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穿越重生>官路红人>第176章 心知肚明

张文辉消失了一天,回来时已经是傍晚。

杨再新在镇正府和村里了解不少情况,也征求了村主干的意见,想知道引进刺梨种植项目,到底有多大的阻力。

可在干部和村干、农户的了解过程,不知是因为杨再新的身份原因,使得他听不到真话,还是所问到的人,对引进项目都从内心认同。杨再新也反思,确实很难判断。

讨论项目引进工作,和执行、落实到家到户是不同概念的,对此,杨再新也是明白的。他对刺梨种植有绝对信心,可不等于农户也就有信心。

另一个事情也就是唐慧琪在上午,将省农院做出来的刺梨种植技术小册子电子版传送过来,文图版的,杨再新看过,觉得浅显而容易掌握。这份东西,他让龙成海整理出来,做成小册子。

也将电子版传给田茂平和向军,让他们也先有这个东西,在做推进刺梨种植项目过程中,工作更有完整体系。

同田茂平联络,也了解到河岔乡目前推进刺梨种植项目的工作,已经做到落实农户种植面积的环节。

田茂平提到一个事情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那就是刺梨种植的资金问题。先前杨再新提过,找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小额贷款,由新畦食品或省农院来担保。这件事必须尽快落实到位,河岔乡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农户才会尽可能多种植刺梨。

开荒、整理地块、修通水路、苗木栽植、地肥等等一系列的事务,都是需要投入的,资金要农户自身出资,一来不少农户拿不出钱,二来他们担心收不会投入,不肯做项目种植。

资金问题是一个最关键环节,是最能有说服力的环节。关于这点,杨再新先前已经同唐慧琪讨论过,但她那边还没沟通好,才没给杨再新回复。

担保贷款是需要一定资金资质的,也存在政策上的因素,这就要得到一些部门的支持。杨再新想,既然陈文浩支持唐慧琪做这个刺梨种植和开发产品的项目,省里对这个项目肯定会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度,就看协调的时间长短而已。

既然张文辉回来了,杨再新决定跟他再谈谈,或干脆在党委会上讨论,将这个决策定下来,免得落后河岔乡太多。

晚餐的时候,王鑫找到杨再新,说书记已经回镇上,是不是先将引进刺梨种植的事情定下来?可见,王鑫也担心他做无用功,也想将这个事情敲定下来。

张继光、龙利群等见王鑫和杨再新在一起,也明白他们在商量什么,便不凑上前。

对镇上即将发生的事情,心里也有准备。

张文辉回来后,也不找其他人,关在办公室里。不知他消失一天多时间,到县里都见了哪些人。

杨再新见张文辉走进食堂,打了饭,准备出去。便走到张文辉身边,说,“文辉书记,关于刺梨种植项目的事,我们再讨论讨论?”

“再新镇长,我知道你的意思。也明白你的用意,你在横折县怎么做我不管,但在怀仁镇就不可能肆意妄为。”张文辉的语气还是那样,对杨再新的敌视更强一些。

听张文辉这样说,杨再新似乎都感觉到,县里可能对刺梨种植项目是完全反对的意见,要不然,他如何是这样语气和态度?

如果田仁权常务副是支持这个项目引进工作的,难道张文辉都不问问,探一探田仁权的态度?

那这一天多时间,张文辉都做了什么?

“文辉书记,你说我在怀仁镇肆意妄为,总要有说服力吧。总要有理由和事实吧。”不在办公室,杨再新也不想起火,轻言细语的,让其他人看帖到与张文辉的对抗。

“你无端端地要推进刺梨种植,再新镇长,我问你,你真没私心?”

“谁能没有私心?文辉书记,如果说在引进刺梨种植项目上,问我有没有私心,我说肯定有啊。

我在怀仁镇做工作,给怀仁镇引进一个能够长期经营的项目,经济发展起来了,工作业绩自然也就得到了,而农户有了收入,对乡镇的评价也会提高,这算不算私心?我觉得可以算。”

杨再新自然是存在私心的,要不是新畦食品是唐慧琪主导,他可能不会做引进项目的急先锋,更不会殚精竭虑为这个事情努力。但这些话自然不可能和张文辉说,看张文辉脸色都气变量,杨再新也表示无奈。

有些话确实不能直说,怎么办才好?其实,即使杨再新在横折县、长坪县不主动推进刺梨种植,难道省里那边就不会下任务到市里、到县里?

结果一样的,不过是主动还是被动的态度而已。自己如此努力,对刺梨种植引进工作,还是有非常有利的局面,对整个柳河市而言,也变得更好。

听杨再新直接承认自己有私心,张文辉一开始有些惊讶,也有揭穿杨再新的喜悦。可听他往下说,却又不是那么回事。从根本上看,谁在位子上不希望做出成绩,受到下面的人赞歌?

“再新镇长,你是什么私心,真要我说开?没必要吧。自己心知肚明就好,告诉你吧。我不仅在怀仁镇要阻止你这样做,在长坪县也会尽可能拦阻你做这种有损农户的所谓政绩工程。”张文辉说这话时,头稍微抬起,扬着,似乎一副胜利者的样子。

见他如此,杨再新也明白跟张文辉做工作可能是没招了,也不知这一天多时间,他到底做了什么,才有这样坚决的态度?难道真说服了田仁权支持他的观点?

杨再新是不太相信田仁权会反


状态提示:第176章 心知肚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