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巡视下来,等回到州府之后,王青杨亦是忙着对材料的汇总造册,下一步便是呈交给州官审批。
这些审批的材料,最终的结果还得进行公示公告,在没有异议之后,便会送到户部进行最终的审核。
等到吏部这一关,那就是要进行考核的相关事宜了,基本上到了这一关,就已经是定论。
等到这个环节,剩下的便只有按照评比进行升迁或是问责了,根本就难有回旋之地。
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王青杨总算是熟悉的基层的各项工作环节,也认知了不少的民间风俗。
在这一轮的巡视组工作完成之后,王青杨又是被直接调走,此次的目的地,则是他当初出来的地方,帝都基隆城。
才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王青杨就能够从基层历练成功,这是王直有些意料不到的。
当初在出台管理制度,并将皇子公主们外放历练之后,王直也给出了相应的考核标准,只有考核合格,才能够从中抽身出来。
基层这么多的杂活,并且还是直接面对民众,王直以为太子最少也得呆上几年时间,没想到才一年多就回来了。
从这一点就能够看的出太子的能力了,不过历练并不会因此而完结,接下来王青杨还得要进入帝都的各部,继续了解各部的运转模式。
在回到帝都之后,王青杨进入的第一个部门是吏部,之前在县衙以及州府的相关工作,都是跟吏部有对接,因此在这方面倒是很快便上手。
王青杨进入的分部依旧是档案室,无论在哪个单位,档案室都是中轴站,这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下级汇总的材料,经过整理归纳后,都得给上级审批。
每一个新人都是第一时间进入档案室,只有这里最容易培养出人才,也是能够进一步晋升的平台。
吏部的工作主要是对各级的官员进行考核,以及研究对新晋官员的安排,所有官员的履历全都在这里,而且还是在档案室中备份。
因此,几个月的工作里头,王青杨便对各色的官员有了初步的了解,无论是什么出身,晋升速度,以及这些官员的能力,都有了大概的掌握。
而且通过这一系列的了解,王青杨最终得到了结论,那就是当下大宋官员在晋升之时,能够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还是背景和机遇。
所谓的背景,便是官员的出身,这个给官员提供了资源,而想要进一步晋升,还得需要时机,毕竟官位本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再多的资源,没有出现机会之时,都是没辙。
当然,也有一类人是超脱于这种规律的,那就是真正拔尖的人才,大宋如今的繁荣发展,在各个方面都是求贤若渴,只要是有真正的能力,无论到哪里,都如同金子一般,很容易就被发掘。
只不过这种拔尖人才都是万中无一,一般人是没法企及的,不能用寻常的眼光去看待。
在吏部的几个月时间里,即便是王青杨这个普通的官员,都能感受到其他部门人员的敬意,也有不少的社团想要将他拉拢进入。
这些社团都是借着各种由头成立的联盟,能够担任社长的基本上都是有些背景的,都是为了形成助力。
当然,这些社团平日里的活动都是比较正式,都是吟诗作对,或是户外活动等,并没有肆无忌惮地谈论时政,在这方面,侦查局可是一直紧盯着。
不过就是这样的活动,才逐步形成一个个小团体,并在某些时候发挥关键的作用。
在那么多部门历练过的王青杨,自然知道其中的规律,同时也加入了其中一个社团,同更多的人进行沟通交往。
从王青杨来到帝都之后,就已经有人开始关注他了,毕竟能够一年多就可以进入大宋的中心,这样的人前途不可限量。
因此,各个社团都是争着向王青杨抛出橄榄枝,以求得这个明日之星,他们不知道的是,眼前这位可不是什么明日之星,而是日后的太阳。
虽说王青杨贵为太子,并且以前也在大庭广众之下露过面,不过那时候都是一番的打扮,而且这一次出来历练,也经过了专业人员的乔装打扮,因此没几个能够认得出来。
能够知道王青杨身份的,都是那些经常近距离接触的人,而这些都是大佬级别的人物,自然不会冒然指出,那可是关乎陛下的新管理制度,以及太子的安全,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因此,王青杨在帝都的历练,身份倒是没有暴露,他加入的社团,亦是将他当作世家子弟看待而已。
谁都料不到,出去历练的太子,会这么快回到帝都这边,而且就在所有人的身旁工作着。
其实在这几个月期间,王青杨还是见过吏部尚书,毕竟部里经常会开会议,而且会议的筹备以及现场秩序的维持,都是王青杨这些人负责的。
不过即便是见面,吏部尚书都是两眼直视,根本就没有一丝的反应,完全将王青杨当作是普通的官员看待。
当然,吏部尚书心里还是很慌的,要知道眼前的可是太子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是有哪个方面做不好,以后可就倒霉了。
不过无论如何心慌,吏部尚书都没有任何的举动,也不会招呼人对王青杨进行优待,那样做的话,只能是画蛇添足,自己找死。
历练事情早就已经全民皆知,陛下在这方面的动作也很大,吏部尚书可不敢插手这方面的事情,最好的做法,就是视而不见。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