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数据还在快速滚动。
属于简仁的专属工作台,发出散热片快速转动而产生的轻微嗡响。
很快,屏幕上显示的数据停止了快速滚动。信息分拣完成的提示出现在画面正中。
简仁用手指点击了一下那条提示,已做确认。开始仔细检查起这些由卫所内部系统自行生成的案件卷宗。
随着她的手指不断在屏幕上点击滑动,简仁很快发现,卷宗内所以的数据细节详细,富有条理。
除了文字描述以外,在对应又视频或音频记录的地方都有一个绿色小框作为提示。只需要用手指轻轻一点,就能调阅出相关的补充材料或证据记录。
此外,个别重要的信息点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证据,均已特殊符号或颜色做出区分,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十分有利于办案人员在快速浏览时迅速掌握案件重点。
而从詹姆斯发来她这里进行汇总的现场勘查资料中,简仁第一次真切体会到,那个已经在书本上看到过无数次的搜证机器人,在案件侦破中扮演了怎样重要的角色。
就拿今天这个案子来说,对近一万平米的扩大区域证据采集,只用了不到半小时的时间。更不用说,在这一万平米的范围内,还包含传统人工取证很难完全探索的近海区域。
那些海底的石缝、礁石上附生的石花褶皱间,以及沙滩表层以下半米距离内,所以的这些犄角旮旯,或是难以探查的地方,搜证机器人都能全方位无死角的完全覆盖。
而这一些搜证机器人不仅仅是高效率,不惧地形限制这么简单。对于案件侦破来说,他们还要一项更重要的特质,那就是更加的精准与全面。
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痕迹,比如血迹、足迹、毛发、身体肌肉组织等,它们不但可以快速的完成现场的采集。还能在采集过程中,就对血型、物品成分、甚至是dna,直接在现场做出鉴定与排除。
而这样一种全面而精细的搜证过程,对现场原有环境的破坏却是被降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最低点。
通过回收这些搜证机器人时的现场记录,简仁惊讶的发现。那些被机器人们用近乎扫描般的方式搜索过的区域,竟是没有留下半点痕迹。
那片沙滩上,与他们到达前最大的区别,就是由他们这些查看现场的督卫们,留下的一堆凌乱脚印。
可以说,搜证机器人的出现,不但大大减少了督卫们在取证环节的工作量,同时还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更加高效全面的搜证结论分析。
待简仁检查完整个报告,也不由发出一阵赞叹。她是搞科研出身,各种高精尖的实验设备与仪器也见不少。
但对那小小不过拳头大小的搜证机器人,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对这样大面积的区域进行取证并整理出如此详尽的报告,还是感叹不已。
其实,简仁会如此大惊小怪,也是因为她没有真正系统的学习过相关的刑侦专业知识。而她对于破案的真实感官更多则是来源于电影与古典侦探小说。
即便是这样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的手段早已经非常普及,在那些追求戏剧效果的文艺作品中,文化创作者们还是更愿意描写人在破案过程中扮演的重要作用。
其实这也是简仁在听到d级区域人手不足时,担心案件侦破会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说白了,她就是中了文艺作品中浓郁浪漫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的毒。
虽然在入职前简仁也进行过这方面专业知识的恶补。但之前毕克马提供的资料里对现代刑侦技术的描写太过详细与严肃。
单看那些枯燥庸长的文字叙述,与没有旁边配音的视频资料。简仁只是记住了一些大的框架与流程,完全没有从中体会到真实的破案过程到底是怎样一种体验。
直到现在,看着屏幕上那些细致的分析与推断,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受,简仁才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检查完需要交付的案件资料,简仁在感慨之余,也坦然的发现了一个事实。
虽然之前她叫嚷着想要参与案件的侦破。可真正开始了具体的工作,她才知道,其实在这件事情上,就凭她那点浅薄的专业能力,似乎还真的没什么可以帮到对方的。
虽然很不想承认这一点,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意味着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
将资料上传后,简仁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与一同负责资料整理的加莉娜、詹姆斯朝着员工餐厅走去。
吃完一个大汉堡,简仁还觉得有些饿,有去自助复制仪处点了一份烤鸡翅,才算勉强填饱肚子。
离开员工餐厅,一看时间,离下午开始工作,还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
之前听其他督卫说,许多卫所并没有这项福利,特别是在非a级的区域。
简仁对这样轻松的工作条件,有些小小的无奈。按理说他们拿着更高的工资待遇,应该更忙碌才对。可是谁叫他们这里治安好呢?
本想立刻回到办公室开始专业技术提升的简仁,却是发现自己吃的有些撑。只好在拒绝了加莉娜去喝杯咖啡的邀约后,利用这段午休时间,独自在卫所周围散步消食。
没走多远却是碰到了也在闲逛的胡安。于是两人默契的开始了一起散步聊天。
走在午后的社区街道上,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
大部分居民因外出工作,此刻并不在家。今天也不是周末,小孩子们还在学校里学习。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