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衍看着那完全看不出原本字迹的几个字,心里不由暗暗思量。
这给他传信的就竟是什么人?
不过如今不是纠结这传信人的时候,而是应当确认,苏澈回京的路上究竟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陆衍微微蹙眉,将那纸条扔到一旁的炭盆中,看着它一点一点的烧成灰烬,这才扬声吩咐守在门外的青城:“去将师兄请来。”
骆知行这段时日在京城过得十分悠哉,整日里不是窝在府里睡觉,就是去街上闲逛,这日子过得他简直都要忘了自己还有个师父在辽东。
听到青城说陆衍找他,骆知行啧了一声,自己这个师弟最近可是忙的很,已经好几日没工夫搭理自己了,怎的今日有闲心叫自己过去,莫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要求自己的。
想到这里,骆知行神色更是飞扬了几分,他随意抓了一件大氅披在身上,就跟着青城径直去了陆衍的书房。
骆知行推门进去的时候,陆衍正拿着笔不知道在画些什么。
见他进来,陆衍便将笔搁到一旁,开口问道:“师兄对于辽东回京的这一路可是十分熟悉?”
骆知行虽然不知道陆衍为何突然会问起这个,可还是如实的点了点头,回道:“熟啊,这条路我来回走过多少次了。”
陆衍颔首,向着他招了招手,道:“那师兄过来看看,我这图画得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骆知行仍是一头的雾水,不过他还是凑了过去,低头去看陆衍所说的那图。
原来方才陆衍所话的正是从京城到辽东的舆图,线条虽是十分的简单,但是却能够看出大致的模样来。
骆知行皱着眉看了一会儿,歪着头说道:“大抵就是这么个样子没有错了。”
陆衍点头,继续说道:“我没有去过辽东,这些不过是从舆图上看来的,所以并不知道官道究竟是要路过什么地方,需不需要爬山或者过河?”
骆知行见陆衍一直围着辽东回京的这条路说话,再傻也是察觉出其中的不对了。
他转头看向陆衍,沉声问道:“可是大郎回京的事情有什么不妥?”
陆衍原本就没打算瞒着他,听他既然问到此处,便直接开口答道:“师兄可还记得我曾与你说起的棋子之事?”
骆知行自然是记得,这天顺帝不过把苏家当做一颗棋子,如今怕是已经到了要丢弃的时候了。
他神色郑重的点了点头,低声问道:“莫不是那皇帝按捺不住,终于要动手了?”
陆衍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将那纸条的事情告诉骆知行,只缓缓点了点头,说道:“我不过是心中不安,想着澈哥儿回京是最好不过的机会,那位定然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
骆知行也随着他颔首:“你说的也有道理,从辽东到京城这一路虽是没有什么山路,不过若是想要伏击,却也不是没有什么可能。”
陆衍闻言,侧了头径直盯着骆知行。
骆知行看到他的眼神,自然是明白了他的意思,摆了摆手,笑道:“好好好,我知道了,我即刻出发,赶在圣旨传到辽东之前赶到,亲自护送了你那大舅哥回来成亲。”
陆衍微微笑了笑,却是没有反驳他的话,只向着他拱了拱手,道了句:“那就多谢师兄了。”
骆知行在与陆衍商议完之后,简单收拾了几样东西,还未等到天亮便快马加鞭的出了城。
却说苏漫这边,对于这皇帝的心思,她自然是完全不知,她现在被另外一件事情搞得是焦头烂额。
苏家分家的这几个月来,苏漫一直觉得这三房也实在是太安静了一些,静悄悄的没有多说一句话,静悄悄的寻了个靠近内城边缘的三进宅子,静悄悄的搬了过去。
三房搬家的那一天,天已经开始冷了,苏漫裹着件夹棉的斗篷,站在三房的凭栏苑外头,看着丫头婆子们进进出出的搬东西,也不知道该不该进去打声招呼。
郑氏自从气病了苏老夫人便一直闭门不出,就连八月十五中秋节,她也不过是病恹恹的过来给苏老夫人磕了个头,连晚膳都没有用就回去了。
说起来,苏漫也有好几个月都没有见过郑氏了。
一阵寒风吹过,苏漫紧了紧身上的斗篷,最终还是长叹了一声,对着身侧的红梅说道:“回罢。”
原本苏漫以为三房可能就会这么一直的静悄悄的过下去了,可这才进了腊月,单独开府的三房就传了一声惊雷进来。
她那个以纨绔出名的三叔父,竟然搬到城外的寺庙里去住了。
来传话的是经常跟在苏霁身边跑腿的一个小厮,苏漫也见过他几次,因为人长得矮小,又十分的机灵,所以府里的人都叫他小豆子。
小豆子来了府里,没敢直接去找老夫人回话,而是转了弯径直去了苏漫那里。
苏漫听到小丫头禀说苏霁身边的人过来了,还很是纳闷,将人喊进来,还没来得及问话,就见小豆子一个咕噜就趴在了地上,向着苏漫连连叩首:“大姑娘,求您劝劝我们家老爷吧。”
苏漫听得一头的雾水,赶忙叫人将他扶起来,又着人搬来了小杌子,叫他坐下说话。
小豆子哪里坐得住,从地上爬起来就开始抹眼泪,一五一十的将三房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三房只是表面上消停了,私下里郑氏还是在和苏霁闹着别扭,原先在伯府里住着还顾忌着老夫人。这会儿三房搬到了外头,再没了什么顾忌,自然是越闹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