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的动作依然一如即往的快,就在李节把设立银行,发行新纸币的计划献上去后,仅仅十天老朱就下达对李节的任命,在这份圣旨上,老朱免去了李节在武学的职位,改为银行司主事,统管银行司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李节的这份任命有些特殊,因为它并不是单独下达,而是夹在数道圣旨之中一起下达。
在这数道圣旨之中,其中有一道圣旨最为引人注目,这道圣旨是关于迁都的,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准备,老朱也终于迈出了迁都的第一步,他在圣旨上昭告天下,宣布将北平改名为北京,明年初朱标将提前赶赴北京坐镇。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得朝堂震动,虽然迁都早就已经确定下来,甚至北平城那边也开始重修,不过许多大臣心中还是存着几分奢望,因为老朱并不是第一次宣布迁都,上次他准备迁都凤阳时,也是把凤阳城都修好了,但最终还是没能迁过去。
然而没想到这次老朱竟然动了真格,不但重修了北平城,而且还提前一步把太子派了过去,显然老朱已经是铁了心要迁都,绝不可能再有反悔的余地,这下也引得朝野内外议论纷纷,许多人也都暗自后悔当初没有强烈的反对。
朱标要去北京,自然也有不少的官员随行,除了詹事府上下的官员外,老朱还接连下了几道旨意,要将六部抽调一部分官员随同朱标去北京,李节的任命就夹在这些调令之中,所以并不怎么引人注意,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所谓的银行是干什么的?
李节的任命与朱标要去北京的圣旨一起下达,换句话说,李节也要随朱标去北京,这点李节也并不意外,因为这是他在计划书上主动提出来的。
金陵是大明的都城,也是大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甚至连宝钞也是在金陵印刷而成,现在宝钞贬值的厉害,别的城市甚至都不愿意使用宝钞了,但在都城之中,宝钞还有一定的流动性。
之所以造成上面这种情况,并不是金陵百姓喜欢用宝钞,更不是这里的百姓觉悟高,而是金陵是大明的都城,官方在城中的影响力很大,所以在强制推行宝钞使用这方面,金陵城自然也比其它城市更严格,百姓不想用也得用,所以金陵百姓对宝钞的怨言也最大。
于是这也就形成一种十分有趣的局面,明明金陵百姓对宝钞恨的牙痒痒,但他们却要强忍着资产贬值的危险使用宝钞。
李节也正是知道上面这些,所以才决定跟着朱标提前去北京,相比金陵这边,北京那边受到宝钞的影响比较小,毕竟那里天高皇帝远,官府可没精力去管百姓用铜钱还是用宝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北方因为距离京城太远,而且在民间的习惯上也更喜欢使用金银和铜钱这些实物,宝钞的发行并不怎么顺利,当然这也和北方受到的战乱影响太大,民间商业也不繁荣有关。
种种原因综合在一起,才让李节决定去北京设立银行,发行新的纸币,反正迟早也是要迁都的,既然如此,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把银行设在北京,毕竟新的都城也需要新的宝钞来配合,而且阻力也会小一些。
“夫君,听说北京那边的冬天很冷,明年动身之前要不要多准备些御寒的衣物?”朱玉宁小脸略带兴奋的向李节问道。
李节要跟着父亲朱标去北京,朱玉宁当然也要跟着一起之中,哪怕出嫁也只能在金陵城中活动的她来说,这次去北京简直就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她也终于有机会可以亲眼看一看京城之外是什么样子了。
“大姐,北京那边的冷倒还没什么,大不了呆在房间里不出门就是了,但那边的冬天却干的厉害,我到那边没几天就流鼻血了,玉英她们从小在北京长大,也都说受不了北京的冬天。”这时朱雪晴抢先回答道。
“玉英和婶娘她们随四叔去了高丽,虽说离北京不远,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她们?”朱玉宁这时也想到了待自己如亲女的燕王妃,可惜平时她们平时只能靠书信来往,她也好多年没有见过对方了。
“肯定会有机会的,大伯去北京,四叔肯定也要从高丽回来与大伯相见,到时让大伯提亲给四叔写信,请他把玉英她们带上,到时咱们姐妹也能好好的聚一聚!”朱雪晴这时也兴奋的道。
朱雪晴也会随同李节他们一起去北京,这也多亏了李节之前对朱标的试探,使得他松口让朱雪晴在幕后帮李节谋划银行的事,至于朱标是用什么借口说服了老朱,这就和李节无关了。
“当初北京还是我外公与中山王一同攻克的,而且长城也在北京边上,以后夫君一定要带我去看看!”朱玉宁这时再次兴奋的开口道,虽然距离去北京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但对第一次出远门的朱玉宁来说,她已经在开始规划日后的行程了。
“大姐,长城距离北京还有一段距离,而且我听说北京城外可不怎么太平,越是往北越危险,到时你也要注意安全。”朱雪晴却是开口叮嘱道,她说的也是实情,无论哪个时代,越是靠近边境就越不安全。
“说起安全,其实现在的金陵城也同样不安全,最近不是发生好几起灭门惨案吗?”朱玉宁说到最后也叹了口气,最近金陵城十分不太平,接连几次发生灭门惨案,甚至这件事都传到她的耳朵里了,外面更是传的满城风雨,几乎是无人不知。
听到朱玉宁提到这桩传闻,朱雪晴也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