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亲耕籍田之后,朱厚对于如今大明官员的做事方式愈发不满,尤其是文臣集团。
当初寒窗苦读之时一个个立下的志向,在入仕为官后尽皆忘得一干二净!
“横渠四句”大家都会背,但真正做到的文人又有多少?
好仁恶不仁,乃是“为天地立心”!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乃是为“生民立命”!
“往圣”者,仅有孔、孟等先儒,真正意义上阐扬承继孔孟先儒之道统者,即“继绝学者”,惟有宋儒!
“为万世开太平”则流于文人士子的空口白话,以彰显其自身所谓“风骨”而用!
朱厚只要一想起亲耕籍田那日,一个个肥头大耳的官吏在田地里气喘吁吁地推着犁头的丑态模样就恶心得不行!
如今勋戚子弟已经收敛其行,夺回了大部分军政大权的他们正斗志昂扬,可以说是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而宗室子弟也在朱知烊等三贤王的勒令下老老实实地每日前往詹事府进学修德,以期能够入仕为官!
各地的圣监察御史自受到圣天子的指示起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收集当地豪强的罪证,等待圣监察御史张孚敬的到来,便可一举铲除首恶。
英国公张仑也在李承勋的指点下有条不紊地剿灭着各地的贼寇盗匪,所到之处望风披靡,期限之内降者甚众。
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唯有朝堂始终混乱不堪。
朱厚觉得是时候重启“大礼仪之争”,肃清一下这些贪官污吏了!
而且眼下就有一个不错的机会!
自朱厚即位称帝以来,后宫之事便混乱不清,不过也能理解。
毕竟圣天子刚刚即位,满朝文武都忙于政事,谁还顾得上这些妇人!
而且之所以没有人敢提及,还有一层原因。
这是天家之事,外人岂敢置喙?
稍有不慎,惹得任何一位不喜,便是抄家灭族的大祸!
但是如今后宫之内已有三位太后,再加上便宜堂兄朱厚照的皇后便是四位!
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如今四后一体,如若条件允许的话完全可以凑一桌打麻将了!
而且眼瞅着选秀入宫的秀女已经经过层层筛选,入选之人已经确定,这意味着真正的后宫之主即将诞生,所以这四后的名号也该议一议了。
不然五后一体,尊号不明,传扬出去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先前因朱厚生母蒋太后入宫之时发飙,才勉强令群臣同意,给她加上了一个“兴国太后”的尊号,但是朱厚对于张太后的称呼却是始终未曾定下来。
这是文臣集团妥协的结果。
而且也是朱厚为了维护他们的贤名不惜下罪己诏、削发代过的结果!
但时至今日,朱厚觉得自己的付出有些不值,这些文臣还是未曾看清行势,跟上自己的步伐!
那朱厚也只能重启礼仪之争,亲手解决掉这些尸位素餐之辈!
“黄伴,下诏,命朝臣议定宫内四后的尊号!”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对于后宫而言亦是如此。
新帝即位,先帝母后、皇后的封号自然要变,因为接下来会有新帝的母后、皇后入主后宫!
如今已是嘉靖元年,她们沿用先帝之时的尊号便有些不合适了。
对于这样的诏命,黄锦并不感觉到意外,同样谢迁与杨廷和等人也觉得合情合理。
因为这是合乎礼法之举,若不是心中有所顾忌,他们早就上奏建言了,如今圣天子亲下诏命,他们自然乐见其成。
于是朱厚这封诏命破天荒地以最快的速度由内阁草拟了意见,司礼监得到了回复,而且结果正在朱厚意料之中!
文臣集团的意见是上慈寿皇太后(张太后)尊号曰庄肃皇后。
上皇太后(邵妃)尊号曰:寿安皇太后。
唯独少了一位蒋太后!
看来这些文臣心中还是不承认蒋太后的地位啊!
“下诏,再议!”
朱厚随后将奏折扔到一旁,淡淡对黄锦开口道。
他清楚文臣集团的想法。
张太后的尊号自不必多言,于情于理,于礼于法,她的尊号都没有问题。
而对于武宗朱厚照的皇后夏氏,朱厚还是比较尊敬的。
这位静定端庄的贤淑皇后却没能赢得朱厚照的芳心,独守空房多年,直至朱厚照壮年骤崩,还未来得及给她留下一子半女,自此注定孤苦伶仃后半生!
遇到了恣意妄为的“坏孩子”朱厚照,是夏氏的不幸!
对于这样的可怜人,朱厚自然不会刻意针对为难,她的尊号没有问题,朱厚能给她的便是令其雍容华贵地度过后半辈子。
而朱厚皇祖母邵妃的尊号就有些令人寻味了。
邵妃仅是成华帝的贵妃,真正地位并非皇后,所以按礼制自然不能尊奉为太后!
但文臣集团偏偏给她上了一个皇太后的尊号!
基于先前给邵妃上皇后之名的同样心理,这些文臣或许是给朱厚抛出了一点诚意,或者说一点甜头!
明眼人都知道,又老又瞎、卧病在床的邵妃眼看极有可能活不过这个嘉靖元年了,既然如此为何不能给她上一个皇太后的尊号?
无关痛痒嘛!
而且这样一来还能显示出文臣集团的诚意!
“这是想要堵住朕的嘴吗?”
“可惜,这点甜头不够啊!”
朱厚斜倚靠在龙榻上,看着那封奏折,低声喃喃道。
文臣集团的回复快,朱厚的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