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涉及的利益争斗,明面上的,暗地里的,多着呢。
大到每个部门,小到每个职工,都在想方设法的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李权只是一个新人,要说根基有多深厚,那是瞎扯淡。
他非常清楚,要不是有刘教授在背后替自己撑腰,哪轮得到自己在惠尔医院这般嚣张?
嫉妒他的人怕是有着好十几箩筐。
至于直接因为利益而得罪的人,也不在少数。
比如骨科的那些人,特别是骨科的两位主任,对李权怕是恨之入骨。
每一家医院都有负责处理危机的部门。
只是每家医院的叫法都不一样。
有的叫做公关部,有的叫做危机公关办公室。
惠尔医院的这个部门则叫做公共关系部。
平时接待前来视察工作的上级领导,又或者接待外院来访的人员,又或者处理医患纠纷等等,都归这个部门管。
昨天有人跑到医院闹事,故意抹黑中医科室,这个部门连影子都没见到。
今天那些闹事的人变本加利,闹得更大了。
公共关系部的人仍然像河底的千年老鳖一样,反正就是潜伏不动。
这实在太反常了。
李权隐隐觉得这个公共关系部,好像在幸灾乐祸的看着自己出丑。
但愿这只是一个错觉。
如果真被李权知道公共关系部故意这么做,李权肯定会记下这笔账。
先不管了,想要查出公共关系部是否在这件事情上故意不作为,到时候找人暗中查一下就清楚了。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赶紧恶补药理类知识。
借来的三本医书,到底先看哪一本?
薄的是首选。
不过书薄,并不代表容易读完。
比如李权仍未读完的《扁鹊内经》,那可是地狱级的难度。
沈括的医书要好一点。
最多也就是文言文的句子难理解一点。
不像有的古医书,写的是甲骨文、大篆文,你得先把字翻译过来。然后再去翻译整段话的意思。
把三本都粗略扫了几眼后,李权最后居然选择先阅读最厚的《良方》。
这部良方内收录的药方有不少,而且对药理、诊病等都有论述。
李权没有药理基础,如果直接读沈括的《辩证》与《药议》,恐怕就跟读天书差不多。
就像我们念书,如果不念小学、初中、高中,直接就念大学,即便是个天才也白搭。字都还没学会,怎么学大学的科目?
翻开《良方》的第一页。
“古之人视疾,必察其声音、颜色、举动、肤理、情性、嗜好,问其所为,考其所行,已得其大半,而又遍诊人应、气口、十二动脉。”
这个说的其实就是望、闻、问、切那一套。
李权现在三种诊断医术全部学会,这些内容对他来说没什么用。
直接快速扫过。
“古之治疾者,先知阴阳运历之变故,山林川泽之窍发。而又视其人老少、肥瘠、贵贱、居养、性术、好恶、忧喜、劳逸、顺其所宜,违其所不宜。或药,或火,或刺,或砭,或汤,或液,矫易其故常,捭摩其性理,探而索之,投机顺变……”
终于开始阐述用药之理了。
根据病人的年龄、肥瘦、体质强弱……甚至是病人的性格、喜好来用药。
这让李权对中药的运用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他到底是现代医学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多少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给病人开西药,儿童的药量减半,或者服用成人剂量的三分之一,然后体型肥胖、高大者可以适当加大剂量,体型娇小者则减小服用剂量。
这些都是西医里面学到的。
但是西医的用药事项里面,从没有提到过病人的性格不同,服用不同的药物。
甚至还有病人勤劳者,服用的药物不同。懒惰者,服用的药物又是不同。
这些用药知识,李权闻所未闻。
他觉得听起来简直有些像是天方夜谭一般。
如果将来真的学会了,肯定是中医的大家了。
从用药的注意事项与细节来看,也能断定中医的伟大。
比之西医要高级许多倍。
【你成功赞扬了华夏中医医术,爱国情操让你获得沈括的好感度+5】
李权这才读了没几句,没想到意外至极的获得了沈括的5点好感度。
虽然不算多,但是轻轻松松收获5点好感度,让他喜出望外。
这可是开门红。
有了沈括的这5点好感度,马上就可以办一件事情。
可以查看沈括的神医技有哪些?到底有没有李权急需的药理类神医技?
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暂时就不要浪费时间了。
赶紧改看别的名医的书。
沈括是一位政治家,对国家非常热爱,国家荣誉意识也是极强。
估计这也是李权赞扬本国的中医医术,贬低外国的西医医术,能够获得沈括的好感度奖励的主要原因。
“我本来就是一个五好爱国青年,只是沈括刚发现而已。”
李权开心的笑着,赶紧打开神医技兑换列表。
获得了某位名医的好感度以后,就这一点很好。
你即便拥有的好感度,一门神医技也兑换不了。但是可以全部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