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远不打算搞异姓王,甚至说封王也非常有限。
自己这个童远本就是从董威那里化名而来,而不是有庞大家族为背景。
董家就封董白为天山王,让她与杨阿若一起,世代镇守天山为晋朝和华夏驻守西域边疆。
至于其他人都不封王,直到子女再封王。
现在的各位功臣,主要封公侯伯。
为了避免勋戚日后越积越多,侵占土地一发不可收拾,童远计划只有开过公侯伯,往后代传承不降级,以后再新封都随子代降级。
例如此时的公爵,未来依旧是公爵。但几十年后再有战功的公爵,到了子代就降为伯爵。
另外,对于爵位授予也比较严格,给予的土地和俸禄最多到一乡,绝无县规模的侯。
未来自有一套管理制度,以平衡勋戚不会太膨胀。
封10大公爵。
分别是:徐荣、贾诩、张燕、张绣、夏侯惇、黄於、胡琅儿、徐晃、张既、耿清。
爵位主要根据战功,所以按照现在职务,10大公爵有7个武将3个文官。其中,太尉耿清还是原为武将,因其能力可任文官现在出任监管军事的文臣。
这10人就是晋朝的开国10大公爵。
然后实封20位侯爵,依次是张任、赵云、申隆、张郃、卫觊、杨阜、田丰、法正、裴辑、郝昭、张辽、黄忠、去卑、于毒、文聘、苏则、严颜、吴懿、田豫、公孙续。
这里面既有无畏军战将,也有屯田军大将,还有军功也不算少的几位文臣。
伯爵数量达30多人,有周仓、王双等重要将领,有黄权、孙礼等军事功劳不小的现任文官,也有罗伟、鲍出、左延年等活跃在特殊战线的人物,还有关平、朱灵等原属于刘备、曹操的将领。
另外,诸葛亮也被封为伯爵。虽然按照他的能力是低了一些,但其资历尚前,又曾跟随刘协侮入歧途,能封为伯爵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牺牲病逝的杨奉、李通、麴信、石忠、霍峻等人后代,被追封为侯爵伯爵不等。这个爵位略低于实封的众人,但也足够显赫对得起他们的付出。
徐俭、张方两位大将,因为他们的父亲徐荣、张燕尚在都封了公爵,所以不单独再封爵位,让他们以后继承便已经足够显赫。
四海商帮除了罗伟、鲍出有爵位,其余众人本就是为百姓服务,而非成为朝廷重要官员。
于受朝廷领导的商业力量,也是晋朝朝廷的一个重要单位,可以说是补充了官府的部分缺陷,拉近了与百姓的关系。继续经商和为百姓奔走,不完全以赚钱为目的,而是兼顾发掘人才、获取情报,这样避免走入单一死胡同之中。
文武百官都妥善安排,一切步入正轨的轨道。
这是看起来荣耀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御史大夫卫觊统领御史、都察院严格监管他们,对任何违法放荡行为都非常警惕。
吏部王邑、礼部杨阜也都是严谨而又正直的人,有他们辅助管理,避免这些勋戚变得腐化。
不过,勋戚也是遏制士族一家独大的重要力量,至少这些军事家族,以后术业有所传承,只要不毁于一旦,估计晋朝尚武的精神就不会夭折。
还有一些人没有封爵位也没有担任重要职务。
徐庶成为浪迹天下的侠客。
曹冲成为民间的奇才,许褚则世代守护曹家人。曹显则继续摸金发丘的传说,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的故事流传至很久很久以后。
还有陈到、王平等人,没有直接投靠朝廷,但与四海商帮保持合作,如有任务也会保持一定频率参与。
宫外文武百官的复杂事情告一段落,宫内的复杂事情又到前台。
之前就对后宫的安排,已有所雏形,现在当正式落实下来。
童远正式立王异为皇后,由她负责皇家的内卫。
这是晋朝唯一一个掌兵权和实权的皇后,只因她是童远的人,能平衡驾驭到最好。王异也全身心为了童远。日后内卫仍旧归属皇室子孙安排心腹统领。
为了避免东汉的外戚过大,让以后的皇帝不再选择,依靠外戚对抗士族的歪招。童远一方面是安排好外朝,另一方面自王异开始,皇后全部选自家族规模有限、非豪门望族的女子。
王异的父亲是天水士族中没落一支,家中仅弟弟妹妹各一人,远不是什么大族。连开国有大功大本领的皇后王异都是如此,以后也不得立出身更优者为后。
在王异的劝说下,童远纳蔡琰、甄姬为贵妃。
蔡琰人众皆知,是天下闻名的学士,虽是女子却不输于曹植以外的任何当世文士。再加上她长期负责学堂和图书,担任贵妃带起了天下女子好学的风气。
甄姬是三国真正的第一美人,童远在后世就知其洛神之名。中山甄家那一次营救,当时就差点纳了她,后来再对付董威等事件中,甄姬也出谋划策,再加上甄家一向有仁名,担任贵妃众望所归。
另一方面,甄姬对于文学和乐器都很有些爱好,与王异、蔡琰颇温柔与人为善,三人关系恰到好处。
日后晋朝也形成一个习惯,贵妃会由文采、仁德出众者担任。
自此以后又经过几年恢复发展和平稳过渡,原先经过战乱破坏的区域逐步恢复起来。关中与关东,通过童远的5座都城建立起的经济走廊,变得紧密结合起来。
童远女儿童遥到5岁时,王异又生下儿子,并且身体强健,茁壮成长起来。
自此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