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从继任太守开始三国>219、攻城前夕诸葛3杰

ldquo;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一点孙策恐怕想不到,错过了上一次的绝佳良机。

这一次十万大军来,又能如何?

我们上下一心,坚壁清野,守住接下来的攻城之战!

届时,孙策退兵,这份讨贼檄文,也是我们名正言顺兴兵,讨伐他的借口!

对了,张将军,你不是问,我有没有破敌之策吗?

张将军、陆将军、袁将军,你们打城楼下来。

可想明白,我先前派人传令,只要不是云梯、井栏等大规模攻城,不放箭射杀的号令了吗?rdquo;

刘晔带有考较式的询问,这是刘枫一直以来,都在坚持贯彻的事情,培养一代名将。

不光是只会守城,攻坚,还会动脑,用脑打仗。

于是,在庐江,只要不是特殊时间,知道的人,都会这样问不知道的。

哪怕他自己想出一点,进步一点,也是极好的。

由自己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往往会记忆犹新,不容易忘记。

不像别人说了,当时知道,过后就像耳旁风,忘了。

而习惯了这样方式的张勋陆勉等人,相继开始思索起来。

不一会,张勋忽然眼睛一亮,他出列道:

ldquo;军师,敌方舟车劳顿,我们军民一心,以逸待劳,待敌军粮草耗尽,久攻不下,自会退兵。

而在这期间,我们尽可能造成大量伤亡,以待完成主公制定的下一段作战计划。我暂时就想到这么多。rdquo;

ldquo;好,陆将军,你呢?rdquo;

ldquo;我想到主公的一句话,五指只有合拢,攥紧成拳,打出去才痛。

军师让我们隐忍,就等待敌军大规模攻城,造成最大杀伤!

毕竟,新武器出世,在敌人没有防备,造成的恐慌,带来的伤亡也是最多。

一旦敌人防备,就反而不易造成最大程度伤害!rdquo;

ldquo;军师,袁某愚钝,想的跟张将军陆将军差不多。

不过,军师你问袁某,孙策军攻城时,注意他们弓箭手距离城池多远射的箭。

我便留了心,他们大多数强弓手,在新修的护城河前。

约三四十步远,少数弓手离护城河,差不多五十步远。

兴许是为了耀武扬威,彰显强大。

他们没有采用能射的更远的抛射,而是定点射击。

若不是按照计划,怕打草惊蛇,当时,袁某一声令下,这些百步之距的箭手,就全部射杀!rdquo;

袁胤说话间,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他跟侄女婿黄猗可以说,是最讨厌孙策的人了。

他出任丹阳太守被孙策派徐琨击败,灰溜溜逃回寿春。

若不是孙策献上玉玺,兄长袁术,哪怕在膨胀,也不会膨胀到直接建号称帝。

这也是他和黄猗,率人直接投靠刘勋,不像陆勉张勋阎象杨弘等人,一开始对孙策就抱有希望。

好不容易苦尽甘来,大侄女袁琴联姻刘家,他们这些兄长遗孀,就能彻底在庐江立足。

哪曾想,孙策这厮,又出来捣乱!

是可忍孰不可忍,孙策一直坏他们大好事。

若不是军令如山,他早就忍不住,下令放箭射杀弓箭手,以解心头之恨!

可以说,没有刘枫横空出世,整个庐江谁不会背叛刘勋?

要论袁胤和黄猗最为忠心,这也是刘勋大胆重用二人的原因。

然而,刘枫横空出世,他给众人更大的未来和希望!

ldquo;张将军、陆将军、袁将军,你们说的都对,庐江有你们必能守住!

孙策他是个久经沙场老将,不会犯这样低级错。

不出意外,他还以上一次我们交战弓箭手射程为准。

这也是我严令不放箭的原因,也不装作故意射不到,故布疑阵。

惯性经验,一般没错,但往往在新武器更换。

或者强军练出,还以老眼光看人,就会自误。

若我们放箭,以之前为准,孙策必起疑。

若射出箭只,没有弄好射远了,敌人就会警觉,达不到最大化杀伤。

不若我们按兵不动,暂不放箭,敌人就会疑神疑鬼,说不得自己就给我们找理由的!rdquo;

刘晔笑着道,他拿捏人心特别准,这也是一直以来,他言之必中的原因。

在与江东对上之后,他明面处理各种官府事务。

暗地里不断的通过各方面了解,江东众人做了一个个数据模型。

自从建立暗部后,刘枫把暗部的一些权限交给他后,更是如鱼得水。

见状,在一旁的宋覃叹了一口气,心情无比的复杂。

在他心里,孙策的野心,注定和刘枫二者不能共存,谁胜谁负,他都不好受。

虽然表面江东人才济济,而庐江人才暂时不如江东多。

但照今天,这样发展下去,一切都是时间的问题了。

尤其是和华亭侯刘枫接触越久,在庐江待越久。

他就越觉得,只要时间足够,刘枫的未来,会是不亚于他的祖先太祖高皇帝刘邦、光武帝刘秀那样的人!

刘枫的种种理念,和未来方向,规划,就像一个人才吸铁磁,吸引着各种人才愿意追随他。

看着眼前的一幕,宋覃有种强烈的预感,也许错过了上一次最佳机会。

而这一次,刘枫不在城中,就是孙策唯一的一次一线拿下庐江的机会。

一旦,这一次再拿不下来,他觉得,以后,华亭侯在,也许就会更难hellip;hellip;

甚至万一损失太大,


状态提示:219、攻城前夕诸葛3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