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摇头,将浮现在脑海中的猜想暂时抛诸脑后。
最后还是在将军们的一致强烈建议下,楚云才勉为其难地带上二百由马超尽心挑选的最为忠心的西凉精骑,作为楚云的随行护卫。
事实上楚云认为自己真正需要带的,并不是擅长厮杀的骑兵们,而是懂医术的医师,最好是太医。
至于物资,经过之前与乔紫青朝夕相处的熏陶,楚云也认得不少并不算稀奇罕见的药材,此行也理应一并带上。
虽然目前陆真真所提供的情报十分有限,无法确定黎阳究竟蔓延起了怎样的病症,但可以确定的是,病情一定较为棘手,否则以乔紫青身兼古代、现代双重医学知识的医术境界,在短时间能就足以摆平,根本不会选择留在当地。
既然并不好摆平,相信乔紫青现在最需要的,很可能是药材上的支援,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乔紫青医术再高超,没有足够的药材去研制出对症的药物,也是无法战胜那个未知病症的。
于是经过一番思考,楚云最后只带着二百西凉铁骑,还有部分负责拉运药材的车驾。
最初楚云的打算是骑马以最快的速度赶去黎阳,不过现在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拉运药草的车驾并不能跟上全速奔跑的西凉骏马的速度,而楚云只身赶到黎阳的话,除了能一解相思之苦外,实际上并不能给乔紫青提供多大的帮助。
所以,最后楚云还是决定乘坐当初曹操特地为楚云准备的车驾,还让那位老车夫替自己驾车。
“哎,可惜华佗还有张仲景二位老先生质疑要留在许都,若是他们二人随紫青同行,集他们三人之力,这天下恐怕不会有治不了的病症!”
早在楚云传信让乔紫青来邺城时,乔紫青就提到过华佗、张仲景二人的意向是留在许都。
尽管楚云再三表示愿意接二老到邺城享清福,但华佗和张仲景都表示年事已高,不愿再舟车劳顿折腾了。
对此楚云也能理解,古代交通并不便利,从许都到邺城既要翻山越岭,又要渡过黄河,对于老人家来说,这段路程确实不容易。
自己在心里发过牢骚,楚云不再耽搁,率领西凉铁骑们还有负责驾驶车驾的将士们一起,顺着南城门启程。
出发前,楚云也曾想过要不要拜会荀彧,不过他相信以荀彧的能力,就算他不亲自去说明,荀彧也知道其他事该如何妥善处理,因此最终还是决定节约时间,尽快赶往黎阳。
离开邺城的南城门,楚云扭过头看了一眼排成长队的车驾,生出一种在率领商队的感觉。
邺城通往黎阳的道路本就平坦,而且这多年来袁绍因财力雄厚,一直有拨款给当地的县令,负责修葺因战乱而废弃多年的管道。
故而直到曹操接手时,官道基本已经恢复如初,能够提供给车驾、马匹正常行驶。
这样一来,可是替楚云节约了不少赶路的时间。
在官道上,车马并驾齐驱,一路畅通无阻地行进了五日,楚云等人终于抵近黎阳城的北城门。
眺望着城门上的情况,楚云的脸色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城墙上的士兵们神色忧郁,却不得不一丝不苟地守在原地,用警惕的眼神看着城门下的情况。
这说明,城内确实发生了不容小觑的事,连守军们的心态也因此而波动。
“难道真的是非常棘手的病症么……”
不免做出这个猜测的楚云在嘴边自言自语地念叨着,不过得不到任何回应就是了。
“去吧,进城通报一声。”
楚云向身后的随从下达指令,虽说在冀州能大摇大摆走动的只能是曹军的人马,但为了避免给本就人心惶惶的黎阳再添麻烦,楚云还是决定走最标准的流程入城。
“喏!”
随从是一位身材结实的年轻人,用与体型相符的洪亮大嗓门应了一句,便拍马来到城门下,扯着嗓门自报家门和来意。
城墙上的守军听闻是车骑将军率部众亲临,是又惊又喜,完全没有怀疑楚云这一行人的身份有可能是弄虚作假。
考虑到也没人敢在冀州假冒车骑将军,而且楚云这一行人只有寥寥数百,就算是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敌人谎称是车骑将军的部众,想骗开城门入城,也不可能凭借这点儿兵力就占据黎阳。
再说,车骑将军的夫人眼下就在城内,这天下最不可能认错车骑将军的人,就是她了。
没让楚云久等,城门很快伴随着“嘎吱嘎吱”的刺耳声被打开。
出城相迎的如仪仗队般的队伍,规模在大概百余人左右,就算被未知的病症折磨,也不至于只有这种程度的人手,想来是为了避免在人数上过多引起楚云的反感,才特地把数量控制在这个范围。
楚云微微摇头,将这些意义不大的推测暂时忘却,抬眼去观察着眼前的情况。
负责迎接楚云的为首之人,穿着一身并不华丽但明显结实耐用的深褐色简易鳞甲,从他的年纪上看,楚云估计他应该有三十多岁,正值壮年。
见迎接自己的是武将而非文官,楚云心里的不安急速上升。
以楚云的身份,应该是城内官职最高的县令出来迎接才对。
“卑职黎阳北门门吏刘岩,拜见车骑将军!不知将军大驾,有失远迎,还请将军恕罪!”
守城门吏伏身便拜,能见到楚云这样传说中的人物,对他来说称为“三生有幸”都不为过。
“我等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