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三国之随身魔法塔>第244章 说穿就是金坷垃

“你当我没想过?说到底还不是张角在那边带坏头……”刘韬吐槽道,谁不知道装神棍,走政教结合发展快,张角十几年就就有上百万信众了。

问题他造反了,而且还是去年的事情,朝廷对这种神棍行为,多少会有些忌惮。

“再说,既然我的仙法,没办法传给下一代。”刘韬随即换了个比较严肃的语气,“那么在我百年之后,是不是会有无数人跳出来,说是我的继承人。毕竟我的子嗣后裔,都没有能继承这种能力……再看张角,大贤良师变成妖道,这就是失败者的下场。”

“原来如此,兄长果然是深谋远虑。”卢琰闻言附和道,仔细那么想的话倒也的确。若不能把这股力量传给后裔,那么……

想到这里,不免吐槽了句:“问题是兄长都还没有子嗣,怎么知道不能传递下去?所以这话说得为时尚早,当务之急,还是快点有几个子嗣!”

呃……刘韬没想到居然会被卢琰这样怼回来,仔细想想也是,儿子都没有还在担心这个显然是想多了。

只是按照一般的穿越概念,穿越者的外挂,似乎就没有能传承给下一代的。

或许这只是惯性思维的结果,不过万一是这样,那反而更不开心,还不如一开始,就当成没办法传承比较好。

这一天,注定是云中县百姓狂欢的一天。原本萎靡不振的作物,重新焕发生机,而且长势比正常的时候还要快。

“粲山,一亩田的亩产大概是多少?”刘韬想了想问道。

“按照《汉书·食货志》记载,晁错所言是两人耕种百亩之地,产出一百石;而《淮南子·主术训》里面言一人蹠耒而耕,不过十亩中田之获,卒岁之收,不过四十石。”卢琰摇了摇头,“按照史记的说法,甚至有亩产十石的。”

“毕竟小亩大亩,小石大石什么的,也的确烦人呢……”刘韬感慨,度量单位太笼统了。1小石等于06大石,1大亩等于24小亩。

如果只是这样换算还好,偏偏那些书本里面,也没有标注是大亩小亩,大石小石。

以晁错‘今夫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换算下来,有四个可能性:亩产157斤;亩产263斤;亩产86斤和亩产51斤。

结合刘韬在涿县的见闻,亩产263斤是比较靠谱的数目。所以晁错的百亩是小亩,而后面的百石是大石。也就是每1大亩产粮24大石上下,还真亏那些作家,叫嚣亩产1石。

这还只是常规形态,水里,肥力这些没有算上。刘韬还记得史记里面有记载,特殊的情况下,主要是肥力和灌溉到位的情况下,亩产10石也是有记载的。

按照淮南子的说法,淮南中田应该有亩产4石的产量。也就是说,上田大概有5-6石。而下田方面,估计也只有2-3石上下。

不管如何,说汉代粮食产量低下……它的确也还算低,毕竟没化肥没农药,耕种也不合理的,但要说亩产1石,就太冤枉这个时代了。

“大概给个标准!”刘韬想了想,“下田亩产2石,中田亩产4石,上田亩产六石,粲山,你觉得这个比例合不合理?”

“平均的话,倒也还算合理,只是如今天气干旱,产量还要下降一些。”卢琰回道。

“这不已经开始修水渠了么?另外这次离开洛阳,我专门找了毕岚,要了会造翻车工匠,稍后就在水渠周围打造一批,灌溉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刘韬回道。

“这个的确是这样没错……可兄长问这些,是何缘故?”卢琰虽然表示赞成,但对刘韬突然询问这些,还是有些不明白。

“我只是在想,施展了这个法术之后,这些田地里面的庄稼,到底是最终的产量翻倍,还是这三天的生长速度翻倍。”刘韬回道。

最初他觉得应该是产量翻倍,想想又不对,毕竟持续的是三天,这个概念就有些奇葩。

如果是矿产,三天翻倍的理解,可以是土元素把矿石从矿脉推到地表,让开采更加方便,于是产量翻倍;木头的话,可以是木头更容易砍伐加工成木材……反正不可能是让树木生长,毕竟伐木工能砍伐的树木,是有限度的。

按照这概念,土元素针对的是土壤,以及植物本身的性质进行改变,来提升产量……

于是他最终得出一个结果:不是最终产量翻倍,而是这玩意就如同化肥,免费提升土壤肥力,提升植物的生命力三天。

所以说,这玩意就是金坷垃对吧?说到底就是高等化肥,还不会伤地力的,或许是魔力取代另一部分养分的缘故,不过这范围的确厉害,毕竟那可是云中县范围一大片土地!

算下来,春小麦,大概两三个月上下就能收割了……不伤地力的话,还能考虑补充一季冬小麦,一年两收,甚至三收的话,粮食问题,那自然就不是问题!

唯一可惜的是,效果仅覆盖云中县,他也没理由到处跑,这样都成移动型金坷垃了!

再说,也不能仅仅是粮食,木材和石材方面,甚至是矿产方面,也可以考虑一下。只是目前而言,粮食更重要一些。毕竟,府库里面,那真的是一颗粮食都没有了。

现在的用度,完全是中山三家支援的结果。突然明白,为什么甄逸,要突然延长支援的期限,正常情况下,不这样真的支撑不到收获。

“天道酬勤,你们以前只知道向这片土地索取,而没有为它做任何事情,


状态提示:第244章 说穿就是金坷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