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冬天光着身体是极为危险的,特别是炮兵们刚刚经历了严重体力消耗的情况下,军官们立即开始驱赶炮兵们进入掩体穿衣服。
炊事班的士兵更是抬出了一桶桶的红茶为官兵们补充水份和驱寒。
这和谐的一幕当然只发生在炮兵阵地,防线那里可没有这么温馨,因为战斗停止之后大量的公伤员需要救治,医疗兵已经忙不过来了。
虽然打退了崔凡克联邦军连绵不绝的进攻,可防线内的守军士兵的伤亡也不算少,不少人是头部、肩胸部受伤,这些位置都是比较致命的。
直接被打死的当然占比也不少,可活下来的也有半数,现在不光是医疗兵们在救人,普通的官兵也参与其中。
至于防线前方的崔凡克联邦军伤员,不好意思,等救完了自己人再说吧,如果这些家伙能挺到那个时候还活着的话。
其实肯登堡防线上的医疗条件还是不错的,防线下方的地下通道两侧的房间内就有医院和手术室,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外科医生。
可问题是一次性受伤人数太多的话,对于防线局部的的医疗压力还是非常重的,一些伤势较重的伤员就是牺牲在了转移的过程中。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有的时候身上好几个窟窿,输血都没有失血快。还有人是伤口位置很危险,弹片就在动脉旁边,移动的时候一个不少心……然后就在几名大头兵手忙脚乱之下没有然后了。
此时肯登堡市的各个医院同样非常忙碌,他们现在已经收治、处理了超过三万人次的伤患。
这些伤员都是之前反击的时候负伤的,只要符合条件的临时处理之后都会被送到肯登堡市的医院救治。
这当然有市内医院医疗条件更好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要尽量不让伤员拖累部队的行动。
之后几支装甲师很有可能会趁胜直接杀出防线,对崔凡克联邦军展开主动进攻,现在就把伤员移交了也是给这些高机动部队减轻负担。
但这三万余人的伤者也远远超过了肯登堡所有医院的医疗能力,肯登堡的医疗体系是如何做到的呢?
以肯登堡市的医疗能力,自然无法一次处理这么多伤员,好在这些伤员也不是一天就产生的。
而且很多伤员送到肯登堡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处理,一些根本无需再进行医治,直接给找地方住下就行了。
即便这样,如此大量的伤患集中出现也让医疗体系处于超负荷状态,可西拉王国另一项政策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那就是较轻的伤患在进行医治之后一般会住到市民家中,然后政府出面给与该家庭一定的经济补贴,这个办法西拉王国之前经常使用,也是经常被打打出的经验。
这里面也常出现在市民家为养伤的年轻士兵与该家中的女孩子日久生情的桥段,促成了不少姻缘。
据我所知第九装甲师的老兵中就有不少后来定居在肯登堡,如果不是战况紧急,相信一进城就会有家伙厚着脸皮找长官请假回家去看一看。
而中等伤情的伤员会在处理之后分散到肯登堡以西的各个小城市中去,如果有顺路的火车,集中拉到格兰登堡的医院的情况都不少。
总之就是整个国家的医疗体系都会动作起来,只要人移动不会有什么危害,就尽量往后送,因为越是后方的医疗系统压力便越小。
另一个方面就是开往前线的火车都是满载的,武器弹药和粮食油料都要靠火车这种低成本运输工且来运输。而返程的火车空着也是空着,一车伤兵一车盖国旗的属于正常操作。
虽然每一名伤员都需要数名人员照顾,可从长远角度考虑也要远比士兵阵亡划算得多,即便落下残疾也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可以继续为这个国家做出贡献。
比如格兰登堡就有一家博格坎普侯爵家族投资的零件生产企业雇佣了大量的残疾军人,这些军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机器就能完成操作,和雇佣一名身体健全的工人没有什么区别。
这不单是为残疾军人日后的生活找到了出路,更是为国家增加了劳动力,关键还能让这些军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一举多得的事。
前面说了一些题外话,这里说回战场。在崔凡克联邦军冲击炮兵阵地的部队损失殆尽之后,崔凡克联邦军西逃的部队也基本完成了逃亡。
在第八、第十三师派出部队的骚扰阻拦之下,居然给这些部队造成了六千余人的伤亡。
两次西逃,崔凡克联邦军一共逃出了近五个师八万人的部队,这让志在将三十多万崔凡克联邦军全部留在肯登堡防线以东的我也是大感意外。
不过既然已经成为事实,也不必过于烦恼,这只能证明崔凡克联邦军的指挥官也是名狠角色,毕竟用对防线后方炮兵阵地施压的方法,以一半人的牺牲换取另一半人逃出去的办法并不是谁都能下得了决心的。
同时我也感叹崔凡克联邦军这些部队的执行能力真是强悍,换做是在波斯法尼亚与南下军团交过手的那些崔凡克联邦军部队,可能这种绝境的情况下早就投降了,指挥官如果逼迫的话会被手下打黑枪也说不准。
当然也不是说在波斯法尼亚境内的崔凡克联邦军都是战斗意志不强的部队,只是那些部队显然没有现在的这些对手表现出来的狂热。
这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因为不怕死的不一定难对付,实力不济还硬刚是对手最原意看到的情况