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43章 刘涿郡亦知世间有孔融耶?
,孝义素著,清廉克己,舍官为国,集议授以涿郡良乡县令……”

“……故特赦其免纳修宫钱,以光朝廷恩德,恢弘志士之气,使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共克时艰……”

三公九卿,朱忽然变得越来越精彩。

什么?!

自从中平二年,南宫失火全面开征修宫钱,还没听说过陛下单独下诏,赦免某个特定官员上任所需缴纳的钱财过吧!

这刘备区区一个县令,居然能被破例特旨?这特么是什么待遇!

这两年里,以清廉之名上任的三公九卿、刺史太守,还少么!凭什么从刘备开始破例!

当然了,其实其他的官员,真的官声素著、有清廉之名,其实暗中也有少量没交钱就上任的。但关键是那些没交钱其实表现形式是挺屈辱的,得去西园跟相关宦官博弈一番、宦官密奏皇帝,皇帝觉得确实榨不出油水,也就私下里没收。

换言之,那些人只是没有交钱的实体,却没能避免被人误会交了钱的恶名。

名和钱都是很重要的!

因为交钱成了惯例,所以只要没有特旨,大家都被“有罪推定”了,只要没特别说明,就当你交了钱。

“肃静,肃静!有什么好吵的,这是陛下特旨开恩,又不是驳回集议的任命,还不退下!”赵忠在丹墀一侧,冷冷嘲讽了朝臣几句,朝臣们这才意识到这事儿不能讨论,连忙散去。

皇帝如果不同意集议讨论的结果,那大臣是可以再进谏、反驳讨论的。但皇帝全盘接受了,只是额外施恩,所施的恩也不是朝廷的权限,而是西园卖官铺的权限,大家连说都没法说。

三公九卿,乱纷纷往外走,稍微几步之后,也渐渐回过味儿来了:皇帝这么干,动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是为了鼓励天下人‘报国的时候不要将就回报,哪怕朝廷亏待你,你也要先继续报效朝廷,只要坚持得久了,朝廷肯定看得见,会给你更大的好处’。

从这个角度说,这也是时势所迫,必须树立这么一个正面典型,给大家一个为朝廷做好事不求回报的念想。

这么一想,大家的良心也就平了,不至于再去嫉妒刘备,最多是稍微有点羡慕:这小子赶上了皇帝树典型的风口啊!

大伙儿都是人精,完全知道这波操作的价值。

之前几万卷的《孝义录》,只是传播了刘备的事迹,可未必能让世人都觉得刘备有多大前途。这种昏聩的乱世,有清名但不被重用的怀才不遇者太多了。

名士们相互标榜八俊八顾八及八厨还少么?这些人都牛逼了吗?许劭的月旦评每个月品评提高了那么多人的知名度,这些人都飞黄腾达了么?

光有名没用啊,得你的名被朝廷认可、重视,那才值钱。最好是“朝廷都觉得你的名很重要,朝廷都愿意做一点事情来保护你的名”。

所以今天这道特旨,才是把“知名度”着实转化成了“信心”。

从此以后,大家不再仅仅是知道刘备的名字,更有很多有识之士会觉得“刘备这人说不定会有大前途,有很好的上升通道,跟他做同事说不定也会连带着有前途”。

一旦信心建立起来了,官场上同事就会跟你搞好关系,主动客客气气。

豪商也会更加乐于下注、敢于下注,借钱投资给你招兵买马。

当然,刘备肯定也会愈发倚重李素,除了被倚为“良平之才”外,这就相当于又多了一重戈培尔之于元首的价值。

后世宣传大神戈培尔,可是被史称为“塑造了元首的人”。而当今之世,刘备将来的宣传人设工作,恐怕也要完全倚重李素的神操作了。

不光是刘备,连京城中不少朱紫冠盖的大佬,都开始认真思索李素这个区区三百石小掾的价值,想要拉拢他为己所用了。

他们已经毫不怀疑,李素是如今有数的节奏大师,给人搏名声带节奏带的飞起。

……

七天之后,朝廷宣旨的使者,乃至李素的私人信使,前后脚抵达幽州涿郡涿县。

如今正组织乡勇、事实上负责涿县防务的刘备,听说天使将至,连忙出迎。

“……兹闻涿郡所举孝廉刘备……以光朝廷恩德,恢弘志士之气。使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共克时艰……”

听完诏书之后,刘备整个人都在颤抖,如同尿的时候被冷风吹了一激灵一样,哆嗦得厉害。

伯雅贤弟,当真有通天之能,鬼神不测之机!

咱区区一个县令的任命,怎么就得到陛下专门垂询、可以不交修宫钱就上任的特赦?

“大哥,大哥!快接旨啊!你愣什么。”张飞看刘备还在那儿一脸懵逼,不由用胳膊肘捅了捅他。

张飞跟随刘备三年,还真没见过大哥这种素来以“喜怒不形于色”著称的人,激动到这样懵逼发呆的状态。

“伯雅真吾之良平也!不对,还要加上仪秦!”刘备狠狠咬了一口自己的腮帮子肉,才回过神来,恭敬接旨。

喜欢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请大家收藏: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2k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第43章 刘涿郡亦知世间有孔融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