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这个话题很快就被大家岔了过去,晚饭后,大家开始包扎月饼,余宁霞之所以买来包装纸,就是打算搭配着卖。

因为古代没有塑料盒,纸张的硬度也有限制,是以余宁霞想到了套餐销售法。

比如说,买他们家四个月饼,便送腌蛋两个,合计一两银子。

月饼他们单卖是两百文一个,四个就是八百文,腌蛋一百文一个,两个加起来正好是一两银子,价格还是那个价格,但是如此一来,或许会刺激消费,尤其在昨日福泉酒楼给他们的推动下,明日的散装月饼会卖的更好。

按照古代的银钱,一两银子基本足够平民家庭大半年的消费,当然,换做节省一点的家庭,或许会是一年的支出,能掏得起一两银子买月饼的人,必然是有钱人,而他们明日主要的目标就是富人区,平民区是不考虑在内的。

现在他们手头紧张,也没时间做好人,更何况,她的那些粮食已经以非常平民的价格卖出去了,这些月饼和腌蛋就不需要多此一举了。

“夫人,那咱们的腌蛋呢?可有销售方法?”

余宁霞想了下,摇了摇头,“暂时没有,不过为了平均,卖腌蛋的时候,最好不要一味的卖皮蛋,咱们那些鸭蛋鹅蛋啊也是很好吃的,可以向大家多推荐一下,实在不行的话,就强制性的卖,一两银子十个,五种蛋每一种两个。”

王翠花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余宁霞,“一两银子才买十个蛋回去,夫人,这会不会太不现实了点儿?要知道,以前可是一文钱一个啊,一两银子,还不得买一千个,现在却只有十个,昨日咱们销售的那么好,我都怀疑我是不是活在现实中了。”

其实王翠花想说的是,旱灾之后,怎么感觉人们的银钱比以前更多了?这个价格,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啊,说他们人傻钱多一点也不奇怪吧?

这话,余宁霞还没回答,那边王家老三就笑着道。

“翠花嫂子可能不知道,其实买咱们的月饼和腌蛋的大部分都是这府城里的有钱人,你以前可能没出来过,所以不知道府城有多大,有钱人有多少。”

“旱灾影响最大的,是咱们这些种粮食的平头老百姓,对于那些大户人家来说,无非是少吃点罢了,如若不然,你以为他们怎么还有资本在这个时候开铺子?”

“现在他们是有钱买不着吃的喝的,因为咱们这些人供应不上啊!你想,这大半年没有油水的日子得有多难熬啊,现在不一样了,有人送上门来,还挺稀罕人,他们会不心动?”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平日里他们或许会舍不得,可这是灾后的中秋节,大部分人还是很重视的,都想多囤点,用来走亲访友,所以,咱们生意好,也是有原因的。”

余宁霞很满意王家老三的解释,不错,是块儿做掌柜的料子,才不过几天时间,就已经摸得七七八八了,看来将来混迹府城,应该没什么问题。

王翠花和赵泉等人原本也是觉得这些价格高的离谱怎么还会有人买,虽然有人买是好事,可总觉得有些坑,如今听王家老三这么一解释,他们心理上的负担一下子轻了许多。

“所以,咱们现在赚的是那些有些人的钱?”

“对,就该这么理解,还有,你们要知道,若是没有这些有钱人抢粮,粮食的价格也不至于飙升到那个高度,也不至于让那么多的老百姓吃不上饭,咱们现在也算是劫富济贫了。”

“我们赚钱归赚钱,可最终受益最大的人,不是我们,而是整个山水县的老百姓,我和你们家老爷能用多少钱?到头来还不是为了能够让山水县脱贫致富?”

“山水县没有路子,我们只能先打开府城这边的路子,只有这边起来了,将来才有资本去扶持山水县,所以,大家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这些钱,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效果。”

余宁霞这般一说,大家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们总觉得,这样误会一个全身心为老百姓的县令夫人,该是有多么的不应该。

可是余宁霞却一点也不在意,因为在她看来,在一两银子可以够平头老百姓活上大半年的年代里,有钱人却用来买了几个月饼,亦或者几个腌蛋,的确有些暴殄天物。

也难为大家心里不舒坦了,都是从苦日子熬到现在的,虽说他们现在吃得饱穿得暖,但自己的日子还得要靠自己去过,指望别人,你永远也过不起来。

翌日,天公不作美,竟然飘起了小雨,雨势不大,却影响大家的出行。

原本余宁霞是想今天不如不出摊,可没想到大家将准备好的蓑衣拿出来,就这样顶着雨出了门。

眼见大家伙这么的勤劳,余宁霞想着自己也不能落后了,回家整理了下空间里已经成熟的蔬菜,驾着剩下的那辆马车上了街,这两天他们都徘徊在东城区,今日他们决定去南城区,那她今日就去北城区看看好了。

至于西城区,是有名的贫民区,基本上没有去的必要。

在柳青府,东城区最富,北城区和南城区旗鼓相当,而西城区,因为靠近周边的村落,是以平民居多。

到了北城区,余宁霞是见酒楼就进,马车里的蔬菜是少了添,卖了加,等将整个城区走下来,她空间里积攒了近半年的蔬菜,全部消耗一空。

几万斤的蔬菜,外加七千多枚新鲜的蛋,整整卖了五百两银子,至此,她的存款也


状态提示:第244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