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烛之夜,便是深入虎穴之时,这是殿下早就计划好的事,毕竟只有这样才能叫那些个老狐狸露出尾巴来。
当然蛮夷国兵临城下即将开战的消息会这么凑巧在这个时候传来也是他们一手策划。
要说这消息是假的,自然不是。
自影将兰馨和阿菁送回京城之后便被殿下派去了北部边关,因此形势如何他们自是一清二楚。
而周边国家的异动更是显而易见,先不论暗探一直有消息传来,就是东南边关的戴将军和西北边关的曹老将军似乎都感觉到了什么,纷纷发来边关异动的消息。
只是他们将这些消息都压在了手里,而选择在这个时候传出来自然是有用意的。
一,殿下压根无心与兰胭脂结婚,之所以答应结婚不过是为了麻痹兰轩及其同伙的伎俩。
二,只有趁这个时候才能将所有人困在宫里,好叫他暗中搜罗证据。
当然不止他,孟了在送篱落和小草回公主府之后也领命带着锦衣卫迅速控制了皇后娘娘身边的几个太监。
还有就是御林军也悄无声息出了城,将等在城外兰轩的五千精兵给控制了。
而“望天”下把守的官兵也顺势被拿下,罪名自然是擅离职守。
而这一切皇上秦言莫知道吗?
答案是肯定的。
要不然岂会害怕自家儿子突然撂挑子不结婚了,所以派锦衣卫看着,还动用了御林军,更是把暗大人给严加看管了起来,这一切不过是以防万一。
所以金銮殿上此时的他龙颜略显焦灼自是真的,但也有做戏的成分,因而弄得一众大臣皆如热锅上的蚂蚁在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语出起主意来,如何调兵遣自然也搬上了台面。
唯有秦夜冕一直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看着大臣们上蹿下跳各抒己见,当然兰轩也是其中之列。
不过他倒显得比较淡定,见大家说的差不多了忙上前一步道:“陛下,这消息可是真的?为何微臣在离开时并未听说有何异动。而且近年来他们进贡也颇为上心,此次微臣带来的不少好物皆是他们所送,不知会不会是有人为了扰乱视听放出的假消息?”
“是啊!陛下,七年前一仗我们南楚的威名那也是响当当的,若是有人趁机兴风作浪也是有的,切莫着急调兵遣将才是,若是引得人家信以为真以为我们想要大动干戈那岂不是正好落入他人之诡计了。”
当兰轩如此说时有不少人也跟着附和,秦夜冕这才抬头瞧了一眼。
其实兰轩谋害他的罪名早已落实,甚至据戴将军所报似乎还有通敌之嫌。
所以此时会有这般说辞倒也无可厚非,只是没想到还有不少人附和,这倒是让他有些始料未及。
说真的,这些人里他倒希望有一个是幕后主使——那个躲在幕后长达四十多年的人。
但很遗憾,他心里猜测的那个人始终默不作声,如同睡着了一样。
就这样一整个晚上朝堂上闹哄哄的,从天黑一直到天亮都没有得出什么结论,很多大臣都有些站立不住,尤其一些年长的,更是昏昏欲倒起来。
秦夜冕自然是最焦急的一个,直到胸口的暗笛突然动了一下,才让他紧绷了一晚上的神经稍稍松懈了一些。
与父皇对看一眼后悄然退了出去,但很快又回来,还带来了一众御林军,同时随着一声号令拿下了好几位大臣。
其中最让人意外的莫过于皇后娘娘裘家的人一个都没落下,顿时在朝堂上掀起惊涛骇浪。
裘丞相等人自是怨声载道,纷纷质问皇上为何将他们拿下。
而秦夜冕给出的罪名是“通敌”,随即将暗查到的证据一一呈上,最后将一干人等顺利拿下。
话说暗大人到底找到了什么证据,让他们的通敌罪名得以成立。
其实这事要从“大婚在即,速速回京”这封信说起。
这封没有署名也没有日期的信,说实话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再一看就会发现其中的蹊跷。
按时间推算,“大婚在即”这四个字绝对不可能说的是他和兰胭脂的大婚,那只可能是他与阿篱的婚事。
而且这信送到边关还需要花费不少时日,这一去一来起码半年工夫,所以说这信很可能早在他与阿篱的婚事还未确定时已经被人送出去了。
那谁会是第一个知道他想结婚的呢?
自然是内务府里的大臣。
他为阿篱做的婚服和一切婚礼所需的东西可都要与他们商议,所以他们是最先被怀疑的对象。
还有就是“速速回京”这四个字也同样可疑。
要知道作为守边关的大将军岂能说回京就回京?
所以这里的“速速回京”可能含有其他意思。
什么意思?
他有个大胆的猜测,那就是让他给人通风报信,让他们速速去往京城之意。
所以才有了阿篱在大婚三天前被人绑走,周边各国突然纷纷来访的事发生。
再加上在狩猎场外阿篱说的青龙剑在北历皇室的话,那就更加让他有了这层猜想。
当然还有就是这封信的笔迹,居然出自他的舅父裘仁之手,这显然让他有些始料未及。
这就让他不由想到了自己的外翁,因此在那日暗说要不要将兰轩拿下的时候他不赞同的原因,怕打草惊蛇。
所以和兰胭脂大婚之日就成了最关键的时刻。
裘家人全都进宫了,府上自然没有多少人在,暗进去也更容易些。
所以丞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