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昧分作两军而来,前后相距,约在三十里开外。
这样的距离,若是前方一旦发生战事,那后方的主力,必定会知晓,这对于想要全歼楚军的白起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楚国五路大军,分兵而进,皆是如此。
对于此,白起就只好在五谷深处,五十里之外,安营扎寨,修筑工事,布下两千大军,将这如同长筒布袋子一样的山谷,西边扎紧,然后再放任楚国的前军过去,专心伏击后面的楚军主力,等到将主力歼灭之后,再沿着山谷一路往上追击,继续歼灭前军。
可这样一来,他就又要面对另外一个问题了。
沿途之上,都是楚军布下的烽火台,不管是哪一条山谷的秦军,率先行动了,那则必定会惊动其余楚军,到时候消息传遍五谷,打草惊蛇,秦军这围歼的计策,多半就行不通了。
五处山谷,地势不同,地形也不同,有些道路笔直,有些道路曲折,有些贯通东西,有些偏向南北,这就导致了唐昧再怎么谋划,五路楚军遇到秦军的时间,一定不会是同一时间。
为此,白起制定从中间向两边的策略。
他计划,秦军先从中间伏击子谷楚军,同时,令斥候尉王颌严密监视子谷两侧高地,不令楚军点燃烽火台。
再将子谷楚军覆灭之后,所剩下的子谷战卒,分作两部,一部三千,追击子谷前军,会和五十里外的营寨,歼灭前军,另外一部,往屯留方向开去,赶在楚军撤退之前,奔走到五谷谷口,安营扎寨,狙击撤退楚军,以完成全歼之举。
如此一来,楚军的烽火台的作用,多半就发挥不出来了,不过,唯一就是要对黑旗战卒的要求很高。
不仅要求他们要力战魏军,更是要在力战之后,还能奔走三四日,再修筑营寨,继续战斗,这样的来回机动,对体力的消耗,是可想而知的大。
白起思来想去,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眼下,他正在率军伏击地方,乃是一处无名山地。
秦军给这里取名为落马坡,让谁落马,这很明显,说的就是楚国主将唐昧了。
唐昧身为主将,他要走的,自然就是中军了,指挥全局,所以给这里起名为落马坡,还是非常贴切的。
昨日,子谷前军就过了落马坡,按照他们一前一后的策略,今日,子谷主力必来。
都督白起,坐拥山坡大军之中,亲自指挥战事。
齐楚联军,二十五万进犯,若是此番能击溃楚军,这足以算得上一件大功了,这一场战事的胜负,或许早在白起将战场,定在这里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齐楚想要进军,就必须得有所损伤,这匡章有所预料的,可他预料不到的是,白起的胃口,要远远比他想象的大。
山谷之中,楚军正在接近。
他们大纛鲜明,旗帜飘扬,上书盾甲二字。
这是用楚国文字书写。
六国文字,各有不同,不过,这些年来,自从有了简化秦字和印刷厂,秦字在六国的流传,是越来越广了。
看起来,楚军约有一万之余,行军速度虽然不快,但俱是军阵严明,楚国新军有成,光看这气魄,应该是不负虚名了。
军阵当中,战车在前,战车在后,前方乃是开路冲锋,而这后面的,则是为了撤退之用,军阵四周,皆有骑士,往来奔走,盾甲军在前,弓弩手在后,辎重粮草,也在其中。
再看他们的中军大纛,楚军子谷主将,似乎并未在中军,而是在后军。
观其阵法,就能知其所思。
在后,则能在第一时间就撤离,看来楚军的打法很不错,在这种情形之下,先保存实力,就是最好的法子。
可惜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伏击战,白起现在是伏击出了经验。
他所站的位置,乃是秦国伏击圈的正中心,等到楚军的弓弩手都走过他的面前时,说明全军就进入伏击圈了,该到收网的时候了。
只见白起高举长剑,其后猛然挥下,两边士卒得令,整个山谷之中,战鼓响了起来。
咚咚咚!
先是厚重的三声,紧接着,山谷两侧的高地上,乃至四面八方,战鼓声都一阵跟着一阵,不绝于耳。
轰隆!
又是一声巨响。
原来在下方楚军的前后两侧,都有山石,滚木落了下来,早就准备好的这些,一下子截住楚军的去路,彻底将楚军堵在这一截山谷之中。
楚军是向前也不成,向后也不成,就只能居中,受到秦军的攻击。
这与白起以往的伏击战不同,以往伏击,充其量是在丘陵地带,还将其称之不了山地,真正的山地,就是这种,一旦道路被前后封锁,要如范追上次那般,从伏击处冲杀出去,这几乎是不可能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楚军也是号角鸣响。
在这危难之际,就要展现楚国这支新军,训练有素的地方了。
只见下方的楚军,开始以百人为单位,以冲车和盾牌为掩护,藏身起来,在稳住阵形后,开始组织弓弩手,朝秦军反击了。
这一开始,秦军的确来得突然,是给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可看他们现在的情势,显然以前对这种战况,是提前有过演练的。
这么多人,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结成了阵形,尤其是这宽大的冲车,就是专门应对伏击,完全是秦军所没有想到的。
上方秦军丢下去的石头,在这时候,还能起到一点作用,可秦军最有杀伤力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