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秘战无声>第627章:人事之争

第一研译组,组长已经没有悬念了,是军委会机要室密电研究组的霍恬。

人在“第一次湘城”会战中立下大功的,有经验,又懂技术,无可争辩。

副组长人选也比较好定,温玉清和罗耀各自推荐一个,罗耀自然推荐迟安,而温玉清推荐的是孟广志。

这个孟广志是霍恬离开密检所到军委会任职后,接替他在密检所淡然研译部的主任,资历和资格都比较老。

两人过去也搭过档,问题不大。

第一科科长,罗耀推荐的是杨思,副科长是来自军委密电研究组的云学海。

一科的工作,主要是研译日军陆军已经航空兵密电点,霍恬主要承担工作。

第二科科长,温玉清推荐的杨一清,副科长是军统密译室罗炳文。二科的工作,主要是研译日本外交密电,由副组长迟安主持工作。

第三科科长,毛宗襄推荐的是军委会密电组的王英,副科长待定。三科的任务是日本海军密电研究,由副组长孟广志主持工作。

三个科室又分若干研究破译方向,各自负责一块工作。

第二研译组组长:陈祖勋,副组长为李志锋和丁旭。

第一科科长邱沈钧,副科长王振环。

第二科科长李立明,副科长王良诚。

第三科科长杨一波(杨一清弟弟),副科长丁继。

第三组统计整理组组长:丁玉正,副组长杨思。

这个组暂时只设了两个科,一科科长是来自军政部43台的林邦固,副科长待定,二科科长是来自密检所的原来统计部主任刘世儒,副科长同样待定。

统计和整理工作比较繁琐,无非是细心和耐心,当然还有誊写工作,对技术要求不高。

这个组是根据前两组的工作来决定用人和工作量的,主要是一科对接研译一组,二科对接研译二组。

其实温玉清和毛宗襄都想在统计组划分的更细致一些,多划几个科室出来,这样可安排的人就多一些。

但是遭到了罗耀的坚决反对,新机构成立之初,就像一大堆闲人,那时间一长还得了?

就差没有拍桌子了。

最后,还是林蔚文拍板了,支持了罗耀的意见,技术部门不要塞闲人,要塞塞去总务组好了。

第四是电台组,组长方砚农,这是个大组,整个军技室三分之一的人手都集中在这里,而且都是年轻的小姑娘居多,因为女孩子心细,有比较有耐心,心思单纯,比较适合做这个工作。

这个组副组长两人,罗耀自然是想把温学仁扶上副组长的位置,可温学仁资历不够,温玉清和毛宗襄联合起来反对。

罗耀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给温学仁争取到第一科科长的位置,然后把陈泽蓉和赵时音都塞进了一科!

一科是对日外交密电侦收,是重点,这个科室是不容有失,还在于副组长争不争的到,那就无所谓了。

军政部43台争取到一个副组长和一个科长的位置,这已经让王景禄这个台长很满意了。

合并的四个单位中,就43台实力最弱,而就在密电侦收方面稍微拿的出手。

能够有现在这个成果,他可以功成身退了。

电台一共设了五个科室,一科和二科都是侦收日本方面的密电,一科主要是外交密电方面,而二科是日军军事密电,三科是主要针对中文密电,而四科则是其他密电,泵艿纾五科是器材科,顾名思义,就修理工。

第五组总务组是人事安排是最激烈的,因为除了上述的事务,剩下的杂七杂八都归总务科管理。

组长(代):宫慧,这个已经定下来了,毛宗襄和温玉清相反对都已经不可能。

总务组只设了一个副组长,这是罗耀坚持的,要是弄两个副组长,那还怎么弄?

这又不是技术组,几个副组长问题都不大,总务组,只能有一个副组长。

反正组长是宫慧,副组长是谁他不管,就在那边看毛宗襄跟温玉清掐架。

总务很重要,这所有人的吃喝拉撒都归总务管,还有所有人员的薪酬的发放,过年过节的补贴等等。

这是个实权并且相当有油水的部门。

还有,人事权也在总务组。

毛宗襄推荐的人是自己的妹夫陈洁予担任副组长,温玉清不干了,他推荐的施家干,这一个是妹夫,一个是妻弟的,火气都争出来了。

争到最后,就连林蔚文都觉得头疼了,这个太难决定了,这谁都不可想让。

其实这两人罗耀都不太喜欢,当然,这不是他能决定的,施家干这个人,他见过,是场面人,交际能手,但善于搬弄是非,他不喜欢,而毛宗襄这个妹夫陈洁予呢,他没见过,不好评价。

这党国的密电码研究机构内部沾亲带故的很常见,因为这个东西一开始并没有,大家都是一路摸索过来的,那可不呼朋唤友的一起来?

自然也就形成了这种特殊的情况,因为一开始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组合在一起,然后把亲朋好友来拉进来做事儿,一个机构成立了,总要有做事儿的人。

“既然两位对总务组副组长人选不能达成共识,那副组长人选,我们就再议,如何?”林蔚文决定结束会议,因为上午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再开下去,大家总不能不吃饭,饿着肚子吧。

“走,一起喝一杯?”刚出会场,王景禄就拉着罗耀说道,“上次你是被林主任叫走了,这一次可没有借口了吧?”


状态提示:第627章:人事之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