑中瞬间一道灵感划过。

我直接来一首《陋室铭》它不香吗?

想到就背,这有何难,但漂亮话得说来几句。

“老先生,那自健就以我那草屋为题,第一场比试,自健沾了一些时间上的便宜,最后一位才作出诗来,所以这一场,就由自健先来,这样好给潘兄足够的时间想一想该写哪里的风景。毕竟潘兄世家出身,到过的地方多一些。”

刘自健这话一出,潘自清张口就道:“你是何居心?我需要很长时间思考吗?我现在就可以作出来。”

“哦,是吗?要不还是潘兄先请吧,我在想一想,争取再来一篇佳作。”刘自健内心一阵贱笑。这老小子激不得呀。一激就上,和那野狗一般。

“嘿,这小家伙可以呀。”令狐彰看着刘自健的笑脸暗道。

而潘自清被刘自健一激,瞬间成了骑虎难下之势,本来只是做这口头之争,何曾想过他竟然来自己来这么一句。

作吧,自己没准备好,不做吧,到时候他又会找机会说时间短,没做出佳作。

心底只有三个字在飘荡:草率了!

把心一横,嘴里不肯示弱,急道:“来就来。”

这嘴是逞了一时之快,可一时间哪里来得及思考,

只好硬着头皮继续道:“我们甘州有一高山,名为赫山,因其通体褐色,故称之为赫山,山高近六百丈,所以我便以此为题,《咏赫山》。”

刘自健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其他人却觉得潘自清准备得有些仓促。

特别是杨益,因为这处赫山之上几无草木生长,只有几处怪石,很少有人蹬爬,更何况还是以它为题作诗,但他心里也想看看这在父亲眼中越来越不受重视的人到底能写出什么精彩绝章。

“远看赫山黑糊糊,”潘自清硬着头皮想出了第一句。

“嗯,这第一句好,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另藏玄机,这褐色的山远看就是黑糊糊的,不错。”令狐彰点评道。

听了令狐彰的点评,潘自清似乎来了精神,也未细想,又道:“上头细来下头粗。”

“嘿,这句更好,描写景物简单朴素,这山不就是上头细、下头粗嘛!”潘自清说一句,令狐彰就点评一句。

潘自清本来还在犯愁以自己的水平怎么能写出优美诗作,本来还想着随便写写,看看能否蒙混过关。

谁知道刚才自己瞎编的两句,令狐老爷子竟然还赞不绝口,这一来,顿时信心爆棚,闭上眼睛念出了第三句:“如把赫山倒过来。”

潘自清闭上了眼睛,全然看不到其他人的表情,特别是洛云,右手已经紧紧捂住了嘴。

生怕憋不住笑出声来,吵到了潘自清。毕竟众人都在等


状态提示:第九十八章 下头细来上头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