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锦城烟云>第0177章与市场无关

农村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农民、农村和农业的春天已然来临。

胡志强欢欣鼓舞,他兴奋地找到马主任,跟他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的事。

马主任说:“这是划时代的好事呀,上级部署了,全省正在加紧推进。”

胡志强说:“我们可以借这次改革的东风,到农村去好好宣传我们的农具。”

马主任说:“胡志强,我们是工业企业,只管生产。销售是百货公司、土产日杂公司、五金公司的事。”

胡志强不解地说:“销路好了,咱们生产企业效益才会好呀。”

马主任笑了,他说:“我们的任务,就是把钢铁加工成农具,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批发价,供应给零售企业。我们不能直接向农户卖产品。如果我们把产品直接卖给农民了,那要百货公司干嘛?”

胡志强不解地说:“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农村有市场,我们有产品。但我们的产品,却严重滞销,卖不出去。”

马主任说:“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推销产品,也只能向零售商推销。”

胡志强说:“百货公司的农具,卖完了他自然会来进货。全成都只有我们这个农具品牌,根本用不着去推销。”

马主任说:“你说土地承包到户,农具需求将大幅增加,这是肯定的。但我们总不能用卡车拉着农具,走村串户去叫卖吧。你说我们去卖农具,是按照批发价卖,还是按照零售价卖?钱都被我们赚了,百货公司能不提意见?咱们不能抢了别人的饭碗。”

胡志强一想,马主任这话说得也对。锦城电视机厂的刘厂长,想按更高的价格售卖电视机,结果出事了。

没过两天,胡志强就接到了苏建国的电话。

苏建国做事非常有条理,他跟胡志强说了温江的农村非常需要犁尖、铁锅、板锄、条锄、洋挖、钢钎、大锤等农用器具,但是拿不出钱来购买的事。

现在,苏建国想跟胡志强对接一下,是否能赊销,年底前保证把付清货款。

胡志强已经在马主任那里得到了答案。但他觉得,这是打开车间农具销路的一个契机。苏建国是温江的副县长,如果行,能在全县推广,那对农具车间的生产和效益,将会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胡志强厚着脸皮,再次请示马主任。马主任和善地摇摇头,说:“不行!”

胡志强给苏建国回了电话。苏建国表示理解。

胡志强和黄英姿在春熙路上的电器门市,从今年春节以来,因为进货问题,效益一直不好。

特别是电视机进货,现在管控得更严格了。以零售价买来的电视,基本上卖不动。

1980年初,在严格执行的价格双轨制中,最先松动的,是食品这一块。

因为全国各地的糖果厂、糕点厂、饮料厂、酒厂,都在加班加点生产,这类产品,产供销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状态。

任小建告诉黄英姿,按批发价格给你弄电视机,这没办法。但按批发价给你弄糖、饼干、花生、瓜子、豆油、豆瓣、醋、白酒,想要多少,就给你弄多少。

黄英姿向胡志强提出,想把电器门市,改为副食品门市。

胡志强见识过春节期间,各百货公司被购买年货的群众挤得水泄不通的情景,他同意把电器门市,改为副食品门市。

说转就转,不到一个星期,门市就完成了转换,琳琅满目的副食品就摆上了货架,开始对外销售。

夏天来了,知了在杜甫草堂的大榕树上不停地叫唤。天气炎热,青羊宫里的香客,也少了许多。天府广场,又重新摆放上了鲜花。

文庙街上,苏建国家的房屋,自从1976年春天被大火烧了之后,进行了重新修建。修建好之后,苏建国家在军区分了房子,文庙街上的这幢房屋就一直闲着。

苏建国转业到地方之后,把这幢房屋重新收拾整理,苏家搬出军区大院,重新回到这里来居住。

今天,是苏家搬回文庙街的第一天。今天,还有一个特别的事,就是苏玉婷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第一次回家来看父母。

双喜临门的好日子。谢芳菲当然要请亲戚朋友们,过来闹热一下。

苏家今天请了胡志强一家,还有周国顺一家,还有黄英姿和她的父母。

苏玉婷叫上了韩兴勇和禇卫国。

这天,是星期天,天刚亮,胡莲就让胡志强过去,帮忙苏建国、谢芳菲到菜市场买菜。

谢芳菲买了鸡、鸭、鱼、牛肉等肉食,白菜、青菜、萝卜等素菜,还有其他一些调料。

苏建国和胡志强的两只手都提满了。

中午十二点,胡莲和黄英姿过来帮忙。苏建国、谢芳菲到火车北站去接苏玉婷。

苏玉婷前几个月,在财政部实习,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后,苏玉婷正式到财政部工作。

在北大的四年曼妙迷人的时光里,苏玉婷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她可以选择成为任何样子,同时也有机会把触角伸向其他自由而广阔的空间。

四年来前,从成都到北京后,苏玉婷很少回成都来。四年间,胡志强只见过苏玉婷两次面。

如今的苏玉婷,早已脱去青涩和幼稚,出尘如仙,傲世而立,恍若仙子下凡,让人不敢逼视。

当苏玉婷出现在门口的时候,胡志强的心,忽然激烈地跳动起来。

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

两人礼节性地握了握手。苏玉婷,和屋里所有人亲热地打招呼


状态提示:第0177章与市场无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