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清卒>第113章滦州

三天后,张石川带着蓬头垢面的四人回到了丰润县城。

“罗大人,我要这片地!”张石川在舆图上画了一个圈:“我们已经勘察好了,这片地方圆三十里之内有庄子七个,人丁三千余人,耕地不到四十顷,这些人的地我全买了,费用由我承担,这些人的生计我也负责。”

“啊……啊?”看着张石川画的圈,罗景泐直接懵圈了,那么一大片土地只有三千多人口,说是无主之地也不为过了,这个张郎中,真的是只要荒地?

“怎么,有什么问题?”张石川看着罗景泐有些为难的表情问道。

“回禀大人,您这一圈儿画下来,大部分是丰润县境,还有一部分归属永平府滦州管辖,下官不敢善做主张……”

“行,把丰润县的这些地亩弄过来,滦州那边我自己去会知。这个圈子里的人丁,若是愿意卖土地迁移到别处的,麻烦罗大人妥善安排地方安置,不愿意走的我自行安排。罗大人先下个安民告示……”

“是……下官明白。”罗景泐心里默默算了一笔账,按照张石川收购的地价,只要换个地方不出丰润境,一亩地的补偿金可以换回两亩地,若是都将人牵走,需要近十万两银子。若是这些人都留下,那补偿金需要十五万两……

张石川说是费用由他承担,能信?是户部派下来的,户部又能出多少银子?大部分还是要落在丰润县平民头上啊!是不是应该把地价使劲压低,或者干脆直接送给这位张大人算了。

“另外,工人也要筹集,多多益善,只要是能抽出身来的,你安排一下,都跟我出工。”张石川又说道。

徭役?居然还要出工?罗景泐彻底懵了,要知道清朝其实没有需要民丁出工的徭役,只要交钱就可以了,这个张石川难道要打破大清祖制?

“咳咳,出工的人我包吃住,每天五十文工钱。”张石川喝了口茶又说道:“哎?罗大人,你咋抽了呢?”

掐人中灌茶水一番忙碌之后罗景泐终于悠悠醒转过来。他第一时间抓住了张石川的衣领:“张大人,方才老夫没听错吧?出工一天给五十文?还管饭?”

“啊,没错没错,罗大人保重身体……”

这哪儿是来摊牌的,这分明是来赈灾的啊!一天五十文,一个月就是一千五百文,八百文钱一两银子,一个月将近二两银子,这待遇,还有人种地吗?罗景泐觉得他和张石川两个人肯定有一个人疯了。

“咳咳,罗大人,张大人说话自然不能儿戏,您就按着他的吩咐安排下去吧……”曹频知道张石川的一些事儿,自然相信他又这个能力,于是安慰罗景泐。

“这次虽然户部下了文件,但是毕竟是民屯,罗大人若是没有什么异议,这些地亩暂时落在我名下吧。”

“呃,都依照大人吩咐,下官明日便办理。”

“还有,这几日我的人应该要到了,估计在二百上下人,到时候劳烦罗大人帮忙接引一下,然后把他们送至我选定的低点,他们知道该怎么做。选好的地方曹频都知道,找他。”

“下官明白。”

回到寅宾馆,张石川躺在炕上就不想动了这三天时间基本上白天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晚上随便找个庄户借宿一宿,吃得也都是粗茶淡饭,虽然偶尔赵大勇他们能带回只野兔野鸭什么的,毕竟条件太苦了。

“川哥,若是累了明天我们带着文书去滦州找他们要地就可以了,您不必这么亲力亲为。此地距滦州少说也有百余里……”史安看着一脸疲惫的张石川说道。

张石川含糊着说道:“去滦州不光是为了要地,我还得去挖人。一百里也没多远,慢慢跑两天也就到了,都早些休息吧,明日一早动身……”

滦州知州刘源看到户部札文也是心里一哆嗦,可看清了张石川要划出去的那块地皮的时候又长出了一口气——基本上都是不在册的荒地。

“下官一定照办。不知张大人还有何吩咐?”虽然知州是从五品,郎中是五品,论起来张石川只比他高半级,但是毕竟人家是京官,刘源说起话来还是很客气的。

“我听说滦州煤窑不少?不知都是官营还是民营?”张石川开门见山的问道。

刘源心里又是一哆嗦:这个户部郎中是下来查煤窑的?不是说安置流民吗?怎么又问起煤窑来了?

煤窑这东西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难不成他也想从中分一杯羹?自己在滦州做县令这几年可就指着这些开窑挖煤的几家士绅的孝敬捞点油水呢。

“回禀大人,滦州煤窑大多数为私人开采,官窑只有两处。”刘源小心翼翼的说道。

“大概有旷工多少人?每日能出产多少煤?”

“这……下官不知,每天总能出几十石的吧?”

“好,我知道了。多谢刘大人。”张石川也看出来了,比起丰润知县罗景泐来,这个滦州知州简直就是个棒槌。

第二天带着一个向导,张石川就直奔煤窑而去了。因为是夏季用煤少,许多煤窑干脆关了等秋收完了天气转冷再开挖。

比起京师西山煤矿来,滦州的煤矿要更分散,规模也小一些,张石川大概算了一下,每天产量只有十几二十吨。

又看完了一家还在开挖的私人煤窑后,张石川有些兴趣索然了。其实他此行滦州的目的一是要地皮,二是想挖点采矿人才回去。

正想着是不是干脆直接跟户部要人,直接从西山煤矿抽调点人手


状态提示:第113章滦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