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水浒新秩序>第31章镇海

辽国苏州,安复军节度使司衙门。

“小人霞底见过徐将军老爷!”

阮小七亲自带船接霞底部来苏州后,这个奚人首领就懵了圈。

苏州的安全稳定超出了霞底的想象,不说境内的男耕女织,

仅仅是接部族搬家的水师,就让整个镇海府如临大敌,乖乖的放霞底部走人。

安复军管理模式的复杂程度也超出想象。

节度使蒲离卜他没资格见,节度使以下有大权在握的长史他能理解。

但长史之上还有一个更厉害的徐将军,他就完全搞不明白了。

不明白归不明白,人在屋檐下,多磕头少说话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起来吧,坐!”

杨喜应声搬来一个小方凳。

徐泽的气场比霞底之前见过的赵长史还要强好好多。

霞底起身坐下后,只敢坐上小半边屁股,腰挺的笔直,生怕应对出错招来祸患。

“听赵长史讲,镇海府如今形势很乱,你知道多少?”

霞底之前跟赵遹说过镇海府的情况,但慎重起见,徐泽决定再问一次。

通常,一个人再怎么会说谎,前后两次的回答也会有破绽。

而且,徐泽和赵遹关注点各有侧重,多问一次,了解的信息更全面,更有利于决策。

霞底不确定这位徐老爷想听那部分,只能想到哪讲到哪。

“镇海府只有平南县一个县,具体人数,小人不太清楚,估计快有三万人。”

徐泽有些纳闷,问:“镇海府应该比苏州更冷,只有一县,为何能养这么多人?”

“小人,小人——”

霞底只是一个见识不大的小部首领,哪能回答的上来。

正要说不知道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这几日部族天天累死累活地开荒。

“应该是镇海府水土更好,小人部族也种地,镇海府水量足,土质也比安复军肥。”

徐泽点点头,应该是这个理由,农业开发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以此时的生产力,靠民间自发的开发,要将绵延数百里的荒地变成适于耕种的农田,通常都是以百年为期。

镇海府虽然只辖一县,却是辽国“五京六府”之一(后来又增加了兴中府一府),比军州苏州人口更多,也很正常。

“你知不知道平南铁矿有多少人?”

镇海府有铁矿,而且还是优质的浅表铁矿,正是知道了这个消息,才让徐泽动了染指其地的心思。

“应该有千多人。”

霞底也拿不定,不敢瞎讲。

“小人的部族离铁矿有些远,不太清楚,只知道有一个汉人村落专门为官府炼铁。”

徐泽心中差不多有了决定,问道:“镇海府有多少驻军?”

“听说有一千,但阮营正来接小人部族搬家的时候,镇海府关了城门防守,城墙上的守军很少,估计五百都不到。”

霞底担心情况有变,又补充道:“过了好些天,镇海府应该早就被贼人占了,这数字应该做不了准。”

辽国的常备军本来就很少,多了也养不起。

一般都是要打仗时才临时征召,真正遇到危险,征召两三千人很轻松,防御能力并不差。

镇海府不是辽东的防御重心,兵力这么少很正常。

辽国又不是大宋,即便是大宋,也不可能一个三万人的县养几千兵。

“好,你先回去吧。要抓紧时间开荒,今年能不能吃饱肚子,就看这段时间卖不卖力了。”

霞底有些郁闷的退了回去,其实他更想为同舟社的军队喂马造车。

毕竟,对奚人来说,这些技能比种地更专业。

但现在整个苏州都在开荒养地,明眼人也能看出,辽东都乱了,等仗打起来,粮食最金贵,有再好的手艺,换不来粮食照样要饿死。

徐泽倒是考虑过让奚人发挥专业特长,只是路要一步一步走。

统治异国的传统势力范围,既要大刀阔斧,又要潜移默化,慢不得也急不得。

如霞底类似的部族,苏州还有不少,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和动员,必须依托其首领,既减弱了官府动员力,也留下动乱的风险和隐患。

其实,即便在大宋,也有很多史家村和康家庄这样宗族势力强大的村庄,官府照样不能有效管控。

想着一来就野蛮拆散他们,只可能把事情搞砸。

当务之急是开荒种粮,实现一年内粮食自足的目标。

等这步走过了,军队多打几仗,彻底稳定人心,建立新官府威慑力后,再逐步对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改革。

到那时,拿出丰富的社会分工和其他福利手段,逐步瓦解这些部族,效果要比生硬的人为分割强很多——当然,前提是这些部族足够小,能慢慢消化。

“社首!”

霞底退出后,赵遹和吴用从里间走了出来。

赵遹自从跟徐泽确认了女儿的亲事后,便严守上下之礼,再不称呼徐泽表字,徐泽知其心思,也不勉强。

徐泽问二人道:“这霞底说的话有几分属实?”

吴用潜伏安复军几年,不光收集了苏州的情况,对辽东各地,尤其是辽东南部地区的信息也有很深的了解。

“属下以为,大致可信。”

徐泽看向赵遹,后者抚须点头,示意表示赞成。

“那你们的意思是赞成出兵了,说说理由?”

安复军有辽东南部地图,徐泽嫌其过于粗糙,根据后世的记忆,自己画了一张,又让吴用参照这几年


状态提示:第31章镇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