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番外第32章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取一个彩头寓意,以后实现了,众人肯定会觉得恰当。

最后的越山县,就是历史上曰本的越前、越中、越后等地,一直到战国时上杉谦信的春日山城、后世的新泻平原。

越山的意思,也是说这是几片需要被一直延伸到海滨的山脉隔断的独立小平原,要越过能登半岛的群山才能陆路互通,陆上交通距离远短于海上绕过半岛,但却需要越山而难行。

三韩地区两郡六县,扶桑地区两郡八县,整个平州一共四郡十四个县。

谷lt;/;人口一百七十万(三韩六十万,汉人二十万土著四十万。扶桑一百一十万,汉人十万土著一百万)

度田检地的成果,是三韩两郡六县共计六千五百万汉亩耕地,人均占田一百一十汉亩左右。

扶桑两郡八县总计七千一百万汉亩耕地,人均占田才六十汉亩。

可见,李素控制下的曰本,可用平原面积居然只比三韩多了一成,完全不成比例,这也跟关东地区还完全没开发、若干年内也不可能去开发有关。

曰本全境后世接近4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如今被李素控制的大约十几万平方公里,才能找出一万五千平方公里可以开发为耕地,占比才12~13,算是八分半山区、一分半平原。

李素有生之年最多再把后世名古屋周边肥沃的浓尾平原利用起来。

只要没有金银矿,再远的地方朝廷会觉得开发了也没价值,因为粮食这些实物税和徭役这些劳力税都无法被中枢政府调度。这些地方就是开发了,也对中央财政没有补益。

今年已经算是李素巡视东夷新占领区的最后一年,经过这番梳理,总算是把行政区划系统给梳理清晰了。

而且也没有遭到当地被统治平民的反对,未来继续推行汉人的直接统治,才显得前途清晰,不用再在羁縻和流官直辖之间摇摆了。

虽然很多农田都是新田,收成估计还不到肥沃熟田的一半,就算朝廷不收农业税,百姓也就勉强吃饱不饿,谈不上富足,还得捕点鱼补贴一下口粮。

李素也不可能立刻在扶桑收农业税,那反弹会很猛烈的,只能是先搞奴隶劳役和矿业输出。

农业税估计要一代人之后才能提上正轨,二十年总要的。

……

扶桑地区的全面统治体系搭建起来后,周瑜目前被李素分配的,只是处理新洛、金泽、越山三个县的开荒和建设,

他麾下一共有一万汉人海军、水手,两万光棍新移民,二十多万扶桑人。三县每县有数百万汉亩耕地,总计接近两千万汉亩,新田占了大半。

四月份把春耕彻底搞定、胡乱种下作物后,周瑜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建设金泽和越山两处县城和码头、简易的修船厂,每处动用扶桑劳役两三万,汉人工匠、监工数千。

既然不用缴粮食税,那么百姓对政府的全部义务,都要靠徭役劳动来折抵。中原汉人又缴税又服役,还要服至少一个半月。

现在扶桑人免纳粮不交钱,按照汉人两三倍的时间服奴隶徭役,不过分吧。所以李素规定的是“哪怕是扶桑男性自由民,每年为朝廷的基础设施工程干活四个月”。把农闲季节占走了大半。

好在都是就地劳役,不用出远门,少了很多其他额外损耗。

夏季农闲的一个半月徭役结束之后,新洛和金泽地区,初步的码头设施和官府系统都草草搭建好了,周瑜麾下那些之前损坏严重的海船,也得以在金泽港的修船厂大致补了一下,然后沿着曰本海西侧慢慢回航到濑户内海。

偏偏事有不巧,在航行到后世鸟取县和岛根县附近的曰本海海岸时,周瑜那几条刚刚凑合修的破船,又遇到了“鸟取砂丘”的沙尘暴袭击(鸟取砂丘是曰本本土唯一的沙漠地形,朝着曰本海沿岸,但是太小了,所以不配叫沙漠,只能叫沙丘)

当地的沙漠坡地地形相对其他西国山脉地区,更难阻挡太平洋吹来的夏季风,所以船只又有些破损加重。

周瑜麾下的一名带队的军司马,不得不在岛根县附近又找了个可以停靠的港湾、设置一个临时据点,再就地取材补强一下破船,还陆路翻过西国山脉,往对岸银岛县的官府求助。

这无形之中让银岛县的官府,对内陆山区、靠近曰本海一侧的探索,也加强了,还开辟了一条临时翻越山区的相对便利的谷道,恰巧就位于后世的石见银山附近。

另外,周瑜在这个夏天建设的主要是新洛和金泽,那些地方毕竟有基础,原本就有镇子、原始城邑。

而越山县地区,因为基础太差,此前连原始的城邑雏形都没有,完全是“刚刚农耕化的虾夷人和扶桑人的混血聚居区”,所以这个夏天还来不及搞基础设施。

周瑜不得不分步走,拖到这年冬天的农闲,再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去搞,所以在此之前,也不可能探索后世新泻平原对岸的佐渡岛了。

……

周瑜大半年的时间,都在修船和建设新港、布局“两海战略”,甘宁便取代了他,执行了这一年夏天的北上远航探索。

甘宁这人脑子肯定不如周瑜,所以此一次摸索季风规律的时候不能让他去。第二次有了经验之后,单纯追求莽得更远,则算是人尽其用。

甘宁已经知道整个夏秋都是西南风,初冬也能保持西北侧风,一直到腊月才是完全大逆风的东北风。所以这次他胆子非常大,直接五月农闲就开始北上,比周瑜去年


状态提示:番外第32章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