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了船型大篷车之后,关羽和马超都一致认为,这种在戈壁荒漠上运输的神器,显然非常值得立刻大规模建造推广。
关羽治军比较谨慎,他看了水池试验,确保这车可以当船一样缓缓行驶,但总觉得还是怕翻,简易李素再把车体板壁加高一些。
反正李素的计算公式已经摆在那儿了:车厢自重两千斤,底宽六尺侧高四尺半,那就等于沿着车长轴方向每加高一尺,近似增重约一成半,也就是再重三百斤。
既然车子能装一万五千汉斤以上,自重加三百汉斤都是小事儿。
李素听了,不由劝道:“西北河流浅狭,都是内流河,没有风浪的,满载还留半尺多够了,沉不了的。何况觉得形势不对,可以划到岸边直接开上岸的嘛。
刚才你还嫌厢板高了浪费重量浪费木头增加装卸货体力消耗,现在居然比我还激进了。而且再高一点,士兵在车厢里往外架弩射箭也不方便,现在四尺半,人坐在车底就能露出眼来观察敌情,单膝跪姿可以架弩放箭。要是加高到五尺半以上,站着端弩到眼前发射又太低,跪着又太矮,只能半蹲,非常疲累,还如何作战?”
关羽捻须反驳:“水流是小,可风沙大,风大的日子,水再小也有可能偶尔进水的。不过再高不利于作战倒是真的,那就加半尺吧。
跪姿射弩也不舒服,粮车内肯定有很多粮袋,真到了御敌的时候,把粮袋挡在两侧,可以把防御架到更高,更能保护士兵。再扯两个粮袋垫在下面坐在粮袋上射弩好了,还轻松些。”
李素一想也是,他确实缺乏一线的实战指挥经验,设计的时候终究是偏理论了,居然没考虑到实战中垫粮袋当沙包档枪挡箭的问题,也没想到让士兵们坐在粮袋上射箭,自己调最舒服额高度。
几人群策群力商议了一些,关羽和马超也提供了不少实战层面的担忧,让李素想办法(主要是关羽提出,因为马超也不懂水战)
李素发现,关羽的意见还真有挺中肯的,比如关羽敏锐地指出,李素这个设计还有一点实战中的危险,那就是装货的重心容易不稳,一旦一头装得多一头装得少,还是很容易翻掉。
李素也意识到,他的车体造型更多是根据一辆车的稳定性在考虑和设计,没充分考虑船舶设计的重心自然稳定。
切磋之后,李素稍微调整了一下:把车厢的底部,从一开始的平板结构,变成了略微有往中间凹陷的弧度。同样左右两侧,也有略微往中间凹的弧度,确保越中心越低。这样装货的时候,货容易自然往车厢最中间滑动,中央堆满了才会停留在四周,确保中间最重,跟重心重合,这样就不怕翻船了。
水陆两栖的东西,果然不是那么好拍脑门造出来的。李素自己过了水池试验,不代表真的拿去洮河黄河里开都能如此。
全部调整之后,这车总算更为完善了,至于加高侧板后装卸货更费力的问题,李素把后车厢板做成了可以开关式,就跟后世的汽车货车尾部卸货板能放下来。
当然船尾本来就是往上翘高一些的,而且车内就有一个斜面往上翘,到时候卸货直接顺着斜坡往上推出去就好了。李素在尾板上也做了些防水设计,确保正常情况下不会漏,就算渗水了只要不多让士兵们舀出去或者开上岸就行。
之所以把这个口子开在车尾而不是车头,也是考虑到车头下水时要破浪前行,承受的水压比较大,而车尾本来就是水压最小的地方,微微渗漏危害也最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李素从关羽那儿学到了要更加一切以实验为准绳,所以让营中工匠们按照新设计先花个两三天时间赶造几十辆实验款,造好一辆就拉到洮河里试航,每一辆要顺流开满五十里再逆流开回来五十里,检查良品率,确认是否要再微调设计,最后再大规模量产。
不过考虑到时间问题,李素也没太多时间耽搁了,所以他给项目下了de,五月初一必须开始集中天水、陇西全部木匠,集中量产这种车船,争取半个月内疯狂造个上千辆,别耽误五月中下旬的出战。
当然了,考虑到一开始打金城的时候还不一定需要这车后勤,实际上投入还能再晚一些。
……
“伯雅啊,你就该早点把这东西拿出来,你还是太年轻办事不牢靠,怎么就以为你拿出来的东西可以直接量产呢?这不是实战磨合不充分嘛?这下可好,到五月初之前,大部分木匠们都闲着,只有造样品那几个有活干。大军在即,工匠徭役征发不便,要充分利用起来啊。”
看着修改后的设计方案被拿去试产,一想到木匠们因为暂时无法进入全力开工状态,关羽就有些惋惜。
他觉得李素的智商那是没话说的,但一线实际经验还是不足,有点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李素说的一切高瞻远瞩,都还需要务实踏实的同事帮他补足执行层细节。
当然这也已经很好了,术业有专攻嘛,没有人能全知全能。战略规划师本来就是天马行空的,需要执行官来落地。
谁知,李素对于这种指责却是丝毫不以为意:“云长所言甚是,此物磨合试产确实需要时间,但我本来就另有余量,不会让工匠和徭役闲着的——你忘了么,我刚才说,有好几件东西西征时都用得到,而且巧的是,这些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樵夫和木匠。今年征发的那些徭役,全部都得去鬼薪,把陇西祁连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