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487章 有右将军在工人还想失业?
么心眼了,和蔼微笑道:“子瑜不必介怀,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你能认识到‘产业技术工人’阶层的价值,花钱稳住他们不流失,我很欣慰。

明年形势就好了嘛,千万不要担心这些工匠‘造完了蜀地所需的弩梭织锦机、水力缫丝机之后就没活干’,就算三年后,蜀地的大规模手工业建设暂时告一段落,天下的活儿还多着呢。

我们完全可以把一部分技术工人移民到关中、凉州、荆州,给他们更好的生活。工农并重的口子一开,这是刹不住车的,百姓富足、国泰民安之后,需求总会慢慢被发掘出来。”

诸葛瑾想了想,总觉得还有点不踏实:“能说具体点儿么?伯雅兄你见多识广,心里自然是不担心的,我就见识这一亩三分地,不踏实啊。”

李素拍了拍诸葛瑾肩膀,然后想起个事儿,招呼过来一个侍女,附耳说了两句。侍女很快走到后堂,然后又拿回来一个盒子。

李素打开,里面放着一些棉花,还有一小块他府上婢女做的充棉垫子,他就指着棉花介绍:“这些是今年培育的身毒棉桃和西域白叠花的收获吧?没让你们大规模种,只让你们育种,也是因为我知道,蜀地潮湿,日照又少,不适合这种东西。

此物需要阳光极多,用水却少,我早就想过了,将来平定了凉州,完全可以在西凉推广种植。说不定能让咱大汉的凉州之乱,找到一个永久平定的长治久安之法。

现在造缫丝机织锦机的工匠,三年后就可以调到长安造棉布织机、到天水和金城造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河西走廊缺水,但又能够生长耐旱草本作物,如果作物还喜阳需要大量日照,那就更合适了。西北种棉,岂不是天赐其便?”

李素此言一出,倒是让诸葛瑾和黄权,乃至隔壁桌的杨洪,都好奇了起来,连忙聆听州牧的高论教诲。

“这白叠花还能跟蚕丝一样抽丝织布?拿着花直接填充也能御寒?这块垫子便是样品么?还挺暖和的,不过那也只是解决了一些衣料来源和御寒,如何能说跟让西凉长治久安有关呢?”诸葛瑾好奇地接过李素盒子里的棉垫。

这块棉垫是李素的婢女绣瑟这个月刚做的,从纺棉纱到织棉布到缝塞了棉花的垫子,她一手完成。不过因为工序繁多,工具也还不趁手,花了很久的时间,才做了这么一块小样。

诸葛瑾的问题其实挺刁钻,但幸好李素前世读书需要读地缘政治史,所以他还真对历史上西北羌乱始末的经济分析有所了解。

众所周知,河西走廊的羌乱,在汉朝是很严重的,南北朝时只不过北朝自己也是胡人,经常杀来杀去,所以就算不消停也不显眼,而到了隋唐依然有点麻烦。宋以后虽然有党项人,但党项人主要是在宁夏割据,河西走廊却是渐渐没有了强大能闹腾的政权。

这就跟李素读地缘政治史时,看到的一本专著《游牧者的抉择》揭示的真相有关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西羌式的游牧和蒙古式的游牧,走上了两条路,兵最终渐渐汉化。

李素前世读研究生还是挺认真的,现在就可以对诸葛瑾和黄权卖弄:“我问你们,你们觉得羌人和鲜卑、匈奴,在生活和生产方式上有区别么?”

同桌三人立刻回答:“不都是游牧么?有牛羊养着就吃肉喝奶穿皮,受灾了就抢呗。”

李素伸出一根指头摇了摇:“你们看问题太不细致了。这截然是两回事,羌人生活在河西走廊,那是高原边缘,跟匈奴鲜卑那些在辽阔大草原上的,怎么能一样?

我问你们,匈奴自头曼、冒顿开始,就有一个大单于,统一了整个草原,可是翻遍《史记》、《汉书》,西羌以‘无君’著称,哪怕是段颎、张奂、皇甫嵩平羌的时候,每次都是几个部落几个小蛮王作乱。

而且羌人自相图害,朝廷大军前往征剿时,往往还会有有仇的部落帮朝廷打那些叛军,时间久了简直敌我难分——这些特性,匈奴和鲜卑有么?”

诸葛瑾他们这才陷入了沉思,他们都是读过史书的,知道西羌无君长这个特点确实是史书写了的,但他们居然从没问过“为什么”。

诸葛瑾叹道:“那这是为什么呢?莫非右将军平素读史,都是这般带着穷究天人的疑问思维在读么?您想明白为什么了?”

李素得意一笑:“不敢说想明白了,只能说一家之言,我把这种差别,叫做‘地理决定论’——游牧要形成大的部落联盟,关键就是要方便互通有无地抢,强者征服弱者。

可是你们去河西走廊看过没有?那儿的适合农耕和长牧草的土地,都是一块块临羌高原边缘褶皱山区的河谷平原。黄河沿着河西走廊山地最低的地方流淌,一条条从南侧流入黄河的支流,从雪山高原上流下来,汇入黄河。

而这每一条支流之间的河谷平原,两侧都是雪山高耸,要从黄河的一条南岸支流流域去另一条南岸支流流域,交通非常不便。除非你先往北进入黄河、再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到上一个河口、然后再顺着支流逆流回去。否则,哪怕两个羌族部落的河谷平原直线距离只有五十里,他们也无法直接往来,除非你翻大雪山。

因此,西羌无君长,是建立在他们每个河谷部落与另一个河谷部落来往很不方便的基础上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就导致他们没法跟开阔大草原上的匈奴人那样,谁受灾了就立刻


状态提示:第487章 有右将军在工人还想失业?--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