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645章 祢衡语录:李素,误国庸奴耳!

蔡瑁没有在蒯良那里求来他想要的支持。

但他仍然选择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趁着科举考试前的最后十几天,尽量用不会暴露、潜移默化的方式,给李素添堵,破坏荆州士人与新统治者的团结。

蔡瑁这人智商还是稍微有一点的,只不过不往正道上使,专门往歪门邪道泼洒。他很快就想到,要暗中抹黑李素的统治,最好的办法就是“逼得一部分之前躲避战乱而流亡荆州寓居的名士重新愤而离开”。

当然这事儿不能做得太直白,如果对方移居的可能性不大,就不能直接劝说,免得漏出破绽马脚、对方直接去李素那儿告密,事情就麻烦了。

只能是先试探、看对方有点意思,再慢慢和盘托出,把对方变成同一条绳上的蚂蚱。

偏偏蔡瑁这一手,一开始还真有点效果,很有可能成功——这是李素之前制定的科举制度的条款决定的,李素的科举,天生有一个硬伤,很不符合荆北地区的具体情况。

那就是目前的科举,相比于战时的唯才是举,乃至原本的察举与唯才是举的结合使用,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对于非籍贯地的人才的任用和提拔,有很大的阻碍。

说个最简单的,原先的察举制,郡守要推选一个祖籍是外地来的游学学者为孝廉,或者州牧要举他茂才,阻力相对还小一些。反正大家各凭本事看人脉,地方保护主义相对没那么严重。

而唯才是举制更是长官意志君主好恶就能用人,在选才的籍贯问题上自然是最灵活的。

但围标式科举开始后,地方上要确保“朝廷改革后,事实上依然承诺这个名额由本地大族影响控制”,就得围得更彻底,要防止捞过界,比如防止一个世家大族把隔壁郡的名额也占了,政府肯定会严格限制举子的籍贯。

说个容易理解的:选才越是偏向于公平的考试,对于考试的移民打击就越严格。后世对高考移民的打击,绝对比汉末李素刚搞出来的科举制更严格。

而且李素今年因为时间仓促,还建议刘备搞了南北分场考试,这样籍贯严查就更厉害了。

得防止北方雍州凉州河东汉中的士子在本州郡举不上来后、托关系假装移民到南方举。

还得防止有人利用南北场考试难度竞争烈度可能有差异,

还要防止有北方人学了北榜友人的应试经验后、立刻赶到南方再考、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

这种种纷繁复杂的行政堵漏考虑,结果就彻底把“外地人”的利益全盘牺牲了,你的籍贯不在这儿,你就考不了!

而且这问题看似无解,科举仓促实施的第一年,只能如此,暂时牺牲这部分人为大局的制度建设让路。

这一点牺牲,如果是在别的州,问题倒也不大。但是在荆州,尤其是刘备刚控制的荆北地区,却引发了大问题:

历史上,荆北地区的中原流亡名士、士子特别多!刘表可是以“得士而不能用”著称的。

随便掰着手指头数数,都知道有很多宛、雒、颍川、汝南的士人,之前因为袁术的残暴统治和战乱逃到刘表辖区。现在李素为了制度建设,让这些人今年没法考试没法被举,再被蔡瑁煽风点火一下,肯定会有人忿忿不平移民离开。

蔡瑁选择的最初几个目标,是居住在襄阳郡北部、跟蔡瑁老家比较近的朋友。

第一个拜访的,名叫赵俨,是个籍贯豫州颍川郡人士。赵家在颍川算不上大族,但也略有名声,是读书人家,如果回到颍川的话,是有可能被当地诸侯提拔做官的。

而且事实上,赵俨这人也是在原本历史的建安初年,看曹操平定了颍川建都许昌,就回许昌投曹了。曹操也让赵俨从县令开始做起,可见此人做官的才干也确实是有点的。

除了赵俨之外,蔡瑁顺路拜访的第二个名士名叫石韬,也是颍川流亡来襄阳的,也是历史上建安初年回去投曹做官的。如今看刘备希望更大,他们才没回去颍川投袁绍(颍川目前是袁绍攻占,不是曹操的辖区)

但如果刘备改革选官制度后不给这些外地人机会,那他们显然也是会走的。

蔡瑁一开始比较谨慎小心,也不说劝他们走,只是先请他们喝酒、跟他们聊近况,同情他们“今科没得参考”的遭遇。喝着喝着,就感慨起李素这一套制度对于名士的不公:

“二位都已经是如此名士,分别是隐士司马徽、大儒宋忠的得意弟子了,居然连官都没得做,还得考试,甚至还不给考试机会!”

说到命运的不公,赵俨石韬当然也会忿忿不平,这是人之常情。可随后蔡瑁见对方渐渐入港,就借着酒劲慢慢提出:

“大家数年好友,都是体面人,兄弟不忍看着你们蹉跎岁月,咱蔡家还薄有家资,可以赞助你们移民回乡的乔迁开支。听说袁绍、曹操如今气象也不错,袁公重名士,曹公重实干用人提拔快不走繁文缛节,贤弟何不另谋明主?”

赵俨、石韬等人肯定会好奇蔡瑁怎么这么热情,蔡瑁自然也有一套准备好的说辞:

“愚兄虽是荆襄豪门,但缺乏北地至交好友。如今天下形势举国中分,东西二帝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在对面多些至交好友,也好分头下注,无论谁胜出都保住富贵。”

这个说辞是完全没有破绽的,毕竟只是劝走赵俨、石韬等区区几个名士,对刘备也没什么损失、对李素的改革声望也谈不上打击。

蔡瑁真


状态提示:第645章 祢衡语录:李素,误国庸奴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