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仙侠修真>蜀山悬剑传>第99章碑林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

白复第一次见到玄宗的笔迹,确实浑厚大气。但一想到玄宗对自己的偏见,顿时愤慨,不愿驻足再看。

徐太傅见之,也不点破,继续讲解下一个石碑。

“这是东汉中平二年刻的“曹全碑”,是用秀美的隶书写的,保存完整,字体清晰,为汉碑中的精品。”

……

“汉熹平石经《周易》残石,保存了最早的《周易》文句,相传是大书法家蔡邕以隶书书写,方挺严整,为汉隶之典范。”

……

“欧阳通书写的《道因法师碑》,与其父欧阳询的《皇甫诞碑》很相近,结构严谨,书法险劲,是值得珍视的书法名碑。

欧阳通因反对则天皇帝立武承嗣为太子,与岑长倩等泣谏,进折邪之说,请立睿宗为太子。言甚切,忤逆武曌。

天授二年为来俊臣陷害下狱,五毒备至,终无异词。来俊臣只好对岑长倩长子岑灵源用刑,诬欧阳通、格辅元等数十人谋反,‘皆陷以同反之罪,并诛死’。神龙元年,诏追复官;还家产,立庙祀之,并荫一子官继嗣。”

……

二人来到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前,徐太傅逐字逐句讲解:

“清臣的《多宝塔感应碑》,气势雄浑,苍劲有力,雄秀端庄,是标准的“颜体”。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

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新面。行书遒劲郁勃,与其人格契合,见字如面,字如其人。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清臣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其自创的“颜体”楷书,缔造了一个独特的境界。既以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既以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

可以这么说,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书体的继承人,清臣才是这个时代新书体的创造者。“学书当学颜!”

再说说清臣本人,开元二十二年,中进士甲科。开元二十四年,经吏部诠选,任校书郎。你看,他也做过校书郎的。”

说到这里,徐太傅打趣一下白复。

……

“清臣出身书香门第,今日长安世家子弟熟记在心的《颜氏家训》,就是颜真卿的五世祖颜之推所著。

颜之推是南北两朝最通博的学者,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

颜之推著述颇丰,其《颜氏家训》是史上第一部体系宏大的家训,开“家训”之先河。书中文章清畅流美、疏落爽洁。在家庭教育、道德修养方面给后人提供借鉴。”

……

两人随后来到《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前,此碑高三米上下、宽一米左右。碑文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徐太傅指着石碑上的文字道:

“此碑也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本朝太宗皇帝撰文,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咸亨三年建立。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武骑尉朱静藏镌字。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碑原在弘福寺,后移到这里。较雁塔褚遂良正书本晚十九年,多文王答敕、皇太子笺答、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怀仁集王羲之书,历廿五年乃成。”

“《圣教序》虽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为拼接组合而成。但因怀仁功力精凿,又是谨慎从事,终能各尽其势,完好地再现了王羲之书法的特征——若断还连,如斜反正,灵动变化。集字而成的《圣教序》,其章法布势已作了很大的调节,但终因不是一气写成的,故此间稍有缺憾,即某些字势连贯不够,行气不足。”

“王羲之笔法精绝,笔势遒劲,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临习此帖,先应反复读帖。细读《兰亭序》、《丧乱帖》、《快雪时晴帖》等王字法帖,从中感悟、体味王书谋篇布局的要妙,就自然能窥得王字的真谛。落笔之际,则应在骨力上体味其“峻骨”、“峻整”的韵致,一下笔即要有筋、骨、血、脉、肉,其点画出入之迹要合乎笔势,由用笔而生字形。从用笔的意态取势,着眼于点画、以及结构占领的空间位置,逐个将字临像、临熟,方能写出王字清朗俊逸、恬静洒脱的风神来。

王羲之书法之所以出神入化,一方面是他对书法技法的把握、运用已精熟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另一方面,他寄情山林、恬淡儒雅的秉性,使他在挥运之际从未宥于法度,或者说在追求书法天趣的过程中,其技法从未受到法度的束缚。既表现以老庄哲学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中庸之道的冲和。”

徐太傅见白复在此碑前驻足良久,若有所思,又接着补充道:

“王羲之书法,初学卫夫人,


状态提示:第99章碑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