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成为调查员的日子已经不短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世界出现了“神秘物”,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神秘物并不是原本就存在的物品,而是突然出现的。
出现的原因被列为“机密”,似乎原因本身就牵扯着一件“圣物”类型的神秘物,不能被提及,所以坂本并不知道原因。
有不少物品原本并不是神秘物,然后在某一天突然变成了神秘物。
神秘物有好几种类型。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不过比较通俗的叫法是把神秘物的类型叫作:“圣物”“遗物”“纪念物”“杂物”四种,不过调查科一直有传言说有第五种神秘物存在,不过因为从来没有人遇到过,所以坂本一直把这种想法当做是纯粹的传言。
一般来说,危险度都是“圣物”大于“遗物”大于“纪念物”大于“杂物”,但是并不绝对。
神秘物的类型是可以转化的,比较常见的就是“纪念物”变成“遗物”,比如拥有“纪念物”的人死亡,让“纪念物”变成了“遗物”,不过这个转化并不绝对,有可能不会转化,也有可能导致神秘物的神秘能力消失。
普遍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死者最后的执念强弱,通俗一点的理解的话,可以理解为灵异小说中的“怨念”或者“大宏愿”,“宏愿”型“遗物”比较出名的就比如现代高僧的舍利子,但如果是比较出名的古代高僧的舍利的话,很多则被归为“圣物”范畴。
但是同样的,并不是每一个拥有强大执念的人死亡都会导致“纪念物”变成“遗物”,至少樱岛现有的高僧的舍利都没有一个是“遗物”的,甚至连“纪念物”都很少,“宏愿”型“遗物”现有的研究资料也是从华亚共和那边传来的。
“遗物”变成“圣物”的情况也是存在的,比较典型的就是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宗教物品,不过这些都是早已存在的物品,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被保护性隔离了,如今没有遇到过“遗物”变成新的“圣物”的情况。
有意思的是,同样是作为精神寄托,建筑物不会转变成神秘物。当然,因为并不清楚神秘物的原理是什么,所以对于为什么建筑物不会转变成神秘物这一点,只是统计学意义上的结论,并不是研究了原理得出的。
已知的神秘物都是具有实体的,也就是说,是一件物品,并不存在概念化的神秘物。
神秘物的产生没有准确的规律,一般认为“强烈的情感造成神秘物的诞生”,但是谁的情感,什么样的情感,到底需要多强烈的情感都没有规律。
坂本就从调查科的调查员通读书书籍中的《神秘物研究报告普及版》中知道了不少实验,其中不少被观察的实验人员明明是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情感,但是却没有任何神秘物的诞生,但是调查科里某个调查员的孩子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想要吃糖的情感,却诞生出了一个神秘物“苦味的棒棒糖”。
“苦味棒棒糖”被归类为d级杂项类,功能是让看到它的人会忍不住想要吃它,即使是非常不喜欢吃甜食的人也会有“想吃”的感觉,不过这种感觉是可以克制住的。
它是苦的,这种苦味没办法改变,即使是已经丧失味觉的人来吃,也是能感受到苦味。
不过“苦味棒棒糖”并不是“吃不完棒棒糖”,它就是一根普通的棒棒糖转化而成的,能被吃完,无毒,要不是那个调查员特别敏感,而且小孩吃到那根糖的表现太过奇怪,说不定根本发现不了诞生过这样的神秘物。
研究人员也对那根棒棒糖进行过检测,成分就是很普通的草莓牛奶棒棒糖,含糖,没有任何苦味的物质,包装和生产厂家什么的都没问题,也没过期,是因为小孩子很想吃糖,但是被告知吃糖不好,不过他父亲还是偷偷帮他买了一根。
不过也有不少研究员认为这个“苦味棒棒糖”的诞生并不是因为那个小孩,而是因为其他原因,毕竟在小孩子吃到之前,谁也不知道那个棒棒糖是不是已经变成神秘物了。
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研究案例是b级神秘物“记录谣言的日记本”。是属于“遗物”范畴,是一个人将自己道听途说到的事情当做真相记录在了自己的日记当中,据说他死亡的时候也还在写着日记,不过当时收集他的遗物的人并没有在意那本日记本。
直到他日记中的事情在没有任何传播的情况下在现实中被大多数人当成真相的时候,才被重视。
后来发现,原本这个“记录谣言的日记本”就已经是c级“纪念物”类型神秘物了,当时就已经影响了他周围的人,这些所谓的“真相”并不是靠谣言传播的,而是记录在日记中就会直接变成一种想法,植入到受影响的人的思想中。
当“记录谣言的日记本”从“纪念物”变成“遗物”的时候,它的影响范围也从影响一小部分人变成了影响一整个国家的人,当然逻辑思维能力强大的个体,可以感受到这种矛盾,从而抵御这种影响。
在被隔离后,调查员对它进行了测试,发现修改日记内容就能直接修改受影响的人的想法,摧毁其中一张记录谣言的日记页后并不能让谣言消失,将谣言修改成真相却没有任何作用,只有将谣言修改成另外一个谣言才有用。
幸好记录在日记本中的谣言很容易反驳,不过这本日记本如果被有心人利用的话将会非常危险,所以已经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