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知县是吃错药了,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忽然对萧秦这般客气,萧秦都不愿失了礼数,当即回以更加客气的问候。
知县脸上的笑容更加深了一些,他问萧秦:“贤弟是怎么知道这位老人家业已西去的?”
萧秦便将几日前偶然来到小院的事说了,又讲今日发现老人不在了实属巧合。
他指着柳臻拎过来的点心:“我们念着老人家独自一人,便想着来看望老人家,哪知道院子里竟然没人。本来我们应该就此离去或者相问邻居老人家是否外出的,但是想到那日老人家言语中提及与邻居并无往来,他年纪又那般大了,便自作主张进来了。”
知县感慨一番,又问:“你们不过初初见面,老人家怎么会那般信任于你,让你帮忙写了遗书?倒好像是老人家自己知道时日无多了一样。”
不待萧秦回答,柳臻冷笑一声,见知县看过来,她淡然道:“老人家自己的身子当然自己是最了解的。当然了,也可能纯粹是巧合。”
二人因为巧合来到了小院,与附近的人家谁都不相熟,跟哪一家都没有利益纠葛,看起来又阳光正气不像是坏人,老人便提出让二人写下遗书。
哪想到世事就是这么巧合,老人托人写了遗书没多久就真的走了。
柳臻的中心意思就一个——她和萧秦只是发了善心,至于其他的都是巧合。
“最起码对于我们而言是巧合,至于老人家,他是不是一直在等一个合眼的人帮他写下遗书,那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柳臻摊了摊手:“知县大人,不知您还有什么疑问吗?”
知县微笑:“姑娘高义,若不是你们的善良,老人家估计就要凄凄惨惨地走了。也不会有人知道他其实还有亲人。”
柳臻勾勾嘴角,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她进去看老妪,结果屋内跟早上来的时候一样,只有老人孤孤单单躺在床上,并没有第二个人在。
柳臻紧紧闭上眼睛又睁开,稍微平复了下心情,转身出去。
“姑娘似乎对老人家很是关心?”知县意有所指,“你已经进去多趟了。”
柳臻摇头:“我还是不敢相信前几日还跟我们坐在一起说话的老人就这么没了。”
忽然想到老人说过的,昔日的爱人,柳臻赶紧在心中否定。
方才的老妪分明不是普通人,许是跟她一样拥有特殊本事的人。若老妪是老人当初心慕之人,老人也不会孤独终老了。
已经耽误那么久了,柳臻便也不着急回去了,干脆等着衙役将老人的侄子找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衙役骑马带着一个人匆匆赶来,正是老人的侄子。
柳臻打眼看去,老人的侄子也已经不年轻了,最少三十五岁多。不过也可能是平日太过操劳,所以显得苍老了些。
老人的侄子一来,立即朝着知县行跪拜之礼。
知县受了一礼,起身将人扶起来,语气沉痛道:“快进去看看老人家吧。”
老人侄子听见这话,眼眶当即红了,显然跟老人家感情很深。
屋内大致情况衙役早已检查过,带老人侄子看过老人,便指着桌上一张纸道:“这是遗书。你且看看。”
老人侄子在路上已经知道官府的人正是看了遗书才知道叔父还有自己这么个相熟的后辈的,当即搓了把脸,去看遗书。
他认不得几个字,衙役干脆拿过遗书读了一遍。
知道叔父将这座小院留给了自己,老人侄子当即愣住了。家里兄弟多,还没有谁特意给过他什么。
“可还有疑问?”知县见老人侄子呆站着不说话,心中有些不耐,面上却作出担心的样子。
“没有疑问,多谢大人!”老人侄子当即再次跪拜。
知县手势一动,旁边衙役将人拉了起来。
知县便道:“本官公务繁忙,你既然已经弄清事由,本官这便回去了。有任何事宜,与……”他点了一个人,“与他相商就是。”
说完,知县冲着柳臻和萧秦说了声告辞,疾步离去。
衙门大事不多,小事却不少,知县在这里耽误了一个上午,自是归心似箭。
知县和大半衙役离开,小院里、厅堂里瞬时清净不少,老人侄子悲从中来,刚要哭泣,就看见一旁的柳臻和萧秦,愣了一瞬,狐疑地看向他们:“不知二位……”
剩下下来的衙役快速将二人的身份说了,老人侄子当即又是道谢又是惭愧他身为小辈却不够关心老人、竟然连老人最后一面都没见上云云。
柳臻知他悲伤,加上听老人说了不少眼前穷苦汉子的事,倒是一直耐心听着。
说到最后,老人侄子竟然当着众人的面悲鸣出声。他前两年几乎每个月都会来一趟,后来家里出了事,加上有些长辈猜到他可能跟叔父还有联系,便不准他再私自出来,他便来的少了。
今年还是三月份进城的时候他来看过老人,此后就没有来过了。
“时辰不早,大叔还有的忙,我们便不打扰了。”柳臻想了想,道,“老人家将这小院留给了大叔,想必其殷切之心您是能明白的。”
“姑娘的意思是?”老人侄子脑子还晕着,并没有明白。
柳臻微微一笑:“村里再好,也比不上城里好的。”
老人宁愿在城里小院终老,也不愿意回到熟悉的家乡,想必那不是多么好的地方。
话就说这么多,再多就多余了。柳臻道了句“节哀”,便随着萧秦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