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了钱,首先要做的,当然是置产了。
齐政此番前来美国,一是为了趁“风”打劫;二是为了购买美国农地。
购买美国农地也不是为了种粮食,而是为了利用美国的阳光、土地和水,来缓解中国的牧草稀缺问题!
一方面,美国现已形成了十分成熟发达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尤其是粮食生产和贸易,以嘉吉为首的几大国际粮商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除非收购其中一家,否则后来者难以出头;反观牧草市场,虽然美国年产苜蓿草占全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但没有像四大国际粮商这样的大鳄坐镇,反而有嘉谷辗转腾挪的空间。
另一方面,也是国内环境所迫。
去年,“一号文件”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广粮食直补政策。种植苜蓿草没有任何补贴,效益明显低于种植粮食。国内的苜蓿草种植面积因此急剧减少。
此时距离“毒奶粉”事件爆发还有两年,但是在乳业界,往牛奶中添加各种所谓的“增稠剂”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虽然嘉谷还没有发现添加三聚氰胺的迹象,但不代表着以后不会如期发生。
嘉谷乳业如果想在雪崩之时独善其身,甚至在危机中更进一步,扩大自有牧场的规模刻不容缓。
而苜蓿草是世界公认的,饲养奶牛的最佳粗饲料。但是在国内,有限的耕地首先要保证粮食的种植——即使是嘉谷自有的土地,也会优先种植粮食,同样是因为效益。
直到嘉谷乳业负责人杨业提出到美国买农场,大面积种植苜蓿草以供应国内的方案!
咋一听闻,即使是嘉谷内部,也有不少人觉得是天方夜谭。
且不说中国人在美国买地是否存在法律障碍,以及能否得到当地有关部门批准,种出的苜蓿草要千里迢迢运到国内,恐怕仅运费就是天价。
但是经过集团战略部一年多的详细考察和市场调研,发现这方案可行。
法律障碍基本不是问题,只要有资本,有的是办法规避障碍。
至于好处,战略部发现,首先美国地比较便宜。到那里种植苜蓿草比国内优势更大,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成本低。
至于海上的运费成本,因路途遥远一般都认为一定高得惊人,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我国每年出口到北美地区的货物很多,而从那里进口的东西却很少,大货轮回国时集装箱经常装不满,因此从美国到国内的牧草海运费用可以拿到很低的价格。
一吨苜蓿草运回国的费用只要十多美元,甚至比在国内两地间的运费还要便宜。
既然如此,扩大自建牧场规模已经提上日程,在美国购地也势在必行了。
……
刺客基金在姜平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平仓以收割利润,齐政则得到了先头前往美国中西部考察农场的战略部丁显传来的消息:犹他州有一个大型牧草农场要出售。
农场位于美国犹他州和科罗拉多州交界,背靠美国国家恐龙化石公园,距离盐湖城约三百英里。这里年降水量约200毫升,美国西部最大的河流——格林河沿着农场的边界将其三面环抱,形成苜蓿草生长的最佳条件:气候干旱、灌溉便利。
这个大型农场有多大?占地足足10万英亩(60万亩)。
这个规模的农场,即使在美国这种地广人稀的大国,也是属于巨型农场了。
这可不像之前的小打小闹,嘉谷如果能拿下这个农场,将一跃变为美国的一名大地主。
齐政在正式前往考察之前,就先看了丁显传过来的一些资料。
从卫星图片上看,几十个面积不等的巨型圆圈错落散布在农场上——这是美国农业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高效、强大的圆心中枢灌溉系统。这种灌溉系统甚至让加州中心峡谷从贫瘠的沙漠变成为美国提供一半水果和坚果的沃土。
而在亲眼看到农场的面貌后,齐政更是满意。
这个农场苜蓿草种植面积5万英亩,通过水站将格林河中的水引入连接喷灌圈的管道;控制中心收集空气湿度、降水量等信息,发出相应的喷灌指令;可以实时监控牧草生长状况。
牧草成熟后收割、晾晒、打捆全部机械化操作。凭借高度自动化和机械化设施,仅靠十五名工人和一名行政人员就把整个农场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样面积的农场,在国内至少需要数百名员工。
“国内现代化农业和美国的差距是一百年!”前来接应的丁显略显夸张地感慨。
齐政不置可否:“如果我们拿下了这个农场,要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员工,同时从国内派几名员工过来学习,看人家怎么运作一家大型农场的。”
略过这个话题,丁显继续向齐政介绍:“在我看来,这是一桩非常划得来的买卖。这里除了大面积的水浇地可种植苜蓿,剩下的丘陵地还可以放牧及种植果树等。此外,还包括喷灌机、拖拉机、汽车、联合收割机、苜蓿草打捆机和维修车间等配置设施,另外还有几栋住宅……”
“最关键的是,农场拥有旁边犹他州格林河每秒80立方英尺的水权,这让农场基本上可以确保旱涝保收!”
齐政连连点头,这个确实十分关键。
国内很多人打算到美国买地,但他们都不了解,对于农地,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这块地有没有水权,如果没有水权的话,等于是一块废地。
在美国,“水权”,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