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谢玄的述说,谢安有些意外地看向冯雁,“灌钢法真的有效?”
“是的,叔父。我二人来建康前特意去往少府作坊观摩过,您看此刀质地坚硬、刀锋锐利、寒芒闪烁,乃古之罕见啊!”
谢安摩挲着谢玄递来的刀具反复细看着,忍不住张口称赞:
“确属精致,照此做法,我晋朝儿郎们可多一样利器矣!即便放于民间用于耕作也是大有裨益。”
“叔父所言甚是,此利器于军于民都有诸多好处,可谓提升了我朝国力也不无为过。”谢玄也赞同道。
“听说这位小郎谙熟于练兵之道?”谢安接着问道。
“正是,前些日子我说的便是此人。今日面见陛下,陛下亲自提拔此子为六品司马。”
“哦?陛下亲荐可是难得啊!因为冶铁而提拔?”
“此乃其一,陛下今日颇有雅致出了诗词让冯无始作对,没想到对得颇为工整,一时高兴便赏赐了此子。”
“还知晓吟诗作对?且说之,对的什么句子?”谢安饶有兴趣地问道。谢玄一听立即把宫中所对诗句一字不差说了出来。
“弯月虽残可照溥天率土。好句子!即便是残月亦可照满四海之内,甚至四海之外亦能照之,冯小郎真是有才啊!”谢安不由轻轻点头称赞。
“叔父过誉了,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已,这个巨人是由无数古圣先贤组成,小子站在高处恰好取之用也。”冯雁脸红自谦道。
“站在巨人之肩膀?妙!此比喻甚为新鲜。”谢安、谢玄再次动容。
“冯无始,将你的经国之策说与叔父听听。”谢玄欣慰地微笑道。冯雁是自己带来的,如果有才脸上亦有光采,如果是庸才则无颜面。此刻看到冯雁出口便是惊人语句,谢玄看着眼前的怪才心中甚感欣慰。
“不敢!在叔父面前怎敢轻言经国之策,只是一些小伎俩而已,呵呵。”
“不必过谦,但说无妨。”谢安也想看看这位弱冠少年是不是如自家侄儿说的那般有经国才略。
“说说倒也可以,但不知从何说起啊?”冯雁不禁头疼,经国之略所涉范围太广了,一下让自己说还真不知说些什么。
“就说说我们当日所谈,你曾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咱们刚去过少府作坊,器已经有了,记得你说打造强盛的军队除了到培养天文地理、科学技术、工业制造、农业灌溉、军事兵器、商业贸易等各方面人才以兴旺百业。”谢玄边回忆边讲道。
“哦,这些已经说过了,再说无趣。咱们谈谈国家战略如何?”冯雁提议道。
“国家战略?”谢安、谢玄均颇感意外的对视一眼。
“对,国家战略!一个中央政权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统御部署,又没有恰当的的制度制衡权力,就往往会陷入军臣独大而又谋反的怪圈。不能善用人才,国家就不能抵御外敌,得不到统一。所以一个国家想要强盛,需要一个明君、需要诸多良臣猛将,更需要一个完善的法制制度。但首先必须有明君,一个嫉贤妒能、昏庸无度、时刻担心臣下谋反的皇帝,即便良臣猛将再多也无用!就好比一只羊带领着一群虎兽,虎兽再强也敌不过对手,还不如由一头虎兽带领着的羊群更有威势。
有了这些因素再下来便要考虑民众的吃喝住行,连饭都吃不饱的国家何谈强盛呢?这需要土地改革、让利于民。让民众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稳才能安内以攘外。基于此再培养天文地理、科学技术、工业制造、农业灌溉、军事兵器、商业贸易等各方面人才以兴旺百业。”冯雁一脸肃穆地说道。
此刻的冯雁与刚才喜形于色一脸殷勤的态度截然相反。此番话语听得谢安、谢玄叔侄俩目瞪口呆。谢安此刻更为惊讶,本来以为冯雁见了自己与其他人一样都有些阿谀奉承的想法,希望得到自己提拔谋取一官半职以图安乐,但刚才的那番话却如惊天霹雳般砸进了谢安的内心。这让一向淡然平和的谢安升起一股波澜。而谢玄此刻却心中剧震,这个思想高度可不是自己能企及的。
谢安缓缓点着头一时间竟陷入深思之中……
过了片刻,谢安不由长叹一声:
“层层子给木,油油窝甚。”
“咦?这是什么话?”冯雁听得丈二摸不着头脑,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
“叔父说的可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冯雁问道。
“正是!”
“怪不得,此时的建康人说的都是金陵雅音。”冯雁想起来这个时代的人由于近百年前衣冠南渡,语音特点由洛阳雅音与吴语结合形成了金陵雅音。在更早以前由于胡人入主中原,胡汉交融导致汉语发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冯小郎,汝之语音倒是颇为好听但也甚为怪哉,从何处学来?”谢安疑问道。其实谢安从冯雁一进门开始到现在,早就感觉到此子身上透着一股怪异。
“这个……爱也dontknow!”冯雁无奈耸肩道。这个问题实在没法回答。看着二人懵圈的表情,冯雁讪讪笑道:“我也搞不清,自幼进了匪寨,杂七杂八的口音太多,估计窜味了。”
“嗯,有可能。小郎君家在何方?”
“晕倒,又是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