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我的梦幻年代>第十二章 不要埋怨观众(下)(5/5)

大家有一种挫败感…

很正常,公司内部对《伤心者》很看好的,宋航甚至给出了7亿票房的预估,他的理由“我看《唐山地震》都没哭,看《伤心者》哭到不能自已…这电影打动到我了!”

赵劲松很支持他的观点,他也被感动到了…

电影大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能够让观众产生共情。

宋航和赵劲松都是资深影迷,一部电影能让他俩同时夸赞,很难得的!

要知道《我身体里的家伙》,他俩的评价是一般…

《伤心者》的市场反馈也证明了他俩的眼光没问题。

单日成绩接近6000万…

单日接近6000万,以现如今的市场体量判断,最终成绩就应该能超过或者接近7个亿。

然后,《泰坦尼克号3d》上映了,直接把大好形势一刀切了…

你说嘉禾院线为什么不安排排片?

人家观众就要看《泰坦尼克号3d》,就要看《超级战舰》…

你有什么办法?

以前吧,虽然也很难,但是一般来讲,一个月的好莱坞大片最多也就一两部,好家伙,《伤心者》直接被《泰坦尼克号》、《超级战舰》围殴,不止呢,前期上映时候还有《诸神之怒》,此外,类似《纽约之战》、《迈阿密之战》之类的批片也冒充大片上映…

如果说《阿凡达》这样的大片,估计宋航他们他们没话说…

但是,《泰坦尼克号3d》、《超级战舰》?

嫂嫂,武松有话要说!

就委屈…

“网上有种说法,我们国家没有二轮上映的例子,所以,《泰坦尼克号3d》上映,很多观众会去刷一下…”

“扯淡,前段时间《新龙门客栈》4k修复版上映,也没见几个人去贡献票房!”

“那就是情怀…”

“那港片为什么没情怀?”

“…”

“还有《超级战舰》那种片子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能大卖?”

情绪都有点暴躁…

关键自己已经做得到位了,《伤心者》从制作到营销,都很到位——那就只能是市场出问题了!

也就是传说中的观众没有品位!

这也是大家一直不愿意说的事——让观众背锅,这个事在梦溪公司内部就叫找借口。

“咳咳…”沈梦溪咳嗽了一声:“我说两句!”

“首先…不管承不承认,美国大片对观众的吸引力就是高,网上有一种观点?即便是好莱坞烂片?人家也是那大家钱砸出来的烂片,就是比一般的国产片有吸引力!”

“其次?观看3d版《泰坦尼克号》?追求的或许是一种视觉的震撼,也可能是一种爱情经典的重温?一种共同观影的纪念——这可是创下十三年票房纪录的大片,说句不好听的?《伤心者》、《泰坦尼克号3d》?让我选,我也选《泰坦尼克号3d》…”

“至于《超级战舰》…你们可不要小看了这部电影,两亿美金打造,而且它隶属孩之宝电影宇宙?跟《特种部队》、《变形金刚》是差不多的ip…只不过派拉蒙搞砸了?但这片子北美卖了接近七千万美元,全球卖了超过3亿美元…”

“而且我查了了一下,这电影在俄罗斯的票房是两千万美元…俄罗斯的人口是我们的1/10左右,要是按照这个来算,我们的票房还算比较低的呢!”

“最后…这次其实我判断失误?谁也没想到《泰坦尼克号3d》票房会这么高!”

“行了,《伤心者》成本3980万?营销推广3800万,咱们赚钱了?就是你们这些签了分成合约的拿的钱少了…没事,过几天我们去戛纳卖片子?海外版权收益也算上你们的!”

……

和其他商品不同?文化领域的产品终端定价?往往跟产品品质无关。

说直白点,好电影也是卖40块钱一张票,坏电影也是卖40块钱一张票。

从理性的资本决策来说,一部电影想要赚钱,只要完成一件事——尽可能多的观众。

也就是说,电影想赚钱就变成了如何获取尽可能多的观众。

至于观众质量如何,真的无所谓。

理论上方法有很多,比如全组齐心协力钻研表演,比如精心打磨剧本反复修正,比如探索艺术边界出奇制胜……

很遗憾,上面的都是“把电影做好”的方法。但把电影做好,在市场上不一定挣钱。

去年,拿了戛纳金棕榈的《生命之树》,成本3800万美元,全球票房没到五千万——还是因为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缘故!

其实中国市场真的很好,基本上用心拍摄的商业片都赚钱了!

至于艺术片…

他们其实并不为观众负责,谁爱看谁看,其实说到底,都是拍给自己看的,这个有悖于电影的商品化逻辑,所以没有得到广泛推广,所以,经常会亏损…

无脑开个炮:《爸爸去哪儿》这种电影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就是比《闯入者》高!

至于现阶段的观众爱看好莱坞…

其实就是图个新鲜,再等一两年,有了一定的观影阅历了,你花钱请他去看《超级战舰》,他都不一定愿意——老子两个小时时间不值钱吗?

埋怨观众的电影人是走不远的。

就跟邓朝似的,《恶棍天使》上映后,面对潮水般的差评,第一反应仍然不是思考是否是创作出了问题,而是思考“是不是观影人群出现了问题”,在采访中说,年轻人喜欢“大笑”,中老年观众喜欢“微笑”,说什么《恶棍天使》的观影人群实际上有


状态提示:第十二章 不要埋怨观众(下)(5/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