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小雪的马,就是阿史那雪的那匹马了。看着凌云和小雪,李承乾忽然有了一个很奇怪的念头。这俩家伙,一个黑一个白,不会生出一匹斑马来吧....
阿史那雪从马上跳下来,见李承乾抱着秀秀出神,却不像想那啥的样子,忍不住伸出马鞭在他眼前晃了晃:“想啥呢?”
“嗯,我在想,今晚要不把你们两个办了吧!”
“啊?”
听到李承乾的话,本就被他抱着的秀秀身子一软,脸腾的一下就红了起来。
阿史那雪虽然不像秀秀一样的反应剧烈,但也是一阵脸红,忍不住轻啐道:“苏姐姐被皇后娘娘叫走还不到一天呢,你就忍不住了?”
李承乾嘿嘿一笑,也不把秀秀放下来,抱着她就往帐篷的方向跑。
这不是忍不忍得住的问题,是忍了多长时间的问题。还是那句话,天底下的男人都是lsp,或多或少的都曾经幻想过后宫妻妾成群的事情。早在跟苏媛做过以后,李承乾就将视线盯到了秀秀和阿史那雪的身上了。如今苏媛终于怀上了孩子,特别是不管她这一胎能不能得到儿子,她的孩子终究都会成为嫡长子的,就不用假正经了。
一路尾随着跑到帐篷门口,阿史那雪才要拉开帐篷门帘,就听到了里面秀秀的惊呼声,紧随其后的,就是断断续续难以抑制的喘息声,直到最后出现呻吟声、要死一样的嗯嗯声,她竟然都没敢推开门帘进去。
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甚至某处都有点潮湿了。就在她犹豫不定的时候,帐篷里面伸出了一只肌肉棱角分明的手臂,扯着她进进去了。
不久后,同样的事情,再度上演....
就在阿史那雪的帐篷里过了一夜,第二天,李承乾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虽然就算他继续留在那里也没什么,但是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处理,总贪恋鱼水之欢,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了。
太子担任尚书令这件事,还是要在大朝会公布比较正式。尽管抱着一丝丝的幻想,可是处理完东宫的各种事情后,当看到方山抱着一大堆的奏折走进来,张赟双手捧着一个玺印紧随其后的样子,李承乾还是忍不住哀鸣一声。
三省六部的制度就是六部第一次筛选、决断,然后移交省的房玄龄等人进行第二次筛选、决断,将需要皇帝亲自批注的奏折送上省做出的一些重大决断,需要门下省复核,通过的才能移交尚书省发令是整个程序最后一道保险了。作为实际施行部门的长官,李承乾也将具备魏征一样的封驳权力,同时也有资格在奏折上批改。
当然,这个批改的前提是他也同意之前程序中所有人的决断,并且发现了况下才行。
出了事儿背锅虽然有尚书省的一份,但是因为尚书省并不具备正式的复核权,主要背锅的还是门下省、中书省。至于皇帝,皇帝是不会错的,所以背黑锅的只能是臣子。
尚书令的工作看似繁杂,但是在李承乾强大的阅读理解能力下,却也不是那么的困难。
虽然看起来他这里最多就是走个过场,甚至闭着眼睛将奏折分类交给各部施行就好,但是一番查看下来,李承乾还是发现了几封不稳妥的奏折。
首先就是关于各地府库的要求,跟荆州都督一样,各地的府库是穷怕了,得到兵部拨给的军备后,竟然也选择了先封存,等到战时再用。这没什么,人之常情嘛,都是喜欢把东西用到不能再用才换新的。可这是寻常百姓家的做法,上升到国家的层次,这么干可就是愚蠢了啊!可问题是兵部尚书侯君集还特娘的同意了,老房、皇帝,甚至是魏征都同意了。
这可不行啊!
从桌子上拿出一张纸,李承乾提笔就开始写自己的见解。军备是国家的重心,任何东西能将就,军备也不能将就啊。对,内地各个军州确实难得动兵一次。没有灭国之战,甚至不会调动他们上战场。可是,这只是正常情况下。在最严谨的态度下,只要事情不是十成十的概率,就不能忽视了那百分之一。
写好以后,看了一眼等候在书桌边的张赟,李承乾将自己写的纸条用一张干净纸包起来,夹到奏折里递给张赟说:“速速给父皇送过去,顺便去三省六部给孤找几个小吏过来,让他们负责跑腿,接下来孤要送的奏折多了。”
张赟点点头,捧着奏折火箭一样的窜了出去。
第二封奏折是司农寺的汇报,之所以还要送到尚书省这里来,是因为皇帝要赏赐司农寺丞。皇帝赏赐臣子,这没什么,可关键是要赏赐司农寺的吹牛报告,就有点过分了啊。
司农寺的汇报是他们已经育成良种,冯盎与太子并献的占城稻,经他们的培育已经达到了亩产千斤的地步,如此,天下再无饥馑之忧了。
这就是扯淡,占城稻的亩产能力,李承乾再清楚不过了,或许司农寺培育的占城稻确实达到了亩产千斤,但是这也是田地肥沃、照料非常导致的结果。而这,还是占城稻本来的能力。要是交付给百姓使用,亩产能达到五百斤,就已经是上等田地了。遇到贫瘠一点的田地,就算占城稻本身强悍,最多也就三四百斤。前后相差两三倍的数据,这些家伙还真敢拿来请功啊!
要知道,学院的农学院到现在也没有培育好占城稻,良种只能带来一个好的方向,但是结果还是要人自己探寻的。推广一项新的作物不是那么容易的,怎么也要确定无误以后,朝廷才能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