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机械厂那地方怎么可能住得下太多人,许昂总不可能让唐璐她们陪着自己搭帐篷吧。所以在领着杨小米她们在厂子里逛了一圈之后,许昂一行人又重新启程。
这一次回家乡来除了是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之外,许昂还有其他任务——陪着老妈一起去给祖辈们上香叩头。这就让他们必须去到乡下,因为华夏人往上数三代,超过九成的人都一样,是从农村出来的。
县城这里都没足够的地方住,到更偏僻的农村就有了?
按照一般情况,答案当然是没有。可太祖爷说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许昂提前好些天派李科带着人来这里,为的就是把准备工作提前做好。
等车队一路颠簸来到目的地时,车上众人看到的是数栋有别于华夏乡村风格的房子。
它们都是用上好的木料加钢材搭建,兼具了舒适度与牢固,在米国那边非常常见。
没错,这些木屋都是老米那里运回国,再运到这里由人组装固定。
下车后许昂领着老妈和唐璐等人直接去了最中间的那栋三层洋房小别墅式的木楼。这栋木楼位于众多木屋的中心,其他人想要去到木楼,无论从任何方向过去都会被至少三间其他木屋的安保人员发现。
木楼与木屋之间是一片毫无遮掩的空地,除了可以用来停车外,也能防备可能出现的外人潜入。
当初唐礼的提醒,以及后来在米国被人跟踪的事,许昂都不会忘记。
安逸的生活下到底隐藏着什么,会不会有人在暗中窥探,试图对他不利,这些许昂都必须要考虑到,也必须得做好防备。
他可不是那些一心只顾着钻研学术的科研人员,才不想自己也背部身中数枪成为老米口中的自杀。
还没进木楼许昂就给了李科一个赞:“老李,你用心了。”
李科点头微笑,他只是完成自己的工作,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做分内事被夸赞而飘飘然,他不是那样的人。
来的时候杨小米三女已经做好了过一段乡下生活的准备,预想了水电气等各方面都不如城里方便的情况,可等她们进入木楼之后,她们发现自己想差了。又或者说,是许昂想到了她们前面。
如果忽略掉木楼的位置,单以木楼内的布置来看,与住城里的别墅没差别。
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还有热水器,电热水壶之类的一应俱全。
杨小米奇道:“现在的农村条件都这么好了?除了没通燃气外,水电的方便程度与城里没两样。”
在杨小米的印象中,农村要比城市落后得多,以基础设施而论,水电并不方便,有偏远的地方还维持着建国前的状态。
“别想错了,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要花很大力气,一二十年都未必忙的完。我们住的这个地方水电方便,是因为屋顶加装了太阳能电池板,每天的日照足够我们生活所用,用水则是它挨着一口井。”
许昂还给杨小米指了位置。
“看到紧挨着木楼的那一圈围栏没有,井就在那里。”
方淑英寻了个房间安置好晓晓,她出来时正好听到许昂的话,于是便问道:“我们用了村里的井,村里人怎么办?”
李科解释道:“您别担心,我们用的这口井不会影响村里人的用水。它是我们自己打的,老板让我带人提前来做的准备里也包括了它。”
方淑英听了之后便不再问。
尽管这与她印象中的打井需要的时间不一样,但现在科技比她小时候发达得多,打井效率提升了也不奇怪。
一行人刚在木楼里安顿好,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又得出门。
许昂他们到来时的动静不小,在这鸡犬之声相闻的小村里村民们想不知道都难。
打开大门,许昂退到一旁,让方淑英第一个出去。
方淑英是他们这一行的家长,按规矩她走在最前面,其他人都得给她让路。
刚一出门,方淑英就对走来的村民喊道:“舅姥爷,怎么能让你来迎我们,该是我们去给你拜年才对。”
村民那边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古稀老人,他背部微驼,露在外面的皮肤黝黑,脸上皱纹一条一条的,一看就知道是常年在地里干活晒出来的。
这位老人就是许昂家的舅姥爷,也是他们家困难的时候众多亲戚里唯一一个会对他们施以援手的人。
许昂对这位舅姥爷的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他不离身的烟杆,这东西正被老人提着手上,他走几步还凑到嘴边嘬一口,吧嗒吧嗒的吞云吐雾,自得其乐。
朝身后做了个手势,自有会意的人把许昂准备好的礼物拎来。
跟在方淑英身后的许昂有意的控制着步伐,不多不少,正好落后老妈半步。
由于破四旧等活动,很多地方的年轻人对以前的老规矩并不在意,但那主要都是在城市里,并非农村。
恰恰相反,正因为城里人都不怎么讲老祖宗的那一套,农村里反倒更守规矩,尤其是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对此看得很重。
“你这丫头说得哪里话,我家好容易出个文曲星,还不兴我老头子来看看?”
舅姥爷打量着许昂。
“我家坟山埋得正,祖宗保佑得好,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儿孙,好得很呐。”
华夏人与欧米那帮信老椰的不一样,这片土地上的人本质上是不信神的,华夏人讲的是敬天法祖,为儿孙后辈披荆斩棘的祖先才是华夏人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