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是个专业影评家......自封的。
虽然名号是自封的,不过他作为影评人在网上确实有不少的粉丝。
他主要做的是影视点评+吐槽,最开始他就是在微博上分享一些自己看电影的观后感,由于他的分享行文流畅,语言诙谐幽默,眼光独到有见解,很快就有一群喜欢看电影的影迷自发的聚集到了他的微博下面,把他的观后感当成了追影指南。
那些崔浩觉得好看给出的评价也高的电影粉丝们就会去电影院里看看,那些崔浩觉得不好看,电影拍的也是槽点满满的电影,粉丝们就当是看看他的吐槽图一乐。
崔浩不是个被保守思想约束的人。
随着粉丝群体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厂商找到他想让他帮忙打广告,他工作的重心也开始慢慢向着自媒体的方向转移,最后干脆就辞了普通的工作全职干起了自媒体。
全职以后,有了更多精力的他的阅片量也是直线上升,不管是新电影还是老电影,流传度比较低的小众电影、表现形式跟国内完全不同的外国的电影,他都有所涉猎。
全职做自媒体以后他当然就不能玩票一样的光是写个观后感了,而是花心思系统的做了几个系列。
比如【热门电影观影指南】、【烂片迷惑大赏】、【全球影视合集】、【映像·深刻】、【映像·回味无穷】.....等等等。
在这些系列里点击量比较高的就是前两个【热门电影观影指南】、和【烂片迷惑大赏】了,因为这两个系列的受众最多,前者是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电影影评,至于后者.......光是看名字就能看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随着他做的系列作品点击量越来越高,他本人账号的粉丝量越来越高,他原本一成不变的生活也的鲜活起来,生活质量也慢慢变好了......当然,身为一个内容创作者,写稿改稿辛苦肯定也是少不了的,但比起之前枯燥的生活,他更满意现在的状态就是了。
唯一让他觉得不太满意的就是微博主要还是以长图文为主,他觉得大段大段的文字和有限的一些截图搭配在一起的的表达方式并不能最好的的呈现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不过这点不满意最近也已经很完美的解决了——最近有个名字叫“四处看看”的短视频平台突然就火了起来,这个平台不仅功能完善,吸引视频创作者入驻的创作激励更是丰厚,在加上专门的短视频平台确实算是个新鲜玩意儿,一经推行就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和创作者。
由于这个网站的名字实在是太土了,四个字叫起来也麻烦,所以被这个网站吸引并决定留下来的用户们给它起了个非常亲切的名字——老土站。
已经全职做自媒体还靠着自媒体过的十分不错的崔浩当然有着远超一般人的敏锐,他很快的就意识到短视频创作绝对会变成一个风口,更重要的是......短视频不正是他理想中的表达方式吗?
视频就放电影里自己重点点评或者吐槽的片段,不需要观众自己费力去读那么多的字,写好的文案自己念出来然后和视频剪到一起就行了,因为是自己配音,声调啊、情绪啊都可以靠着自己去把控,大大降低了观众的阅读门槛,有助于吸纳那些不那么“硬核”的影迷,扩张粉丝群体。
想到这些的他当然就更不会错过这个风口了,为此他还专门招了一个会助手视频剪辑和后期制作的助手,还买了很多关于配音上的教程,都是为了能把视频账号运营的更好。
和大部分人没做准备就匆匆创建了视频账号不同,他知道内容创作需要慢工出细活,只有质量够高网友们才会买账,视频网站才刚刚出现,根本不用担心会错过风口。
倒是别的互联网公司看到“老土站”的表现以后一定会来分一杯羹,他也正好可以趁着准备的时间看看“老土站”这个短视频网站第一站能不能在后续激烈的竞争力存活下来。
事实当然是“老土站”成功的存活下来了。不仅存活下来,还凭着处处快人一步的策略迅速发展扩张,成了目前所有视频平台里当之无愧的老大哥,连企鹅这个互联网企业里的超级巨头做出来的视频网站都有所不及。
崔浩并不是很懂这些商业上的弯弯绕绕。他只知道,既然“老土站”能做起来,他就可以放下担心直接入驻了。
经过了快两个月的准备,崔浩终于在“老土站”上创建了自己的账号,开始创作他人生中的第一期短视频内容。
对于任何视频内容创作者来说,第一个视频作品的意义都非同寻常,更何况他这种本身就有粉丝群体的人。
想要把在微博上关注他的那些粉丝也转化到“老土站”上来,想要吸引那些愿意看电影但是懒得看长篇大论的文字版影评的网友,需要的是质量优秀的内容,绝对不能把以前写的那些影评直接配个音就发过来,至少第一个视频绝对不行。
好在,春节档上映,他倒是一点都不怕没地方取材。
“只是我这第一个视频,该选哪个电影呢?”崔浩站在电影院熙熙攘攘的人群之间,看着售票处一个又一个的海报以及放映厅入口排成一条长龙的人群,微微皱了皱眉,“今年的春节档......竞争有点大啊。”
不论是大夏互娱斥上亿巨资拍的《刀锋》还是著名导演拍的《潜伏》亦或者华夏娱乐圈龙头公司旗下的《狼队》和《追命丛林》都是光看阵容就不容小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