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兰若蝉声>第151章 奇方重现称麻沸 神术再造载青囊(下)

他方才翻墙穿院的时候,在蜚驮堂山墙畔就见过两株曼陀罗花。

郁久闾婆罗门虽是柔然人,但却曾入罽宾游学,

他堂堂王子之尊,倒还真是个雅人。

全神医虽然已在这里住了两天,多半时间都在埋头苦读,并无心去关心院里的花花草草。

其他的人就算将那花儿放在眼前却也是无法识得。

若不是陶大士恰巧瞥见,这还真是闹了个大乌龙。

天刚蒙蒙亮,暅之,瓠采亭,殷色可也陆续回来了,

诸般药品不出意外全部入手。

全神医需要准备手术,正在闭目打坐养神,

他已经将麻沸散的方子,原样抄给了陶弘景。

华阳先生何等人物,睡不睡觉,何时睡觉,对他来说都不是大问题。

他劝诸人轮流歇息,自己则按方称药,开始熬制麻沸散。

寅时刚过,莫愁姑娘又来了。

她手中捧了两个陶罐,放在了全神医房里,也不停留,转身便走。

刘赢唤她,她也不理,捯着小碎步风一样地逃去。

刘赢被弄得一头雾水,怎么?

难道是自己该注意一下边幅了?

这一天,刘赢破天荒地向暅之讨了檀香皂角入溪沐浴,换了一身新衣,将头发细心梳理,挽好书生髻,镶金带,白玉玦,装点得一样不差,甚至比平日里的暅之还仔细三分。

他望了望初升红日,知道全神医差不多要准备动手了,

这才踏着方步,踱回了蜚驮堂。

》》》》》敲黑板时间《《《《《

这一章我们自然要写一些和中药相关的东西。中医中药,持续性的遭到一些“公知”无差别,无证据的攻击和抹黑。笔者并不是想说中医里大多数东西都是对的,中医受制于古人的认知极限,的确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但是就像笔者在之前文章里提到的一样,凭什么以时间来划分中西医,而不是以所谓西药以今释古的同样方法归因呢?这样的双标是怎么产生的呢?用现代认知凌霸古代医学是耍流氓!攻击个体的点,而忘记之前笔者讲解过的,望闻问切,结合个例,一人一方给出最佳医疗方案的根本医学逻辑,这是对医学的无知,更是对科学的无知。

所以这样的无知者,通常抓点也抓不对。比如说前段时间有一位公知,他就挑了两味药来攻击中医,这两味药本节都出现了。一味叫孝子衫,一味叫寡妇尘头泥土。在提到孝子衫的时候,这位公知声情并茂得讲到,“难道我抓药的时候还要去分辨别人是不是孝子吗?”。这样洗脑式的问话不知道骗过了多少人,中文命名能这样看吗?那让你去抓国老须,你到哪里抓张果老去?

“孝子衫”这味药出自《本草纲目?服器部》,李时珍先生明明白白地注释道:麻布所为者。为什么要挑这句注解?本文正文里已经原原本本地解释过了。那些对中国文化一点了解都没有的人,就跳出来横加质疑,就像看拳击的时候嘲笑人家为什么不用腿一样可笑。人家拳手打得再差,是轮得到你这种门外汉来质疑的么?再说了,孝子衫在《纲目》中的对症用法只是烧灰敷面,治鼻上疮。火麻灰敷疮这个办法真的很离谱吗?

很多人跟风抨击《本草纲目》,那么首先你们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吧,其价值在什么地方吧?药典,不错。可是里面那么多药是哪里来的呢?这是李时珍先生根据历代医术抄汇而来的,之前笔者也点出过《本草纲目》在许多物种溯源时出现的明显错误,和《史记》一样都不能当做唯一圣典。但是李时珍先生花了很大功夫抄录对比,所抄均注出处,乃是集大成之作。本文中陶弘景先生的一些著作也是《纲目》的主要来源。比如说“甘草国老”就是陶弘景先生的说法。李时珍先生除了汇编,也做了许多亲自验证,并为条目添加了大量注解。所以书虽是李时珍所著,但并不是每一味药都是李时珍发明的,他只是做了重尝百草这一件大胆的尝试而已。

判断《本草纲目》中的条目是否靠谱,就要验其出处,观其对症,读其注解。

比如说《人部》通常是被诟病最多的部分之一,里面甚至有“人魄”一条,曰:镇心,安神魄,定惊怖颠狂,磨水服之。这一条没有古书出处,显然为巫觋途说之术,亦无成方,也并非主流。

人汗,眼泪之条多半都是辨其色味,也没有主治病症。

人发烧灰解蛇毒,是因为人类头发是含硫有机物,现在的含硫有机物大多数都是人造,在古代却极为稀缺。

秋石,是人体废液练出的无机盐,里面囊括了许多微量元素,尤其含水溶性钙。现代人不需要通过这种方法摄入,但在是古代,尤其是某些饮食因为古代地域条件受到局限的群体,确实食之有益。

牙齿,时珍曰:近世用人牙治痘疮陷伏,称为神品。这是磨成粉整容用的,纯天然隔离膏!

若是一一例举,写一百万字都说不完。但我们可以看到,《纲目》条陈中,有糟粕,有神品,有常识性陈述,也有现在已经存在更好替代方法所以看上去尤显荒唐的东西,我们不可一概而论。

回到本文,我们再说这寡妇床头尘土,出自《本草纲目?土部》,引自唐《本草拾遗》,主耳上月割疮,和油涂之。这是一味外用,治疗长时间溃烂(既创口感染)的药。和油涂疮,其实也并没有很过分啊。创口感染,就是细菌感染,


状态提示:第151章 奇方重现称麻沸 神术再造载青囊(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