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盛唐日月>第六十五章 小学 (上)

如果将天底下最赚钱的买卖排一个号,张潜认为,出版业肯定能排进前五十。特别是出版那些不用付给作者任何稿费的书籍,在他原来那个时空,利润直追放高利贷。

他初中时,曾经亲眼看到学校门口的推三轮卖故事书的老板,短短年时间里就将三轮车变成了大吉普,而后又变成了一栋上百平方米的门脸。而等他自己终于拥有了第一部手机,才发现老板所卖的故事书竟然全是从网上直接扒下来的,根本没给过作者一文钱稿费。

而大唐秘书监下属的著作局,坐拥从上古直到现今的数十万卷书籍,其中不少还是孤本,却每年都为了维护竹简的开销而发愁,就太不应该了。

把那些孤本拿出来印刷成书,卖掉后,不就是钱么?那些孤本的儿孙,难道还能为了数千年前的祖宗,来向你讨要稿费?

把最流行的那些经典名篇,编纂一下,印刷成册,卖掉不是钱么?只要作者亡故五十年以上,就不怕作者的后代来打版权官司。

把教育蒙童识字的《千字文》印一下,还愁卖不出个几千本?

把每届科举考试中的优秀文章汇总印刷,装订成卷,还不就是八世纪的《高考满文作文集锦》?

实在不行,缺德一点儿,把《明经》考试常用到的十一套儒家经文,整理成填空题,做一份《明经题库》出来,宣称以后《明经》试题全从题库里出,天下学子还不是要抢疯掉?

还有……

总之,只要你肯去想,赚钱办法可就太多了。要知道,大唐著作署身兼另外一个时空的新闻出版总署,新华书店总店和国家大图书馆三种职能,对知识和出版业的垄断早已经到了令人发指地步。这种占据绝对垄断地位,自己还可以随时更改规则的部门,居然穷得叮当响,放在二十一世纪,绝对可以当做笑话来听!

而贺知章所担心的雕版成本太高,在张潜眼里,根本不是问题。

雕版印刷成本高,可以采用活字。宋代发明活字印刷的毕昇,只是一个普通匠人。而大唐军器监和将作监,可是集中了全国的工匠精英。

据张潜自己对军器监技术水平的了解,铸造半厘米见方,二厘米长短的青铜柱体,对军器监的工匠们来说,跟玩一样简单。而在金属表面錾刻阳文,对于工匠们来说,也是家常便饭。

为了保证印刷的清晰度,甚至可以暂时将活字规格定在半寸见方,一寸长短。而这样一根长方体青铜柱,以张潜的估算,每根造价肯定不会超过十文。(注:汉寸,一寸大概2.3厘米)

另一个时空,常用汉字是三千到七千个。往宽裕里头估算,大唐加一倍,唐代常用汉字算作一万四。全部造成铜活字,再加上火耗,总花费也就是十五万文。

而十五万文,不过是一百五十吊。作为普通工匠的毕昇出不起,民间寻常书商拿出来也吃力,对于大唐任何一个中央机关来说,却都不会是大数目。更何况,还可以通过调整青铜中含锡的比例,降低活字的造价,甚至直接使用价格远远低于青铜的铅!

张潜之所以不打算采用铅活字,主要因为是他不知道铅的毒性到底有多强。而为了给著作局打造一套强大的班底,他准备把王翰、王之涣、张旭、张若虚等人全拉上。如果为了节省几十吊钱,就让这些曾经照亮华夏文明史的璀璨明星们中了铅毒,他肯定会良心不安。

于是乎,两天后,当卫道和牧南风两个抵达张潜家的正堂之时,就看到这样一幅令人瞠目结舌的场景。比他们俩早到场的贺知章、张若虚、张旭三个,每人提着一把錾刀,正在聚精会神地给小青铜柱子上刻字。而正堂中央,王翰、王之涣、琴律和张九龄,则围在一张巨大的车轮旁,窃窃私语。

再定神细看,那车轮其实也不是车轮,而是一张车轮状的桌案。桌案上刻着若干条细细的轮辐和圆圆的纬线,由轮辐和纬线交叉而分隔出来格子,则全都凿成了一寸多深的凹槽。每个凹槽之中,还放着三三两两的长方体铜柱,被透窗而入的阳光一照,金灿灿地晃得人眼发花。

“这是什么?”卫道看得两眼发直,顾不上跟贺知章和张若虚两位长者见礼,就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了车轮旁,大声追问。

没有人回答他的话,王翰手里拿着一个青铜打造的盒子状东西,向王之涣和琴律发出邀请。后两人,则快速转动车轮,从不同的凹槽里拣出数枚表面已经刻好字的铜柱,相互配合着放进了青铜盒子里。

牧南风比卫道行事稳妥,倒是先主动跟贺知章和张若虚两位长者打了招呼。然而,两位长者注意力,此刻却全都在各自手中的錾刀上,回应得很是心不在焉。所以,反而弄得他浑身上下都不自在,想了想,干脆追着卫道的脚步来到了车轮旁,躬身向在场年轻人中年龄最长的张九龄请教:“子寿兄请了,敢问,诸位在琢磨什么稀罕器物?这车轮和车轮里的铜柱,又做何用?”

“铜柱为活字,车轮为拣字轮。我们也是刚刚听用昭介绍了几句,这会儿正在自己琢磨。你和纲经先看看就知道了!”张九龄头都没抬,拎着一只刷子大小的毛笔,快速回答。

“活字?”牧南风听得满头雾水,本能地低声重复。然而,却不好继续刨根究底,只能耐下心来仔细观瞧。

这一次,他还真看出一些门道来。

那些放在凹槽里的铜柱,总数大概有三百枚上下,


状态提示:第六十五章 小学 (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