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1255再铸鼎>第265章 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算外人想仿制,也得先有那个本事才行,真以为能让铁匠照着图纸敲出来啊?

不过当试制成功的消息在股东中传开了之后,立刻引起了轰动。只要是在本土的股东,就算是工作再忙,也要抽出空来参观一下这个必将改变历史进程的机器。

一时间,访问金口堡的股东络绎不绝,放置蒸汽机的车间门庭若市。来这里的人无不怀着朝圣般的心情,甚至还真的有人顶礼膜拜了起来,陈文每天都要赶出去几个这样的。

12月28日,除夕前一天。

“啊,首席,韩松,你们可来了,接待完你们这一波,我终于能歇歇了。”

明天除夕,这蒸汽机车间就要“闭馆歇业”了。在这二十八日下午,新任首席史若云和第一先生韩松终于姗姗来迟,作为年前最后一批客人,来参观这台伟大的蒸汽机。

既然是首席过来,左武卫也换下了孙文的岗,亲自来接待他们。

“哈哈,年前不来亲自看看,这个年也过不好啊。”史若云笑着打了个招呼,然后迫不及待地拉着韩松走进了车间,对着那台神器惊呼了起来:“哇……诶,比我想象的小多了啊,我还以为一定是那种傻大粗黑的风格呢。”

这台试验机确实没多大,占地就几个平方米,体积跟家用冰柜差不多,相比后世印象中早期工业时代粗笨巨大的机器确实小巧的很。

左武卫跟了上去,说道:“试验机嘛,只要验证一下能不能动就行了,没什么压力,所以也不太用加强强度,没必要造得太大。要是真大了,折腾起来也麻烦啊。不过你放心,如果真的量产了的话,那么量产版一定会使用大量的铸铁件,肯定会傻大粗黑的。”

听到“量产”,韩松眼前一亮,急忙问道:“这么快就已经能量产了?”

左武卫摆手道:“没呢,我只是打个比方,问题还很多,离实用还早着呢。咳,而且,就算真量产了,初期版本也只能固定在地上用,搬不上船的。”

韩松嘿嘿一笑。

史若云接茬说道:“嗯……那你们觉得什么时候能量产呢?后勤部那边水车动不了都要疯了啊。我之前看你的报告说,这台蒸汽机和瓦特早期的机型类似,都是什么‘单动’的。那个,我虽然不懂,不过我觉得瓦特毕竟是十八世纪的人,我们没必要非得把他走过的老路重走一遍吧?不能借鉴一下现代经验,弯道超车吗?”

左武卫苦笑了一下,说道:“现代经验当然有,后世蒸汽机的设计已经很成熟了,什么双动、多胀、自动调节,各类火管水管锅炉,还有升级版的蒸汽轮机,原理和模型我们都清楚着呢。但是嘛,这些东西,不是知道了原理就能做出来的,是有赖于基础的工业水平的,以我们现在的加工能力,就只能采用些原始的设计。”

他说完,见两人有些失望,又接着说道:“当然,我们确实也没必要完全走瓦特的老路。这台机器之所以是单动的,是因为只是验证机,不方便做太复杂,我们会很快改进一下,试着做一台双动的出来看看。这样水蒸气在活塞进和出的过程中都做功,功率会高不少,没问题的话,以后都以双动为基础进行设计。

而且,当初瓦特设计蒸汽机的时候过于保守,只用了常压的水蒸气,其实完全可以再高一点。当然,压力过高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我们从两到三个大气压做起应该是没问题的,配合超前采用的安全阀,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安全风险。这样一来,我们努力一下,差不多能做出十九世纪前中期水平的蒸汽机了。”

这么一听,史若云把大拇指一竖,称赞道:“厉害,那我们就期待着成果了!放心吧,这个是绝对的绝对的顶级项目,预算绝对不设限,你们就尽可能的造去吧!嗯,怎样,正月能拿出量产机吗?”

她如此一说,不光左武卫,韩松都笑了出来,这也太心急了吧?

左武卫摇头说道:“首席啊,别想了,这个冬天肯定是没法了。等冬天过去,水车又能用了,所以也没必要急了。我们已经定好了计划,明年抓紧攻关,争取在冬季能提供几台可以用的样机,然后在一两年内小规模量产。

现在这75的实验缸太小,以后肯定得加倍、再加倍才行。初期我们准备推出两种型号。一种功率5-10k,体型不会太大,方便操作,可以无缝替代现在的水车。另一种功率尽可能做高一点,至少20k以上,这就需要专业技工伺候了,用来驱动一些重型机械,好进行产业升级。”

史若云点头道:“听着很合理啊。嗯,这是你们的专业意见,只管安排吧。现在还有什么困难吗?”

左武卫想了想,说道:“怎么说呢,现在机械结构设计上已经不成问题,制造上……单纯制造出来也问题不大,但细节上仍然有不少欠缺,一是加工精度还不够,二是肯定有些潜在的问题没想到没发现,未来就是解决这两点了。

具体到指标来说,现在我们还面临两个槛,一个是可靠性,另一个是热效率。可靠性就不说了,不够可靠是要出人命的;热效率的话,我们设立了两个目标,一个是2,另一个是5。

我们是这么算的,热效率2,那么提供一千瓦的功率,每小时差不多要消耗九千克的煤,按现在一千克十文的煤价,那就是九十文。呃,可是雇九个人过来蹬脚踏车,每人每小时给十文,那也能踩出一千瓦的功率啊!所以热效率要是不超


状态提示:第265章 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