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可以说是京城文玩爱好者的聚集地。

定期的鬼市,地下的小型拍卖会更是不胜枚举。

有经济实力的会在里面开个古董店,更多的则是各种地摊,这个时候,铺上一层布,上面或是放着几个瓷器,铜钱,玉器,木雕,这就是一个摊子了。

京城的冬季冷的牙齿打颤,可是潘家园里依旧热闹非凡,地摊老板一个个穿着绿色的军棉袄,围着围巾,带着棉帽子,棉手套,双腿还一直不停的蹦跶,嘴里却还热情的叫卖着。

纯正的京片子,听得姜沐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前世,这里几乎就成了她第二个家,为了讨好喜欢古董的爷爷,她跟着老教授学习古董鉴定,修复。

老教授有一个爱好,喜欢捡漏的成就感。

他的教育理念是,一定要多经历,多上手,才能积累足够的经验。

古董这个行当,更多的是靠经验,而不是靠单纯的理论知识。

这样的叫喊声实在是太熟悉了,只是周围的布置和陈设,还有四周的古董店让她有些陌生,原来,早先的潘家园竟然是这样的。

有些熟悉,有些陌生,有些激动,还有些期待。

姜沐直接挤入了人群中。

闻宴的动作更快,一道潘家园他就待不住了,这半学期他不是在学习,就是盯着私人博物馆的建设,剩下的时间就耗在古董修复上,像是这么大的古董交易市场,他太久没逛了。

看到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氛围,他哪里还忍得住!

相比闻宴的急躁,姜沐逛得就随意多了,一摊子一个摊子走过去,认真的听着四周的各种声音。

有讲价的,有介绍手里物件的,还有讲这物件的起源的,其中还夹杂着很多英文,这里的国际友人也是很多。

不过这些国际友人基本上都是在看瓷器,谁让华夏的英文是a还有瓷器的意思。

这些老外最喜欢的就是瓷器。

不过,不是所有的摊主都听得懂英文,也不是所有的老外都会讲中文,然后潘家园这边又滋生了一个产业——翻译。

来回一趟就可以赚个百八十块的,在89年,这可是一个美差,也是翻译都非常喜欢的工作。

“5000刀,一分都不能少,您瞧瞧这成色,鸡引颈啼鸣,精神气儿十足!这可是正宗的斗彩鸡缸杯,是明朝皇帝专用的,御用酒杯,绝对的古董!”

摊主竖起大拇指,热情洋溢的介绍着。

外国男人摇了摇头,伸出一个巴掌,翻译小哥立刻会意:“500刀,我们只出500刀!”

摊主那怎么可能同意?三万五和三千五相差的不要太多。

“好不容易遇到一只肥羊,怎么能不狠狠的宰上一刀?”

姜沐将对方的嘀咕听得一清二楚,不禁嘴角一抽,果然,潘家园还是那个潘家园,看到这个摊主,才让她有一种同前世来这里的感觉。

不管是摊主还是老板,绝对的一个赛一个的大忽悠。

正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不过,人家老外也不是吃素的,能到华夏做生意,怎么可能会那么容易被忽悠?

“5000刀,很划算了,真的!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5000刀能买一个正宗的鸡缸杯,这可是难得遇到的大好事!”

摊主继续游说。

谁知道,这个时候外国人说道,“得了您嘞!你当我是傻帽吗?”

摊主:“……中文说得挺溜的,还是地道的京片子。”

姜沐极力忍住笑,就是那双明亮的杏眼已经弯成了月牙,没笑出声,已经是她忍功卓绝了。

周围已经有客人不厚道的笑出声来,临近的摊子的老板直接拿着一个大茶缸喝着热水,一边掐着腰嘲笑,真的是魔音穿耳。

“我说您那鸡缸杯买了有三月了吧?您怎么就那么执着呢?换一个青花瓷,素三彩,粉彩,珐琅彩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死磕这斗彩鸡缸杯?”

“可不是,你这鸡缸杯也太……那啥了哈,你说这么优质的客人,但凡你拿出来的靠谱点,这单你就做成了!”

摊主面子上挂不住,冷着脸对这些相熟的摊主挥手,“消停点!该干嘛干嘛去!别搁这捣乱!”

姜沐双眼凝视着这个色彩鲜亮的鸡缸杯,其实刚刚临近的两个摊主说的没错,这个鸡缸杯从外面看实在是太完美了。

不论是从胎釉上看,还是从杯体上的图案上看,几乎完美到无可挑剔。

就因为太完美了,看上去就太假了。

完美到不真实,就算是刚入行的小白,一眼都能看出这是假的,拿出来忽悠外国人,都忽悠不出去。

可是,姜沐盯着这个鸡缸杯的线条,上面生动的雄鸡,靓丽的色彩,总觉得这个鸡缸杯不一般。

“老板,我能看看这个鸡缸杯吗?”

刚刚被嘲笑的摊主立刻神采飞扬,将鸡缸杯放到了摊子上,姜沐这才拿了起来。

一入手,她就能感觉到一股温热的气息传来,在寒冷的冬天,特别舒服,那是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温柔。

方才姜沐还有些怀疑,但是一上手,立刻就确定了,这个鸡缸杯应该是真的。

“老板,这个怎么卖?你可千万别跟我说5000刀。”

老板也不尴尬,“5000块。”

这鸡缸杯本来就是100块收的,本以为能忽悠几个肥羊,可是这都过去三个月了,依旧没卖出去。

摊主也不想继续留着了,事实证明,想用这个鸡缸杯忽


状态提示:350潘家园捡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