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我真是大昏君>第一百八十九章 独一无二的《永乐大典》
耳赤地争论,肯定欣慰不已,终于把读圣贤书的家伙弄成神经病了。

况且,哪怕是微的改变,积累起来也将形成巨大的影响。

尽管朱由校崇拜科学,但却不意味着他要抛弃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皇帝暂时不修三大殿,手头紧是一方面,但要挤出来资金,还是能做到的。可他觉得有更重要的工作,比修三大殿的门面功夫更要紧。

在后世,曾有一本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巨着,却惨遭浩劫,最后两万余卷仅存八百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没错,这便是永乐年间编纂,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的巨着《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等,最终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若论篇幅和全面,经过大删特删的《四库全书》,完全不能和《永乐大典》相比。

但就是这样一本宏篇巨着,却只抄录了一部,叫做“永乐正本”;到嘉靖朝时,怕大典有损,又重录了一部,称为“嘉靖副本”。

《永乐大典》从编纂成功后,原稿一直存放在南京文渊阁,后毁于大火。朱棣迁都北京后,正本一直放在明朝皇宫中的文楼(今北京故宫午门的东角楼)。

这是一部珍贵的史书,明朝皇帝都非常重视,嘉靖皇帝就非常喜爱。三大殿遭火烧毁时,幸得抢救及时,正本遂得不毁。

但嘉靖皇帝开始担心,为了保险起见,“复制”一部《永乐大典》的工作正式开始,直到嘉靖皇帝去世的第二年才抄录完成。

可副本有了,正本却失踪了。后世经过研究,猜测是自私的嘉靖皇帝把正本陪葬,自己偷着看去了。

也就是,现在的《永乐大典》还是一套,尽管是副本,可称为孤本也不为过。除非朱由校去把永陵刨了,把正本再抢出来。

刨坟掘墓是绝对不可能的,朱由校再怎么是穿越者,坐上了皇帝的位置,还真不敢这么干。

太不保险了,太容易遗佚了。

朱由校一想到收藏在皇史宬的《永乐大典》是独一无二的,就忍不住担心。火灾啥的难防,有人偷也不好办哪!

嗯,窃书不能算偷,是读书饶事情。可朱由校不干哪,把独一无二的孤本据为己有,吊起来打都不解恨。

“万岁。”礼部尚书老董听了皇帝的意思,谨慎又有些为难地奏道:“永乐和万历年间,都曾有人提议过刊刻,也皆因‘工费浩繁’而未能实现。”

皇帝摆了摆手,根本没问“得花多少钱”,而是很豪横地道:“不管花多少钱,刊刻都要马上开始。朕已命内府调拨画匠、砑光匠、纸匠等,惜薪司、光禄寺和翰林院则分别负责木炭、酒饭和月米的供应。”

停顿了一下,朱由校又补充道:“之前抄录副本,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重录本要与正本的格式装帧一致。此番刊刻,倒不必如此。董卿,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微臣明白。”老董躬身答道:“万岁欲使《永乐大典》流传于世,人让观。”

朱由校点零头,道:“正是如此。只有这样,才不虞此巨着遗佚于世,成为千古之憾。”

招集了数千人编写抄录,耗费了那么多金钱,就弄一套收藏在皇家,既不经济,也容易遗佚。

刊刻了几百套,那,那就是几百万册啊?!朱由校轻抚着额头,被这数字吓了一跳,决定先来个一百套吧!

董其昌也在暗自估算,要是雕版印刷的话,千万刻版都打不住。虽是一劳永逸,想再印的话,找出刻版就行,但耗费的时间和人力,算起来也令人咂舌。

朱由校已经权衡过利弊,决定采取活字印刷,关键是快呀,省钱哪!

而且,既然是印出来给人看的,要求就不用太高。流传于世的是文章,是知识财富,而不是秘不示饶精美收藏品。

在各州县逐步建立起图书馆,也是朱由校要普及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个图书馆放一套,这比较现实。个人收藏的话,一两万本的书,非一般财力所能购齐。

“微臣回去便布置,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刊刻。”董其昌理解了皇帝的意思,躬身告退。

书籍是进步的阶梯,皇帝轻轻叩击着椅子扶手,觉得自己干了一件最有意义的大事。

永历大帝朱棣修撰《永乐大典》,是为了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可路子走偏了,只抄录一本,显然达不到造福万代的目的。

嘉靖虽然抄录副本,理由是以免遗佚。可这个自私鬼,把正本带到棺材里去了,你能看个屁呀!

只有刊刻发行,流传于世,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失传。

对了,还有辽东的建奴,可不能让他们翻盘。什么《四库全书》,编撰收录的还没有毁弃的多呢!

这也只是个开始,在文化传承上,朱由校知道自己还任重而道远。

皇家藏书虽然丰富,但也有很多不全的。民间个人收藏的珍本善本,也不在少数。

不管是好是坏,别让它佚失了,是非留待后人阅览评价吧!

…………………

皇帝在尽力保持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财富,还憋着劲儿要平辽,不让建奴有毁书的机会。

而在辽东,建奴最终还是实施了战略收缩。这是形势不利之下采取的正确选择,可也是无奈之举。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九章 独一无二的《永乐大典》--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