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

“噫——吁——真特么高!”

刘备一行好不容易爬到句章灯塔的中段,他本人就已经气喘吁吁,左右都有人搀扶也依然累得够呛。凭窗外望,忍不住就骂咧咧吐槽了一句。

后面的李素,其实情况也没好多少,全靠他比刘备年轻十二岁,还养生,经常有氧运动,走走停停才没显得喘。

听了皇帝的骂语,李素也是惊呆了:陛下这是当初年轻时待在益州那些年,学了几句蜀人的土话语气词,情急之下又蹦出来了?

原来李白的“噫吁嚱,危乎高哉”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毕竟奇观是李素规划造的,他请客皇帝参观,总要尽地主之谊,当下周全地建议:

“陛下要不在这层歇歇,先远眺一下海景,歇个一炷香再爬,反正已经爬了一半多了。或者,让侍卫们准备肩舆吧。”

刘备坐定喘息了几口,喝了一点用藤袋瓷壶装的、还没凉透的温茶,摆摆手:“不必麻烦了,一开始就是朕自己兴致高涨,坚持走上来的,那就继续走吧——

不过,这塔到底多高?到了里面真走起来,感觉比外面看着的还累人。”

李素拱拱手:“此塔设计时是按七十丈做的。不过,后来为了这层钟楼,要多留出一些余量,实际造好有七十二丈整。

这个高度是有讲究的,为的是海船驶出吴县华亭镇或者海盐县的长江出海口后、一旦江口海岸从瞭望手西边视野中消失。瞭望手立刻转向东南面看,就可以看到这座灯塔的夜晚微光闪烁,从而确定方向。”

七十二丈,就是折合现代170米左右了,比一开始的设计预期又多出来五米。

刘备听了之后,也是振奋跃跃欲试:“那从这儿、登到最顶眺望,能看见长江口的陆地么?还有,贤弟说这层便是钟楼层?那大钟在何处?为何要为了这钟额外加高两丈塔身呢?可是钟太大了放不下?”

李素笑笑:“要看到长江口陆地,还是有些难的,因为海船的瞭望视野是接力的,还要算上两倍的船桅杆高度。

大钟就在我们头顶上,过了这层天花板就能看见,不过咱现在站的位置,也算钟楼层了,在这里天花板上有开孔,可以在下面用踏车配合连杆、远程搅动钟内的击铁,敲响此钟。

多出来的那两丈,就是为了咱现在站的这个各层。敲响之后,即使不经过雾钟定向聚拢声音,也能声闻十里。若是用上聚拢收束声线的雾钟,朝西北方向可以声闻三四十里。”

刘备听了之后,也不困了,腿也不酸了,连忙表示可以再往上爬一点,不在这一层休息了:“贤弟早说啊!朕还在这层瞎歇着,也没眼福可饱,快,再爬一层!”

说着,刘备雷厉风行都没让侍卫搀扶,自己就又爬上去一层。

他们如今的位置,离地面大约五十丈,大钟这种东西过於沉重,加上声音不像光线是直线传播的,也没必要装在最高处。

当初经过诸葛亮的精密计算,发现这个“阻尼器”放在总高的三分之二处时,对于防风减震的效果是最好的,这才折中放在离地这么高的位置。

年初的时候,这个大钟才吊运上来,过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分了三轮抬升。

第一轮是拉到十五丈高的大理石/花岗岩砌边的实心基台上。第二轮、第三轮再平移到塔楼外筒和内筒提升。

每次都要用到八个角落的巨轮踏车同时抬升,考虑到钟身重超过两百吨,每个踏车承受的拉力接近了三十吨。踏车再多也不行,因为受力分析连诸葛亮都算不过来、无法保证操作过程中能平衡。

要承受三十吨的拉力,踏车上的绞索用再粗的麻绳也没用,最后只能是用锻造好的钢索绞在一起、不过再掺入一些其他延展性好的材料。而踏车的绞轮和滑轮也都放弃了木质结构,全部用的钢铁。

这些技术也不算什么很先进,就是费时费力费材料,成本昂贵效率低下。欧洲人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都是用这些造大型城堡和教堂的。

俄国人在彼得大帝时期,也造过差不多大的钟,当时也考虑过成熟的起重方案。

一切的努力,才有了刘备此刻瞠目结舌看着的这座巨钟兼“灯塔防抖阻尼器”。

饶是当了多年皇帝,刘备伸手触摸这座巨钟时,手臂依然有些缠斗。触手冰凉,上面还有铸出铭文,着实不简单。

铭文的内容,无非就是从《殿兴有福论》里面撷取一些,重新整理后润色对仗,大意就是论证为什么汉有天下、始终是得天命眷顾,有终战之德。字都很大,可以少铭一些篇幅。

“这钟有多重?能敲一下试试么?”摸完之后,刘备若有所思地问。

“用铜一百万汉斤,铸完之后成品多重,没法再称了,就当一百万吧。”李素解说道,随后话锋一转,委婉劝道,

“陛下要观钟,在此观瞻即可,要听鸣钟,那就还请登顶、或者回到刚才那层——这层是放钟的,下面那层才是鸣钟士卒操作的。”

刘备愕然:“这钟大到放钟和鸣钟还要分两层?这是为何?”

李素指着钟内的击铁:“此钟如此巨大,鸣响的击铁也重逾千钧,嗡鸣回声极为巨大。鸣钟时,必须将四面落地长窗全部卸掉,疏通风势,扩散回音。

高处风太大,人留在此处会有危险。另一方面,钟声也太过洪亮巨大,之前在地面试的时候,震伤了几个鸣钟手,脏腑七窍流血。


状态提示: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