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宋邸报的报道,徐光启也正式进入大宋子民的眼里,当然,原本就在华夏本土的人,对徐光启也有些了解的。
不过对于大部分其他地方的人,都开始好奇徐光启是什么来头,竟然会让陛下亲自进行招揽,甚至还直接给了农业部长的职位。
要知道现下大宋也就几个重要的部门,农业部便是其中之一,掌管着大宋的农业板块,手中的权力可想而知。
因此,大家伙都在等着徐光启在农业部的表现,是否能够回报陛下对他的重视。
徐光启本人亦是很惊讶,他也想不到陛下会直接给出这么重要的职位,实在是受宠若惊。
不过为官多年的徐光启,在心态上早就已经成熟稳重,即便如此突然地被重用,他还是坚定了心神,一定要在这一块做出些成绩出来。
而且徐光启还很期待在实验室这边的工作,对于大宋皇家独立实验室他可是早就如雷贯耳,如今有机会进入如此重要而又神秘的部门,自然兴奋不已。
这也是王直第一次在实验室里头开设与农业有关的独立实验室,以前关于农业器械的研究,基本上都是让工部研制,并没有独立出来。
如今有了徐光启的主导,王直也令工部这边将相关的技术人员都整合出来,直接充入徐光启的农业实验室之中。
有了这些技术人员的配合,徐光启在农业实验室一块也很快上手,对于这里边的研究模式,亦是大开眼界。
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徐光启都在实验室里到处溜达,了解一番整个实验室的运转模式,以及各个部门的研究方式方法。
徐光启怎么都料不到,大宋那些接踵而至的产品,都是从实验室里出来的,而且一些产品甚至还都是巧合的情况下产生。
当然,徐光启还会经常跑到皇宫之中,同陛下探讨一些农业方面的研究方向,他可是知道实验室里很多产品,都是有着陛下的指导,才能够有如此丰收的局面的。
即便是精通多方面的知识,徐光启在王直跟前都是抱着学生的姿态在学习,并不会因为有了些成就,便会倔傲不逊。
其实徐光启能够到达现在的水平,也跟他好学的性子有关,即便是对于西方的一些超理念知识,他当初依旧是真诚地去探讨学习。
这也是徐光启能够将几何原理翻译过来的缘故,他并不会像其他古典的学者那般,对外来事物都看不上眼。
只要是觉得能够学得到东西的,徐光启都会主动去学习,这么多年来,他可是跟外来的传教士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如今在大宋担任要职,徐光启的学习**也更加旺盛,抱着一定要做出些成绩的念头,他时刻都在努力着。
看到徐光启的这种态度,王直自然不会吝啬自己的知识,将所有对农业的一些常识,也都一股脑地抛了过去。
王直的知识很繁杂,并没有一点系统的观念,其实这也很正常,毕竟前世所学的范围很广,留下的记忆自然是碎片式的,并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
不过即便是如此,徐光启还是感受到了一个新的方向,王直所说的知识虽然乱,但他眼前的徐光启可是个牛人,很快就将王直的知识逐步整理出来。
到了最后,就连王直这个教授的人,都惊叹于徐光启强悍的学习能力,其归纳整理的方式实在是太厉害了。
一开始之时王直还会很热情地给徐光启进行教授,并不断地给其讲解其中的一些重点难点。
但到了后面,王直讲解的次数开始减少,最后变得主动避开徐光启了,每次一听到对方求见,他都会以没空为由推掉。
徐光启的学习能力实在是太强悍,往往一些问题上都要刨根问底进行追问,弄得王直最后都一阵的头大。
王直的知识也就是半桶水而已,哪里经受得了徐光启的不懈追问,最后只能是主动避开了。
看到王直的这种态度,徐光启也明白过来,自己太过于缠人,以至于陛下都有些不耐烦了。
徐光启根本就不敢怀疑这是王直山穷水尽的表现,毕竟那些超常的知识,当今世上绝无仅有。
有了王直的指导,徐光启将这些知识点都整理归纳完毕之后,接下来便是闭门研究,一定要将这些知识全都给消化掉,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具体研究事宜。
至于农业部里边的政务,徐光启基本上都是丢给了副部长进行负责,他最多也就是在一些重要的事项上面拍板而已。
当然,若是遇到了一些灾难需要赈灾之时,徐光启也会出来主持大局,除此之外,他的精力都是放在实验室这一块。
徐光启如此的投入,最开心的自然是王直了,农业这一块本来就是帝国的重中之重,关系着大宋子民的温饱问题。
虽说如今也从美洲等地引进了玉米以及番薯等农作物,在粮食方面解决了很大的问题,不过随着大宋的快速发展,这几十年来人口也引来了暴涨。
因此,王直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农产品一块,更是在各地发展之时,也相应地保护着农耕地,不允许商业发展过度占用农用地。
而且在美洲以及澳洲那边,除了矿产开发这种暴利行业之外,王直相应地也在扶持着农作物种植业,为此还给出了大量的优惠政策。
只要是到这些地方投资农业的豪商们,王直无论是农用器械方面,亦或是人力物力上,都给予充分的支持,甚至还免去了前几年的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