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不负大明不负卿>第663章 颁发度牒 争抢空额

“娘。”万历皇帝进来喊了一声。

“皇兄来了哈。”朱翊镠站起身来,微微躬身以示欢迎。

“皇弟也在,这样更好。”

“钧儿,坐。”李太后抬手问道,“找娘有急事儿吗?”

如果没有急事,以万历皇帝当前的强势与态度,该不会来找她。

万历皇帝答道:“孩儿来找娘是为了两件事,第一件是为和尚给牒。”

李太后稍一沉吟,哦,今年的确恰值发放度牒的年份。

不过又一想,这件事也不难呀!

“钧儿,为和尚给牒怎么了?那不是有现成的礼制吗?”

“难办呀!”

“照章办理便是,有什么难的呢?况且,这事儿下头没有人管吗?还用得着钧儿亲自督办不成?”

“娘,孩儿当然没有亲自督办,而是交给阁老许国负责,结果许国诉了一肚子苦水,且不说不能照章办理,这次弄得不好,怕是要出岔子。”

“怎么会这样?”李太后一惊。

万历皇帝根据许国的汇报,在李太后面前大概说出事情原委:

洪武皇帝开国之初,鉴于天下寺庙自行披剃的僧人实在太多,不得已在礼部专设一个度牒司管辖此事。

和尚最初的定额是大府五十名,小府三十名,州二十名,县十名。

规定不准超额。

也就是说不能随随便便当和尚。当和尚需要有度牒司颁发统一的度牒,作为凭信以备官府查验。

凡查出没有度牒私自剃度的僧人,一律拘押审验发边外充军永不诏赦。

度牒每三年发放一次。

全国各地寺庙的僧人,需经当地官府核准,持官衙文书来京,通过考试合格后方能领取度牒。

整得当和尚像现在考公务员似的。

那为什么当和尚还会如此吃香呢?

因为但凡持有度牒的和尚,官府例免丁银夫役。这就意味着,不管是什么人,一入寺庙便有人供养,又免了夫役税赋之苦,何乐而不为?

于是乎,不但天下流民,就是寻常百姓人家,也莫不想人上托人保上托保钻路子挤进緇衣羽流之中。

只要能弄得一张度牒,就相当于拥有一个铁饭碗,于暮鼓晨钟之中过那种不耕不稼风雨无欺的清闲生活。

然而,度牒数量有限,起初每次发放以一千人为宜。居宫道士,比照僧人办法管理,只是数额更少。

总而言之,度牒堪称奇货可居。

洪武皇帝之后,虽然朝代更替各位君王好恶不同,但度牒却永远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好东西。

洪武初年,每领一张度牒需交本银一两,到嘉靖时本银已经涨到十两,依然是万人争抢。

尽管朝廷增加了度牒数额,孝宗时增至每届三千名,嘉靖时减少亦有一千五百名,但不管增额多少,总之是一个供不应求。

许多人为了弄到一张度牒,不惜花大本钱去贿赂当事官员。

久而久之发放度牒成为炙手可热的权力,多少当路政要都染指其中。

万历元年,深知个中弊端的张居正恼恨度牒发放太滥,这样一来助长了民众的好逸恶劳之心导致劳力减少,二来不法官员借此机会从中牟利。

所以,张居正奏明万历皇帝,将度牒发放由三年改为六年一次,度牒名额控制在三千人。上上一次发放度牒是在隆庆六年,一晃十二年过去了。

今年又该发放度牒。

一过春节,礼部便移文各省,申明今年发放度牒的要求以及各省名额。

申时行请示万历皇帝,此次发放度牒的数额依然是三千人不变,并让阁臣许国负责督责此事。

许国指示主办的度牒司将其中的两千五百个名额分到各省,而留下五百个名额作为机动需要。

根据以往的经验,许国当然知道这种事儿断不了有说情的。所以他先留下一些空额,以免到时被动。

然而,待各省按照规定将预备领牒的僧人聚到京师,发现人数竟高达六千余人,而按规定只需两千五百人,得淘汰一半多。

这其中除了每个省都有大量超额之外,还有一些僧人拿着这官那官的函札前往度牒司寻求照拂通融。这些拿条子靠关系走捷径来的,据初步统计,竟超过一千人。

许国觉得不好办,只得找申时行。

申时行早就料到度牒发放不会一帆风顺,但没想到多出这些人来。

他知道这些多出的人每个人都有来历,每个人后头都有猫腻。

据说一张度牒,即一个名额,能卖三十两银子,还不包括中间人的好处。

试想,三千张度牒能卖出多少钱?

地方上的官员,恐怕都想从这里头赚一把外快;而京城各衙门的官员,凡有权势的也都想插上一手。

且不说别个,武清侯李伟差管家来开口点明要一百张度牒……

像这样的如何拒绝?

大官大僚有权有势的人那么多,留五百个机动名额肯定不够分啊!

六千多名僧人齐聚京师,争抢三千张度牒,可谓僧多粥少,稍一不慎,就会惹出大祸事来。

万历皇帝着急是一方面,万一真的惹出祸事,那他感觉脸面挂不住。亲政头一次碰到发放度牒便出大事,那岂不说他当政无能?

另一方面,他想借发放度牒与李太后“搞好关系”,毕竟李太后笃信佛宗同样是敲打木鱼的。

搞好关系当然是另有所图。

……

说清原委之后,万历皇帝又焦急地道:“娘,那些僧人既


状态提示:第663章 颁发度牒 争抢空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